2014年,从上海的“亚信”,到北京的APEC,中国政府主办了太多的会议。不管这些会议的最终效果如何,旺盛的会议需求本身,催生了蓬勃的会展经济。 从北京APEC怀柔会址的“日出东方”恢弘建筑,到首脑招待会后美轮美奂的烟花焰火,从APEC国宴上每人68件的“帝王黄”珐琅彩瓷,到上菜时间精确到 秒的餐饮服务,无不显示着中国人的聪明好客。会议期间停产限行出现的天空“APEC蓝”算什么,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只要有钱给政策,满满的正能量能够发射 神舟飞船到月球去开会。
已有的会议,中国积极参加,出钱出人改造,为我所用。没有的会议,中国创制发起,制订规则。世界上有个达沃斯经济 论坛,中国搞一个博鳌亚洲论坛。亚洲还不够,今年搞个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就定在浙江乌镇。每年会议期间,当地互联网临时开放,充分体现大会“互 联互通”的主题。如果联合国大会讨论总部迁移的话,就像当年由于对外援助,毛主席说成员众多的亚非拉穷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一样,肯定可以迁到中国。
无论如何,人类已经挡不住中国崛起的脚步了。2012年,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在研究报告发布会上称,中华民族复兴完成了62%的复兴任务。几年过去了,中国又开了数不清的会,想必民族复兴又提高了不少百分点。
许多会议都绕不开中国崛起的主题,或都是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召开。没有人会怀疑中国崛起,开会讨论的只是崛起的方式、时间和影响。
中 国崛起的能耗、环境、生态代价有多大?经济增长能真正促成和谐社会,还是像秦晖所说的维持低人权的增长、事故频繁、带血的GDP?中国的崛起是相对美国的 衰落而言的,美国是一直衰落下去,还是在周期性的危机后,自我调整,重振旗鼓?中国经济出现危机怎么办?中国模式能否在全球引起共鸣?
看 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面壮观的闭幕式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在“圣经般的7年”中认为,美国自2001年911后忙于反恐,现在又陷入金融 危机,7年后,中国开会露脸了。不过,他酸熘熘地写道:“多年的观察告诉我,不要过分解读一个两周的会议。奥运会没有改变历史,它只是街头的快照──一个 国家穿上节日的盛装供全世界观看。”
我在用“会议上的中国”这个题目的时候,不是想起了CCTV“舌尖上的中国”,我已经很多年不看天天开会的“新闻联播”了,而是想起了1988年出版的何博传的《山坳上的中国》。
这 本当年影响了一代人的探讨“中国危机”的着作,提到中国的地图像公鸡,国人也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自豪。可是书中提到,乡野的鸡,从来都是站在粪堆上打 鸣的。英国的谚语是:站在粪堆上,公鸡也称王(Every cock crows on its own dunghill )。德国也有类似的谚语:无论公鸡在粪堆上怎么叫,天气该怎样还是怎样。
开了那么多的会,到底能有多少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上台后,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们啊,你们能不能少开点会,让他尽快带领我们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