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者,少典之子。”我相信80%的中国人都知道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第一句话,它使得全体华夏人认定了黄帝是他们的祖先。但少典是人名还是地方名?是什么人?是部落名还是首领名?是帝王还是平民?来自何方?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是什么?司马迁没有明说,因为他也不知道。
小时候就对人类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看遍了当时能够看到的关于中国古代人物的神话故事,记得书名大概是《民间古代神话传说》,从女娲、伏羲、神农、黄帝、蚩尤,到尧、舜、禹,觉得真的很神奇。有时候在悬崖(当地的土话叫隘,发音nai)上看到一些窑洞,但想不通人们是如何上去挖的,后来才知道,挖窑洞的时候,沟很浅,经过了几千年洪水的冲刷后,沟变得深了,所以窑洞的位置就高了,我们这个时候,当然就看不到有任何人可以上去的途径。我就想,一定是早期的人类所居住的窑洞,真想上去看看,可惜没有办法。
长大后,知道中国人对“炎黄子孙”的话题很感兴趣,但黄帝是从哪里来的,人们一直坚持认为炎黄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史记》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又说:“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一个是少典的儿子,一个是少典老婆的儿子,但司马迁没有明说他两是兄弟。后来有人根据对黄帝的种种描述,认为黄帝部落来自草原的游牧部落,但“中国人”觉得很丢脸,死活不能承认自己的老祖宗来自草原,一口咬定黄帝和炎帝都是来自伏羲、神农氏族的渭河流域。现代人觉得无所谓了,是因为这个草原早就是中国的领土了。
我当时就想,把黄帝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文明程度、居住方式和所谓的黄帝的种种发明联系在一起,再加上黄帝和蚩尤战河北(是大河之北,不能与当今的河北省混淆)等历史事件和夏朝迁都十余次等结合起来,就觉得黄帝时代一定是在黄土高原之上,黄帝部落来自黄土高原上草原。几百年后,黄帝的后裔启建立了夏朝,以后逐步向东南迁移,到达中原(现在的河南和山西南部),所以,黄帝不可能来自渭河流域。比如说,黄帝发明的桑、麻、粟、黍、稷,都是黄土高原的古老庄稼,而不在关中或中原地区,而黍,就是黄米,现在只有陕北和山西北部有这一种特殊的谷子,当地人称“糜子”。所谓的“洞房”,传说是黄帝改“群婚”为“夫妻制”,男儿结婚后,就要到另外一个窑洞里,和父母、兄弟姐妹们分开,显然是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既然说的是洞房,一定与窑洞有关,那么挖窑洞,从当时的生产工具来说,在黄土墙上挖洞才有可能。
后来到了国外,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国内人们对中国人和中国历史的研究和看法,也可以看到世界各地人们的研究和看法,加上人类学的基因定位和追溯,一幅现代人类进化和迁徙图清晰地放在眼前。三皇五帝的来源就变得清晰了许多,人们逐渐接受了黄帝来自黄土高原上的西北草原的推断。
陕北神木石峁遗址的发现横空出世,人们这才发现原来黄帝真的就在那里,夏的王城也在那里,前后共计五百多年,和史书上的记载非常接近。有专家感叹道:“石峁遗址的进一步挖掘,一定会改写中国的古代史。”其实不是改写,而是会证明其中的一些猜测或是更正一些说法,因为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五帝历史,也是根据人们的口传和有限的神话资料而整理成的。石峁遗址的发现,到目前为止,至少可以证实以下几点:
第一、 证明夏朝确实存在。几千年来,中国人都从夏朝开始记载王朝,但20世纪以来的“考古学家”,大多数人都怀疑夏朝的存在,说夏朝是周人根据商朝杜撰出来的,因为考古所见到的都止步于殷商。而石峁遗址的发现,这里正是公元前2000多年时期的王城,距今大约有3800到4000年,先后被使用了500多年,而且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显然是那里的人们主动离开的,有人说,石峁就是黄帝的“昆仑”山,是从黄帝开始,到夏朝的第一次迁都后遗留下来的王城。
第二、 黄帝时期的辉煌,不是虚构。石峁时期,人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方式,大大超出人们对黄帝时代的想象,社会文明相当发达,可以见到饲养的牛、羊,精致的陶器和玉器,精细纺织的骨针,雄伟壮观的城墙,铜刀和最古老的乐器。城之大、之固,功能之全,在四千多年前建立,仍然不倒,令人赞叹。
第三、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当之无愧。石峁遗址距今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因该是属于五帝时代,那么从炎帝的神农氏族算起,四舍五入,说是五千年,应给已经是相当准确的了,因为人类历史发展,在远古时期是非常缓慢的,年代上几百年的误差,社会结构和文明程度不会有多大的差异。但要说从黄帝开始,就有五千年,一着是有争议的。如果石峁遗址可以证明是炎帝榆惘起,经过黄帝重建,一直到夏朝第一次迁都为止,那么黄帝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和人们的猜测以及五帝的记述也是一致的。
大家可以看看《探索与发现》等纪录片中关于石峁遗址的开发和许许多多关于石峁的研究和猜测,我这里可以给大家描绘一幅黄帝时代的宏伟画卷。
五千多年前的炎帝部落,从渭河上游逐渐进入渭河下游的关中平原,进入初级农耕时期。当他们继续向东迁徙时,被大河(如今的黄河)挡住了去路,而且渭河下游的洪水泛滥,毁坏作物、农田和家园,人们就沿着大河向上,向北迁移,因为他们知道,河的上游,一定比下游的水小,而且是由许多支流汇合而成,有水而且容易控制的地方,当然是最好的居住和农耕之地。当他们到达黄河上游的这条支流,发现那里是一片肥美、厚实的黄土时,就在那里定居下来,挖洞而居,修城而扩。
同样的时代,同样的理由,来自东方的九夷(持弓高大之人)族,也沿着大河的北岸,向上来到了黄土高原,大概在当今的山西和河北一带,与早期来到这里的炎帝部落的人隔岸相对。到了蚩尤时代,东方的九夷族强大起来,不断地欺辱炎帝榆惘部落,大有被吞并之势,不得已,炎帝派仓颉出使草原,向居住在自己西北方向,当今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的黄帝部落的首领轩辕求救。黄帝和炎帝部落联合,扫荡了蚩尤的王城,它就是在今天在山西境内发现的陶寺遗址上。黄帝帮着炎帝,过黄河,三战蚩尤,应龙生擒蚩尤,然后剥皮分尸。炎黄部落把东夷族打得四散逃走,抓回去的俘虏成为奴隶。因为黄帝的强大,炎帝让位于黄帝,所以炎帝的王城没有任何损伤,也没有杀戮。黄帝取代了炎帝,入住王城后,显然神不能共用,就将炎帝部落所信奉的神庙拆除,用其部分材料,扩建王城,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刻有特殊人像(神灵)和图文的石料,却被随便用来作为建筑城墙之料。
《史记》中说:“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哪个部落不服,黄帝就去征讨。征平了就离开。黄帝到处开山劈道,从来没有定居在一个地方,显然是百分之百的草原人习气。当时人们不存在土地资源的问题,也没有什么财产,能抢的资源就是女人和奴隶,所以平了就走那是自然的。黄帝征服了四夷之后,华夏成,龙脉兴。创文字,铸铜鼎。创农历,定礼仪。黄龙降,随升天。“黄帝崩,葬桥山。”进一步说明,黄帝的游牧习性,死在征战的他乡,和后来的成吉思汗一样,就地安葬。
这就是我十年前小说《龙脉》的故事大纲,也是今天石峁遗址初步挖掘后的推理。
和石峁的王城相比之下,山西陶寺遗址上的城墙被毁,早期和中期王墓被毁。据发掘报告,陶寺遗址明显的毁墓对象均是当时身份地位崇高者,且以王者为最主要对象。毁墓者有意而为,目标明确,目的就是掘坟曝尸。入侵者扫荡了整个晋南。这和黄帝部落的杀戮习惯和对拒不投降的敌人报复行为一致。蚩尤被赶到河北的涿鹿,最后还是被黄帝分尸,其实没多大的仇恨,只是草原人的猎性所致:屈服了,就好好待你,不投降,破城后大屠杀。
黄帝取代了炎帝,在此经座王城和大片土地上经过了五帝时代,氏族不断壮大。有人就问,既然黄帝是草原上来的游牧民族,怎么会比炎帝部落还先进?他怎么会突然发明创造那么多的东西呢?其实那些不一定都是黄帝一人的发明,可能是受到中西亚文明的影响,以及与炎帝部落相结合的成果。比如创造文字的仓颉,就是炎帝的旧臣。到了禹的儿子启(也是黄帝的直系子孙),就建立了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为了防止东夷人的侵扰,夏启在王城的东边,修建了巨大的结构复杂的城门和城墙,包括翁城、马面、墩台、角台等相当先进的建筑和防御体系,这种城池的建筑,是和公元前2900-2300时期,苏美尔城邦同出一辙。从其城门的设计和结构来看,已经有了国家机器-军队和王的守卫部队。也有了大规模的手工作坊和礼乐。据记载,夏王启能歌善舞,常常举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钧台,显然那个“天穆之野”就是现在在石峁遗址上发现的巨大的皇台。
黄帝到夏朝的建立,表示国家和奴隶制度社会的形成,但周边的氏族部落也不断壮大,侵扰夏朝,史记中就记载了夏王启到处征战的事件。除了为了躲避天灾和人祸外,因为夏人已经由半游牧逐步向农耕转化,所以夏朝不断迁都,一直向东南方向,挺进中原,后来在那里被东方来的商人取代。
看罢中国的记载,再结合现代人类出非洲后的大迁徙、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美索不达米亚,我们就不难看出,西北的草原文明,一定来自苏美尔文明,至少受到她的影响。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可能就是中国甲骨文的先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这种文明,随着人类的进一步东进,自然会传播至广茂的草原上。除了文字、城市、农业外,铜的冶炼技术也在黄帝时代传到了东方,当时的东夷人和黄帝部落的人们,都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只不过是限于铜矿资源,处于开发和冶炼的初级阶段,不可能大规模使用而已。而黄帝部落能够战胜蚩尤部落的一个重要武器就是来自西方草原上的马拉(可能也是牛拉)战车,这也可能是“轩辕”称号的来源之一。黄帝是《史记》中第一个“披山通道”的人,而在之前的先民们,从来没有修路的需要,其原因就是因为这种战车需要道路。
不幸的是,有无数“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中国”,华夏人和华夏文明是“本地”产的,开始根本不接受黄帝来自草原,后来一听说甲骨文来源于楔形文字,就暴跳如雷,看都不看,说这是贬低自己,一切都必须是中国自己产生的和发明的,否则就是欺祖。孙中山在祭奠黄帝时就有“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豪言壮语。
从我所知到的大量文献和和我理解的,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第一, 炎帝和黄帝是两个特殊的历史人物,来自不同的氏族。司马迁所说的“少典”是“某首领”的意思。“典” 从大,从册,是标准、法则、掌管、主管等意思,比如典章、典制、典范、典雅、典礼、典型、典狱、盛典、大典等等。“少”是一个修饰词,有说不清、某个、一个、不重要的意思。“黄帝者,少典之子”,就是说,黄帝是某部落首领的儿子,这个部落就是有熊氏。关于炎帝,也是一样的,炎帝的母亲是某部落首领的妃子,这个部落就是神农氏。
第二, 炎帝的神农氏族部落,历史非常悠久,从传说中的伏羲、女娲造人,经过有巢氏(生活在树上的原始人类)、燧人氏(会使用火的先民),到神农氏(开始了农耕)。而黄帝部落从天而降,古人不知来历,显然不是一个同源氏族。“中国”人非要说他们两个是同父异母,就是认为,中国人都是土生土长的,一切文明都是自产,说黄帝是外来的,就是“欺祖”。但是,如果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兄弟二人的联合怎么能称做“融合”,然后“共同创造了华夏文明”?那只能叫“和好、复合”。一个父亲的兄弟两人,怎能代表两种文明?
第三, 炎帝和黄帝是后人给予这二位的特俗荣誉,不能说他们之前的首领都叫炎帝和黄帝,更不能说是“最后一个炎帝”或是“其中的一位黄帝”。“帝”,就是从这两个人开始,以前没有“帝”,黄帝和炎帝是尊称,各自只有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四, 五千年文明,需从炎帝的神农氏算起,四千多年前的黄帝取代炎帝后,或者说是炎帝让位于黄帝,“禅让”制应是始于炎帝,尽管可能有些无奈,但不是孔子所崇拜的尧。来自西北草原有熊氏部落的首领黄帝,把西亚文明带到了中原,与这里的神农氏族融合,创造了“夏华”(后来称之为华夏)文明,China 的名字来自Xiahua.
我们期待着石峁遗址的进一步挖掘后,来证明《史记》的真实性和对五帝时代的一些更正。
是啊,二十一世纪,应该是跳出认知局限的时候了。“现代人出非洲大概是十万年前。”有科学依据。整个现代人类是个大家庭。人比人,气死人。国比国,战死人!
当然,我们的四,五千年的历史,是独特的。有好有坏,我们只能理性对待,不要被统治集团利用。
哦,逻辑有点问题哈。不过现代人过喜马拉雅,应该也没有那么久远了。
人类历史与地质时代还远没法比吧。
https://youtu.be/4Hfs1HQpJ4s
第二支先民也是从印度、青藏高原进入亚洲大陆,但向东方沿着海岸向东北方向迁移,应该是中国南蛮和日本扽岛国的先民。
帝三支是从西亚广茂的草原进入亚洲大陆,大部分成了中亚和中国西北的先民,黄帝部落就是其中之一。一部分人一直向东,到达美洲,也有一部分人转向从燕山南下,形成了东夷人。
以上都是猜想,没有证据。
从西亚到中亚到关中是另一支。
从经济方式来讲,蒙古的一支大概难以是黄帝这一族的起源,因为草原资源的特点只能发生游牧文明,毕竟现成的资源不可能不用而发展农耕文化,因此蒙古基因更多属于之后逐渐融入的,而不是中国人起源的核心内容。
只有直接通过地中海经西亚中亚到关中的这一支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最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