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沿着自有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而她,宛如一个淡静如水的女子般静默的隐匿在一处,随着时间的延续与世人相见。白底蓝花,典雅随着枝藤蔓延,它就是青花瓷,在这里,我们一同回溯到青花瓷的本源。
青 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其制作方法是先把青料在素胎上绘成各种图案纹饰,然后上釉在高温下(1200度以上)一次烧 成。青花以简练的笔法和单纯的色彩表达了丰富的艺术语言,有着感人的艺术吸引力;在表现方法上,是以同一颜色的各种深浅不同的色调及笔触线条来表现对象, 与国画基本相似,它表现的内容题材、形式、手法都极为广泛。特点是明快、清新、雅致、大方,装饰性强,色泽清新,纹饰优美,历久不衰,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 爱;并且在世界的制造瓷器的工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元代青花
从国内外传世或出土的元代青花来看,其料色有所谓“苏泥勃青”型的,即蓝里有黑色斑点,线条有晕散现象;有呈鲜艳的蓝紫色的,它非常接近于现代用很纯粹的氧化钴所配制的青料色调;也有呈灰青色的,它可能是使用土料绘成的。就这些情况来看,当时的青料来源比较广阔。
元代青花不但料色丰富,而且在器型及花纹装饰上也相当工整细致,有其一定的特色。
明代青花
明 代是中国古代青花瓷器生产的黄金时期,青花瓷作为瓷器生产的主流亦在宣德朝达到了其制作的顶峰。宣德年间使用的青料,大部分是进口钴料,即所谓“苏泥勃 青”料。因含铁量高,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出像蓝宝石一样鲜艳的色泽,且烧成后往往在青花部分会出现有金属光泽的黑色斑点,形成宣德青花瓷器的 重要特征。
清代青花
清代的青花瓷在明代青花卓越成就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发展和提高。特别是康、雍、乾三朝,在瓷器造型、釉彩、花绘等方面,都获得了新的成就。青花瓷器的料色,似今云南珠明料的色调,具有鲜丽明爽之感,青花器物的纹饰,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齐,称为清代三冠。
其器物样式,一变明代风貌。造型多为挺拔硬朗的形式。如棒锤、芭蕉、凤尾、花觚等式样,多硬直及方体器型。与当时清丽、明朗的青花装饰名副其风格能取得相互协调统一。
青花的色调鲜蓝青翠,明艳净丽,娇翠欲滴。画法精细挺秀,分色层次增加,甚至在一笔中分出深浅浓淡的笔韵,表达出纯熟的绘瓷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
直到现在青花瓷依然是藏友们的挚爱,不只是因为它古,而是因了它的本源,青底白花一阕词,耀白了心底,染青了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