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者守柔朴的人生論
(2014-02-04 21:32:23)
下一个
在老子的定义中,德者就是守道的人。老子的聀位是周朝的史官,主要的责任是观察天象与记载史实,由於他的接近大自然、因而產生“虚静”的形上哲学,有愛護与保卫环境之心。他的理論很简单,僅是推天道以明人道而已。老子的天道也容易了解,僅是“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已。而他的人道可以说是“人法地、地法天”而已。如上所说老子的宇宙論是“无”,而他的形上思想是以“虚”为主。由此天道的哲学、因而演变出来守道者应该有柔朴虚静的人生論。他更以卑、下、雌、牝等字代表柔朴,故这些同意字在道德经的经文中到处可见。今举例说明之,譬如在第十章中,老子教我们专守精气而到极柔的地步。第十二章則警告我们过分追求色声味等享受的坏处。第十六章則教我们静坐时要致虚极与守静笃。第十九章又教我们在外表要纯真而且内心朴实。在第四十三章中老子告诉我们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够驾御最堅强的東西。现將有关柔朴的章句例於下:
Ch10:专气致柔,能婴兒乎?
{简译:心志与気机住来专一,能到达柔弱如婴兒的状况吗? }
Ch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獵,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口爽:口味遲钝.**行妨:行为敗坏.]
{简译--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会令人眼睛遲钝. 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会令人耳朶遲钝.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会令人口味遲钝.过分骑马与打獵,会令人心疯狂.过分追求稀有的貨品,会令人行为敗坏.所聖人只追求温飽等自然的生活,而不追求目,耳,口的享受.}
Ch16:致虚极,守静笃.
{ 简译:致虚要虚灵到极点,守静要清宁到静极.}
Ch19:見*素抱朴;少思寡欲. [注:*見,现也.]
{简译--外在表现简素,内心保持纯朴;減少私心,降低欲望. }
Ch4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殆,危殆.]
{ 简译:知道滿足才不会受到汚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危险,如此我们的身心才会长安久存.}
Ch46: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咎,罪咎. ]
{ 简译:災禍莫大於人心的貪求不知足,罪咎莫大於人的私慾之求得之心;所以只有知足的满足,才是永久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