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我的收藏2---紫檀木雕

(2014-03-23 10:34:46) 下一个

今天去古董市场买东西,看见一件木雕,被它紫色所吸引.经过讲价,做为添头一起买了下来.
看木纹和以前买的紫檀一样.经试验和辨认,确认为小叶紫檀制品.

入水即沉.

用酒一擦出现血红色.






















入水即沉.


属于紫檀属的木材种类繁多,但在植物学界中公认的紫檀却只有一种,“檀香紫檀”,俗称“小叶紫檀”。紫檀中精品,紫檀木是檀木中最名贵的, 生长极其缓慢,需数百年方能成材。紫檀木质坚硬,分量比其他硬木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深紫色,结构紧密。

紫檀少有大料,俗话说“十檀九空”,故紫檀木极为珍稀。古人云 “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又因为印度小叶紫檀的色泽和花纹美丽细腻常为皇室所用,同时又可称为“帝王之木”, 紫檀木制品体现王者之风。

 

属于紫檀属的木材种类繁多,但在植物学界中公认的紫檀却只有一种,“檀香紫檀”,俗称“小叶紫檀”, 拉丁学名为P.santalinus。檀香紫檀为紫檀中精品,密度大棕眼小是其显著的特点,且木性非常稳定,不易变形开裂。檀香紫檀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优。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紫檀质地坚硬,色泽从深黑到红工,变幻多样,纹理细密。紫檀有许多种类,紫檀生长速度缓慢,5年才一年轮,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为木材之首,系称“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打磨后,木质极富油感,有犀牛角般润泽,并有细密、漂亮、生动的牛毛纹,其色泽呈深紫或黑紫,深沉、稳重,是非常优良的制作家具的材料。
清初,紫檀家具几乎为宫廷垄断,户部专门在南亚、东南亚设立采购点为宫廷采购紫檀。改革开放以后,大家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喜欢古典传统家具逐渐变成了一种时尚。紫檀家具变成中产阶级使用、收藏的宠儿。市场需求日盛一日,加上紫檀木即将被列入环保之列,禁止采伐,将步入象牙、犀牛角同样的保护行列。有关国家也严控出口。因此紫檀木的价格迅速攀升,与五年前相比,价格上升了十倍以上,目前的市场价格已超过百万元每吨。

小叶紫檀图片 1.0 x 1.0 mm x mm

 

小叶紫檀原木

明代(公元1368——1644),紫檀为皇家所重视。海上交通的发展和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与南洋各国的贸易沟通和文化交流。各国在与中国定期和不定期的贸易交往中,也时常有一定数量的名贵木材,其中包括紫檀木;但是这对中国宠大的统治集团来说,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于是明朝政府又派官赴南洋采办。随后,私商贩运也应运而生。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优质木材也基本采伐殆尽。尤其是紫檀木,几乎全被捆载而去。截止到明末清初,当时世界所产紫檀木绝大多数尽汇集于中国。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为明代所采,有史料记载,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这是因为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尽,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枯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人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美等西方人士较中国更重视紫檀木,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紫檀大料,认为只可作小巧器物。据传拿破仑墓前有五寸长的紫檀木棺椁模型,参观者无不惊慕,以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见到许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尽在中国。于是多方收买,运送回国。现在欧美流传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从中国运去的。由于运输困难,他们一般不收买整件器物,仅收买柜门、箱面等有花纹者。运回之后安装木框用以陈饰。

清代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紧缺,皇家还不时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购紫檀木的记载。这时期,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决不放过,悉如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也全部被收买净尽,这些木料中,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绪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寿过后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时,遂将仅存的紫檀木全数用光。

 


紫檀木的鉴别方法:1.入水即沉. 2.从木头上刮下一点木屑,浸在酒里,如果屑末出现一道道血红色的丝条,便是紫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国公 回复 悄悄话 是东非黑黄檀(Dalbergia melanoxylon Guill. & Perr.)主产于非洲东部,商品名为African blackwood,Mozambique ebony, African rosewood 论坛里改了。这里遗忘了。
jerzen 回复 悄悄话 最后两张样品图是小叶檀。 不过您的收藏我没有看到小叶特征,也许细节太不明显,放大照片看看

非洲没有小叶檀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