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印象:从天而降的“急石雨”
(照片来自网络)
文革时期,海军所属各个军事院校的数十个“群众组织”,进驻北京海军领导机关大院,驻扎在大院空地临时搭建的数十个军用帐篷里,与海军机关的“红联总”、“红流”[注1]们一起投入到海军文革的浪潮中。
(照片来自网络)
一时间,大院的操场上和黄楼[注2]后面,都搭建起了一排排的圆木支架,上面固定着竹编的席子,在席子上面“铺天盖地”地刷满了各个“宣传队”、“战斗队”撰写的,用各种颜色纸张的“大字报”。时常能够看到一些穿军装,但“不允许”戴领章、帽徽的老军人,在两名战士的“陪同”押解下,观看批判自己的“大字报”,当时也不知道老军人是哪位,只知道是“走资派”。由于当时年纪小,对“大字报”批判文章的内容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只是清楚地记得文章中经常有打着红色叉叉的名字和“倒着写”的名字。
文革开始后,由于过去的课本都被批判,不能用了,又没有新的课本,所以,学生们也不正经上学。大点的孩子都陆续参军走了,剩下俺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整天象“脱缰的野马”,一群群的在院里无所事事,东游西荡。“一号令”颁布之后,北京各军事大院开始动员“疏散”,一些同学的家长,怕孩子没人管束惹事,把孩子“送回乡下老家”了。大院里也到处挖了一人多深、“四通八达”的防空壕,号称“备战”防“空袭”用的。这下我们可有的玩了,在防空壕里疯跑,捉迷藏,对战壕非常熟悉,就象“地道战”电影里的地道一样,只是不象“地道”,上面没有封闭的顶。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着,谁也不知道(也没有想过)哪天才能回到学校。一天实在百无聊赖的我们(约二十多个半大孩子),又在战壕里玩“打仗”的游戏,吵闹非凡,没想到驻扎在附近帐篷里的军人们实在忍受不了我们的吵闹,出来把我们撵走了,让我们到别处玩去。当时孩子们都处于“叛逆”的“混不讲理”的时期,没事还找事呢,一般人都不愿“招惹”我们。我们当时虽然怏怏地“撤离”了,但是记住了这个帐篷的位置,以及帐篷外面飘扬着“未足奇”战斗队的旗帜(估计是从“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诗句中找到的灵感)。很快我们又顺着战壕潜回来了,每人手里拿着三、五块石头、土块,找准了方位,由一位大哥(该大哥后来当了国务院某部委的司长)发口令:目标——“未足奇”,预备 ——放!霎时,二十多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数十枚石头、土块全部投向“未足奇”战斗队驻扎的帐篷。在一阵真正的“急石雨”之后,“未足奇”战斗队“大乱”,出来查看却看不到人。从此以后,我们高兴、或者不高兴,都从战壕潜过去,隔三差五地给“未足奇”战斗队下阵“急石雨”,一直到我们不再对此事感兴趣为止。
文革中,我们虽然不知道这支“未足奇”战斗队的政治倾向,也不知道他是“造反派”还是“保皇派”,只知道他们曾经影响我们玩耍了,是要“倒霉”的。用现在的话讲,当时就是这么“任性”,这么淘气。
[注1]“红联总”、“洪流”都是文革时期海军的群众组织的名称。
[注2]黄楼是海军指挥机关的办公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