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青都山水
我昨天把【引子】发给小人书了,估计他现在正在搜肠刮肚地码字呢。我不等他,接着写!
【第二篇】
就像所有的四合院的命运一样,我们这个大院同样被各家各户私建的小厨房占领着。纯正炒菜功能的小厨房进不了我的法眼,我要提一提的是住在中院儿的汤正兴大大。老汤是个广东人,在爸爸单位里做舞台工人。他的工作可是个技术活儿。我们这代人都看过《平原作战》吧,那出话剧的布景就出自他们这样的舞台工人之手。汤大大人长得黑黑的,没事儿总见他斜叼着个烟卷。烟熏到眼睛里,总会让他的眼睛流泪,所以他总是眯起一只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时间长了,一个眼角的皱纹特多。其实,做木工活儿的时候,这样看墨斗是好事:看得直呀!可是,看领导的时候,也是这么个眼神,就让人觉得对领导不那么恭敬了。现在回想起来,汤大大应该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调的人。比如,别人家修小厨房,他不修。他在我上篇提到的假山后面搭了一个葡萄架,葡萄架下面有一个巨大的水泥鱼缸。鱼缸的四周雕着花儿,鱼缸的内壁长满了青苔,俯视缸鱼:你就像欣赏一幅国画,一幅金鱼的画卷泼上着深深的底色。夏天,我最爱在他的葡萄架下看这缸鱼,它们让我觉得幽静。我一直认为,人无论在什么样的政治环境下,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下,能有心去养一些小动物,还能去亲身栽种花花草草的,那么他就没有绝望,他就还能够有滋有味地活下去!除了金鱼,汤大大还养“刺猬”,“兔子”等等,他家像一个mini动物园!长大后,当我回想他的这些爱好的时候,我更佩服他了。因为,身为广东人的汤大大,居然在人们吃不饱饭的时候还能养这些牲畜,而不是把他们都吃了,这得有多么大的抑制力呀!嘿嘿!
说道困难时期,因为物资匮乏,爸爸的同事们各有个的招儿来解决饥饿问题。黄非老大爷,他就曾经因为在院子里“打猎”,差点儿误伤革命群众。那个年代,老百姓手上还不像现在这样容易搞到手枪之类的东西。那时候,全大院儿有两户人家有枪,却是“气枪”。气枪打打麻雀没问题,大约40块钱一把,文具店里都能买到。什么,40块算便宜?你要知道,当年的40元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黄非大爷不会用这种气枪去打麻雀的,我猜想,同样要费掉一颗子弹,吃到的麻雀肉还不够噻牙缝儿的,何况麻雀那么机灵一颗子弹怎么飞、飞多久都不一定能打到。黄非大爷选择的对象是“猫”。白天打猫,太难为情了。试想一个老头,在文革的红色恐怖下,白天端着个气枪在45号院儿里溜达,像什么话!好,我再说说我们院子里的另外一个神人,彭宁结。此君有一个好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骑自行车,哪怕他家住在中院,要到后院的公厕里尿泡祟也不例外。那天,就算月黑风高吧,彭叔叔尿完尿,刚蹬上自行车,就被吓到了。在厕所的后墙根,黑呼呼的地方申出了一个黑乎乎的枪筒,正对着他的方向。呵呵~~~后面的事情,我不描述了,让读者们自己想象去吧!
在我的印象里,王宝强长的得很有黄非大大的范儿。都是又瘦又小的,很精干。听老人们讲,黄大大解放前是蒋介石警卫队的成员。虽然个子小,但是练就一身绝技。直到他70多岁了,还能在院子里的单杠上与年轻人比试翻单杠!还听说,在他当警卫的时候,白区苏联大使馆的某位高官总是接近他。没事儿就给他一些使馆里的便宜东西,他会拿到黑市上售卖。同时,苏联官员可以顺手获得一些国民党高官的行踪动向作为回报。解放后,单位里面极左份子本来想把黄大大划做敌特份子绳之以法的;黄大大急中生智,请苏联大使馆的那位高官写了个证明材料,证明:“黄同志,在白区长期帮助苏共收集反动派材料,是对共产主义事业有帮助的人!”所以,文革期间,黄大大没有受到更大的冲击。黄大大解放后的职业是演员,但是,我太小了,从来没有看过他在舞台上面的表演。但是,生活的舞台上,他丰富多彩!呵呵~~~
我父亲他们那代人里面,有很多被广大观众熟知的演员。但是,因为距离他们特近,所以,我从来没有崇拜过谁。不过,有一个人给我印象特别深刻。那个叔叔叫杜鹏,是电视剧《四世同堂》里扮演老太爷的那位。这位叔叔,在80年代初应该已经年过50了。总爱倒背着手在院子里散步。别人散步穿得特随便,而他老先生每次都穿的像个归国华侨一样。头也不秃,却永远戴个小毡帽,帽子上有个小揪揪,总让我觉得像连环画《三打白骨精》里面孙悟空戴的帽子。据八卦上面说,杜叔叔的太太好像是指腹为婚的,是个乡下女人。这样的女人与一个国家剧院的大艺术家很难联系在一起,他们一辈子怎么生活过来的,谁也说不清。但是,杜叔叔特别开明。听老人们讲,杜叔叔对自己老伴儿评价是这样的:我老婆的为人,就和她的名字一样:又素又贤。呵呵,他老婆叫王素贤!多朴实的名字啊!
爸爸的同事里面,即有解放前的非著名演员如耿震爷爷,与金山、赵丹、周旋等人齐名;其知名度不亚于现在的陆毅,李亚鹏之流。也有延安时期的革命文艺骨干,如舒强、肖池等等。当然,也有国家主席的夫人。李伯钊女士,是杨尚昆主席的夫人。记得,有一年爸爸和赵有亮陪杨尚昆主席给李伯钊女士扫墓。杨主席风趣地说,我们家出了两个主席,一个是我,一个是我的小儿子: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主席。
我小时候是在舞台后台长大的,看过太多的名角演出了。比如人艺的《茶馆》,我看的那版里面可谓大腕云集,现在有很多演员已经仙去了。。。那里面有于是之,蓝天野,英若诚等等。戏剧发烧友们,你们能相信吗,我11岁的时候还和黄宗乐老先生搭过小品呢,嘿嘿!这些老前辈的京味似乎是从骨头里面渗出来的,而不是模仿或者简单训练出来的,透着一股股亲切与自然!去年,我去看了一次人艺重排的《龙须沟》!听着身边小白领们无知轻浮的掌声,我觉得一种凄凉由心底而升,没人可以理解! 不看了,不看了,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说道戏,我下一篇写写“实验话剧院开创的先锋戏剧”!
爸爸的单位里,从来不乏名人。李冰冰、章子怡、胡军、佟大为、李雪健、邓婕、任程伟、孟京辉、韩童生、段奕宏、冯宪珍、郭涛、伍宇娟、史可、江珊(后两位因为《离了婚就别再来找我》给剧院开除了)。。。。但是,我不能写这些人。因为,写错了,写得太真实会被人砍的!但是,写写那些被遗忘的父辈们,应该问题不大。很多人做古了,大不了,晚上到我床前来找我来,我不怕鬼。而且,他们的后代和我都是平民百姓,谁也犯不上和谁打官司出名。呵呵,不在那个圈子里,名利与我无关!我是一个看客,看过,笑笑,得了!
小人书,你快点儿写。青艺那些破事儿,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