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y Mathews
筆者中學同學的父親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 Lewis Terman 有名的天才遺傳研究項目的對象之一。該計劃在數十年前挑選了1528 名智商極高的加州兒童,密切追蹤其成長,考察其生平成就是否像他們在智商測驗一樣出人頭地。
同學的父親乃好好先生,工作中規中矩,但是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發明。在我們所在的市鎮中,事業更成功、收入更高者多的是,而他們的智商不值得大書特書。Lewis Terman 項目中的高智商者,絕大多數都像筆者同學的父親一樣。根據數十年來搜集的數據,Terman 作出結論: 高智商不能保證名成利就。
如果高智商不是衡量天才的指標,什麼才是呢?優質教育專家希望在學校設立優質班,把優質學童的潛能培養成為改變世界的原創力。可是,那些專家們也承認,優質班的成果並不顯著。優質班學童從課室中學到的,不及他們自己從父母書架、廚房、圖書館、互聯網研究得來的興味盎然。
同專家們討論之後,使我覺得不應該指望在公立學校設立優質班便可以水到渠成。事實上,公立學校還有別的責任,例如培養別的學童成為擁有謀生技能的成人。
可能有人認為,天才學童不擅長社交,不妨給予他們一個安全地方讓他們毫無約束的求知;但是,我認為,更有效的方法是給予所有學童應有的尊重,不欺凌他們。
公立學校的教師懂得講授語文、數學、歷史和科學,但是我們不懂得鼓勵學童們發揮原創力和獨立發掘知識的能力。
作為新聞工作者,我採訪過很多名符其實的天才,因為有關他們的新聞層出不窮。他們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這種人應該無拘無束地追求知識,我們只須確定他們從豐盛的文化科技資源中汲取營養便行了。這些人不必按步就班、一板一眼的學東西。
事實上,大多數的天才,例如股神 Warren Buffett 和 Beach Boy Brian Wilson, 都和你我一樣,出身自平平無奇的學校。
例外者當然有的是。Julie Ray 在 “Turning On Bright Minds: A Parent Looks at Gifted Education in Texas” 一書中描述一名在休斯頓念六年級的學童,名之為Tim。Tim 在公立學校優質班中廣泛閱讀,同時負責幾個科學研究計劃。他在班中設計問卷,給全校教師評比分數。他喜爱參加小組討論,分享其光怪陸離的想法。我是在閱讀 Brad Stone 新書 "The Everything Store" 時發現Julie Ray 的書和書中主人 Tim. Tim 的真實姓名是 Jeffrey P. Bezos.
Bezos 創立了Amazon, 而且成為華盛頓郵報的東主,他念的中學沒啥希奇,在優質班之外忙得不可開交;這意味著,有潛力的天才們在普通公立学校得到知性激勵不遜於名校。
我希望,21世紀的 Lewis Terman 替這些學童另做一個天才研究,在名校和普通公校分別取樣,追蹤二組對象。幾十年後,二組人的事業會有天壤之別嗎?不見得吧。天才自有打算,學校只用滿足他們的求知慾,讓他們優哉悠哉的追求知識。
譯後記:
作者馬修斯畢業自哈佛,師從費正清,能說流利漢語,曾任華盛頓郵報駐華特派員,和馬氏夫人合 One Billion: A China Chronicle. 1985. 馬氏現住加州,繼續為郵報教育版寫專欄。馬氏見解獨特,"粉絲"眾多,包括譯者在內。 (註1)
本文是譯者從剪報堆中偶然細讀發現,深感共鳴,順手譯出以饗漢語讀者。除了此文之外,馬氏還寫了不少關於優質班的反思文章,讀者可以搜索 "Jay Mathews gifted programs" 獲得。
值得指出的是,馬氏並非徹底否定優質班。他只是提醒人們:優質班不是培養天才的靈丹妙葯。
馬氏文章對大陸、香港、台灣的填鴨式教育應有啟迪效用。很多老中們對名校和優質班有一種不能自我控制的的反應 (kneejack reaction) : 如果某君出身自名校和優質班,便另眼相看,否則視之為次等人。很多老中們又認為:死背死記的填鴨式教育更優越。(註2) 他們不曾反思,為什麽多年來,諾貝爾奬得主、世界級的科學家或發明家 ,沒有一個是大陸、臺灣、香港中學會考的"狀元"?為什麽那些地區的移民少年們來美念書感到如魚得水?(註3)
譯者子女都是念公校優質班,所以對其體認比較親切和深入。
譯者認為,把中學 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s 譯為"天才班"是錯誤的。正確的譯法應該是"強化班"或"密集班"。 因為這些班和同級所學內容相若,只是功課數量較多、難度較高。(譯者子女的學校還有 Honors Programs, 介乎於普通班和強化班之間。) 女兒的強化班可修微積分和微分方程,老師畢業自MIT. 不過,譯者和太座都同意,女兒不見得是天才型,因為她除了中規中矩地、勤懇做功課和應付測驗考試、務求全A之外,對課外事情動手動腳的興趣微乎其微。其實也不難理解,由於功課重、測驗多,女兒課餘再無時間、精力和興趣鑽研課外材料。因此,念名校、優質班、"天才班"不等於天才。
但是,譯者認為,優質班在學校教育仍然佔有重要的角色:念優質班的孩子雖然不一定是天才,但是他們到底經歷了"過五關、斬六將" 的煅煉,在 intellectual preparation, self-discipline, study habi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等等基礎上比較紮實,對日後進入社會工作謀生依然有幫助。這些人雖然不是改變世界的天才,卻不乏是立足社會的專業人士,像醫師、工程師、律師。
此外,譯者也要指出:和許多人一樣,馬氏文中把 gifted, talented, genius, prodigy, 等名詞交雜使用,對"天才"的定義並不明確。他的定義似乎是:搞出舉世知名的事業才算是天才。
前任港大副校長副校長兼土木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現任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 研發及研究生教育)李行偉在16歲進MIT念書,三年得學士學位,再念三年、在23歲時輕易獲得博士學位。
另外一個例子:1980年代用過電腦的老中們相信都記得什麽是 Hayes modem. 而參與研製 Hayes modem 的技工就是博客大師老禿筆在"禿城" (Atlanta, Georgia) 、跟老禿筆的14歲兒子玩機器人的、不求聞達的富豪 Dale Heatherington (註4).
在我們心目中,這些老兄當然是天才了。但在馬氏眼中,似乎還算不上。
和念優質班的學童的數目比較,像 Buffet, Bezos. Jobs 等天才的數目稀少得多,可說是可遇不可求。我們只用明白:這些人都不是優質班的成果。的確,成名成家不能純粹倚靠高智商。情緒商數、機遇、運氣、社會關係、氣質、品格,等等,都左右了我們的事業成敗。(註5) 其實,即使做不到 Warren Buffett 和 Bill Gates, 平平凡凡、安安穩穩、知足常樂地過日子也可無愧一生。
末了,此文寫得又長又悶,腳注纍纍,浪費讀者時間,謹此致歉。
(註1) 蔡珠兒的《虎媽戰歌》出爐時,譯者請馬氏評論。馬氏回覆說:Not interested. I am not sure if she is kidding. (不感興趣。她可能在開玩笑。)
(註2) 笑話:大陸東道主聽到美國訪客談及 leadership training, 說:"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一切。非共產黨員不必接受 leadership training. "
(註3) 早在1982年,楊振寧已經明白指出美中教育的重要分別和長短。可惜,隔了30多年,那些分別和長短依然存在。見楊振寧:《讀書教學四十年》。香港三聯,1985. 頁96.
(註4) 老禿筆: 《我儿子和一位美国千万富佬的交情》。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120/200504/1908.html
老禿筆的兒子 Charles 是 MIT 博士. Info of Dale Heatherington: http://www.wa4dsy.com/robot/home/about
(註5) 冰心的丈夫吳文藻是中國社會學家和文化人類學家先驅。二次大戰結束後,在滬江大學畢業的許烺光去北平拜見時任燕京大學系主任的吳氏,希望進燕大念碩士。可是吳氏認為許的大學成績平平,讓許吃閉門羹。結果,許烺光自己出國深造,成為國際知名的文化人類學家,尼克松總統首度訪華前由助理推薦閱讀三本有關美中關係的書,其中一本是許氏名著 Americans and Chinese: Passage to Differences。許氏於1972年回大陸訪問,以外賓身分訪問北京大學,和北大校長平起平坐,而吴文藻尚在牛棚渡日。《邊缘人:許烺光回憶錄》。台北南天書局,1997. pp.46,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