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红木家具中,坐具类家具甚是繁多,而有一类坐具最为独特,那就是鼓墩。因它的外形与鼓的外形颇为相似,因此而得名为“鼓墩”。在观赏家具的品性之时,鼓墩最为“圆滑”。
「蝠鼠洋花鼓墩」
鼓墩
鼓墩又名绣墩、坐墩、鼓凳,就是一种坐具。鼓墩的材质有实木、陶瓷、石材、藤编等等,材质样式变化多端,较为常见的一种是木腔鼓造型,平顶微凸,弧腹中空,一般在上下彭牙上也做两道弦纹和鼓钉,保留着蒙皮革、钉帽钉的形式。
鼓墩历史考究
古 代一般是女子所坐之具,因它装饰精巧,爱美的女子常常在座椅上装饰自己所绣的丝织物,在它上面覆盖一方丝绣织物,故又名绣墩。唐代,受佛教莲台影响,唐代 妇女坐具多做腰鼓式,称为“基台”或“荃蹄”。清代鼓墩的墩面多为平面,造型瘦而秀雅,创作手段集雕、嵌、绘、漆等技艺,艺术价值非常高。据沈从文先生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称:“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
「鼓墩:圆滑和谐,大美无言」
鼓墩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一般都是尊崇儒家文化,在儒家仁爱的思想教化下,儒雅、和气便是人们推崇的精神品质。使得人们在平时的为人处事方面便讲究和谐之道,家具深受其影响,在古典家具之中的棱角分明便于受之,鼓墩则是更好诠释圆滑和谐之道。
「鼓墩:圆滑和谐,大美无言」
文 化是家具的灵魂,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经常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所以很多家具都能品读到人文的情怀和品质。鼓墩则是鼓的造型为基础,所有对外一面打磨得比较圆 润光滑,这种“圆滑”恰似人们追求的和谐,圈椅“天圆地方”的阴阳哲学、官帽椅的文人情怀等都传达了家具背后深层的文化。
「五脚鼓墩」
总言之,鼓墩发展至今,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传统工艺雕刻、漆器外,闻名于海内的景德镇还大量烧制陶瓷的坐墩,样式各异、色彩多姿,有青花、粉彩、一色釉墩等。其用途不仅仅是坐具,还用于装饰点缀,为现代生活传递着古代文化信息,成为时尚的工艺品。
本人收藏的两个清红木圆凳,通体没有一个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