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周遊列国的孔子,57-73岁

(2014-08-17 20:37:43) 下一个



57岁@公元前495年或鲁定公十五年:到了卫国后,原本卫灵公会以孔子在鲁国的官俸粟六万录用,但有人说他坏话,故孔子住了十个月就离卫去陈国了。在经过匡城时,因为孔子状类阳虎,故被拘五日,而颜渊卻失踪,但后来颜渊找到了孔子。孔子以为他死了,颜渊回答说:有夫子在,则学生应保護老师,不敢先死。〖即论语先进篇之:子畏于陈,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顏渊曰:“子在、回何敢死。”〗
当匡人拘孔子时,弟子都很紧张,但孔子说:“文王死后,传统文化不就是落于我们的身上吗?上天如果要绝灭传统文化的话,上天就不会让我们得知与負起传承的责任。上天既然是不绝灭此传统文化,那匡人又能对我如何呢!”〖即论语子罕篇之“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出匡城后到蒲,约一月后,又回到卫国。在卫时,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見,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並且批评了孔子。〖亦即论语雍也篇之:子见南子,子路不悦。〗
又有一次,卫灵公与南子同坐一輛车,孔子在第二部车跟着,大摇大摆的从市中心走过。孔子感慨地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此句亦見于论语子罕篇〗

59岁: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因为陈国屡受侵犯,故离开陈国,就回卫国,卫灵公亲自出城迎接孔子,但灵公年老,政务废弛,不用孔子。孔子感叹地说: “如果有人用我去治国的话,一年便差不多了,三年便会有成就。”〖即论语子路篇之“若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故孔子离卫。
于是孔子西行去见赵简子,但到了黄河边,就听到窦鸣犊与舜华两人被赵简子杀了,故更改计刯,又回到卫国。
后来因为孔子不願和卫灵公讨论军队战阵的事,〖即论语卫灵公篇之: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嘗闻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学也。”〗故离卫又往陈国。

60岁@西元前492年或鲁哀公3年:鲁之季桓子死后,由季康子掌政,要请孔子回鲁,但公之鱼却说他国会笑话鲁国的,所以改请孔子的弟子冉求。当时孔子仍在陈国,故感叹地说:“回去吧!回去吧!在我家乡的弟子们,志气大但行事稍无经验,文采美而且学问也有成就,只是不知道如何保守一点。”〖论语公冶长篇之: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61岁@西元前491年或鲁哀公4年:孔子离陈国迁往蔡国。

62岁@哀公5年:孔子從蔡国迁到叶国。叶公问为政的道理,孔子说:“为政的道理就在能使附近的人生活与心情喜悦,如此远方的人自然就会迁来。”〖即论语子路篇之:“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又有一天,叶公向子路问起孔子,而子路沒有回答。孔子知道了、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孔子为人常常发愤忘食,读书时快乐而忘掉一切烦恼,也不知道老之将至。”〖即论语述而篇之: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因叶公未用孔子,故孔子返回蔡国。

63岁@鲁哀公六年:当孔子停留于陈国与蔡国的边界,楚王想聘用孔子,而陈蔡两国故意囲困孔子于野外。在野外,孔子与他的弟子非常飢餓。而孔子仍然弦歌不绝,子路就气愤见孔子,说:“君子也有潦倒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堅守自己的穷潦,而小人在穷困时就会作环事了。”〖此段在论语卫灵公篇之:“,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与学生在陈蔡的边界动弹不得,故孔子派子贡去楚国求救。楚昭王派军队与马车去迎接孔子才逃出此困境。在楚国、楚昭王想用七百里地封孔子,而楚国大臣尹子西向楚王说:“孔子有颜回、子路、宰予等的協助,必成大业,此非楚国之福。”故楚王作罢。
有一楚人隐士唱歌走过孔子的车前,他唱道:“凤呀!凤啊!你的品德竟然如此低落?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将来的事自己可以隐居而避开,现在從政的人都是很危险的啊!〖即论语微子篇之:楚狂接輿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于是孔子自楚国返卫国了。

64岁@西元前488年或鲁哀公7年:卫君辄欲聘孔子佐政,当时子路是卫国的臣子,故问孔子说:“卫君想请老师幫他掌理政事,老师打祘先作什么呢?” 孔子说:“那一定要先端正名分呢?” 子路说:“老师太迂腐了,有什么好正呢?孔子就告诉子路正名的重要性,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此段同论语之子路篇〗{注:卫灵公在位时,因其夫人南子之淫乱,太子蒯聵谋杀南子,但未成功,故灵公逐蒯聩。灵公死后,其孫辄登位,但晉欲卫立蒯聵,而輒不肯让,于是形成父子爭位。故孔子認为卫君辄之登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事。}

68岁@西元前484年或鲁哀公11年:冉有为季康子率兵战胜齐国后,冉有告诉季康子谓这些都是学于孔子。此时正好季康子赶走了公华、公宾与公林,故以周到的礼节迎接孔子回鲁国。就此结束孔子的十四年的周遊列国。

73岁@西元前479年或鲁哀公16年:孔子患病,不治而卒,葬于鲁城北。

孔子死后,学生怀念孔子,故大多以三年之喪祭祀,而子贡更守墓六年之久。



总之,由以上孔子之周遊列国的经过,在周遊列国时,虽然並未得到任何的官位,但他是以言行的身教来教导学生。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关系是非常密切,尤其是子路,常与孔子有主动与对答。兹将筆者对他的周遊列国的感想列彔于下:

孔子之周遊列国十四年,以他在鲁国为大司寇的绩效,竟然没有一个诸侯可以重用他,实在可惜。猜其原因,大概是各诸侯所寻求的是一个可以助他富国强兵的臣子,而不是一个让人民安居乐业的大臣,所以孔子周遊列国后竟然空手而归。亦因如此,故林语堂在他的“孔子的智慧”书中竟然描寫为漂泊十四年,但较合乎实情。虽是漂泊,但孔子借此机会多与他的学生相处一起,增加情感,亦可见他们之相处非常融洽,在史记与论语中都有记载,总集于下:

a、57岁时,颜渊和孔子在匡城散失后,颜渊终于找到孔子,颜渊之“子在、囘何敢死?”中,师生之情,一览无遗。
b、在卫国、孔子见了卫灵公夫人南子,但南子以淫乱闻名,故子路不悦,但孔子誓言说:“我也否定她的行为啊!天厌之,天厌之!”在此言中透露了师生之间的无所不谈。
c、59岁时,卫灵公对孔子说不能用他了,孔子感叹地说:“若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三年有成。” 卫灵公与孔子的谈话,而当时的学生也在,可见孔子对学生一切是公开的,无所隐藏。
d、 孔子说:“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可见孔子对他的学生充滿了信心。
e、 62岁时,叶公问子路孔子的为人,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说:”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亦可见师生之间的坦诚。
f、63岁时,当师生一时困于蔡陈边界时,缺糧而多人生病,子路很生气,孔子对子路说:“君子困穷,小人穷斯滥矣。” 可见孔子之因地因时而施教于学生。
g、68岁时,冉子之吿诉季康子、说他的兵法都是從孔子处学来的。但是我们知道在论语中,並沒有孔子講兵法的记载。史记中也有一段当卫灵公问孔子兵法时,孔子告诉他不懂。故也许是孔子仅将兵法传授于有將才的学生如冉求。孔子之因材施教可见一斑。
h、在论语书中,孔子有多处评价很多弟子,都很中肯正確,可见孔子对他的学生都非常关心。
i、 孔子死后、学生为纪念他的教導,很多人守三年之丧,以祭父母之礼祀之,以示尊敬。后来我国民间的俗语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大概与孔子弟子的行三年之丧有关。


总之,由此记载,虽在外漂泊十四年,没有诸侯君王的任用,但得到学生的爱载,可谓失之东隅、得之西隅矣,亦可谓是老子之“物或益之而損,或損之而益”。而后世称孔子为至聖先师,大概也和这次漂泊十四年有关。如果他继续作鲁国的大司寇,最好的地位也不过像周公一样而孔子成为鲁国的功臣,也不会有至聖先师的地位,即使在二千五百年的今天,也为世人所敬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今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化外人' 的评论 : 此乃猜想而已,並无历史纪录
化外人 回复 悄悄话 "后世称孔子为至聖先师,大概也和这次漂泊十四年有关" - 挺新颖的看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