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干锅差点酿大祸的行为促使我反思,因为我清楚的知道:任何现象的背后必有其思维背景及模式,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原因找电磁炉安全使用方法,找厨房和网络设施配套或者找记忆力的问题,都不能从根本解决。只有反观行为,深层思索,才有转化行为的可能性。
几年前我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看到自己随时处于丢东西,找东西状态; 做事时频繁跳跃的发散思维,造成专注力不够,效率不高,就从传统的修正习惯入手--固定地方放东西,分类整理; 在时间管理上优先原则,结果有了长足的进步,至少找钥匙的时候少了,频繁转换做事的频率低了。原以为从根本上解决再不会出大问题。但通过这烧坏的第3只锅,我更愿意理解为上帝又给了一次友善提示:在此项修为的路上还有很长的时间要走,要接受改变习惯和行为的难度,接受不完美。
行为产生的一般定律为:
思维--›产生行为---›不断行为---›形成习惯 ----›形成模式----›导致结果
让我试着再从源头缕析:
我在切换行为速度过快的心理状态是这样的: 同时要处理很多事情,尽管已优先排列,但难免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中忽然想起另一件事情没做的焦虑。经常“意识”在此事,“潜意识”在他事,潜意识一直在提醒未作的事,来中断正做的事。这种焦虑的心理来自何方,从何开始,这让我不得不检视下工作历程。
十几年的工作性质,常常处于一种状态:多项告急的事情须同步处理,要在短时间内想出对策,并从不同方向调配不同元素,尽快解决,否则会造成经济损失或丢掉客户,所以必须做到多项事情同步推进,同步跟踪。时间长了就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经常半夜爬起想想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最终导致了一种思维模式和习惯:事情开头了,暂等进程,马上转到下一项,再转到第三项。。。循环下再回到第一项,与此同时焦虑感不断上升,时时担心未顾全面而产生损失,时时有恐惧,怕接听电话,怕客户找来。。。
这种工作习惯逐步扩大到生活细节,成为生活习惯并趋向于一种瘾头。一些芝麻琐事虽不紧急,也无须分优先,可潜意识的做法却不断复制相同行为,导致凡事须全部推进才行,忙乱中才有快感,可实际有多忙那?这样的做的结果是很紧张但效率低下,更加造成拖延。
经常有朋友反映你怎么那么忙呀!事真多呀!可我心里明白这要放在一些人眼里真的是稀松平常,玩耍中轻松搞定,而我却感到十分吃力。于是乎借口就出现了:没时间搞卫生,因为我要干更重要的事情。。。。;没时间做这事,因为我有更重要的那事。。。。。更麻烦的是焦虑的投射: 如果我正同时做几件事情,忽然插进一件新事情而我无法拒绝不得不做,就会立即心烦意乱并将情绪投射到引起这件新事情的人和事来,暗暗抱怨 ,或者抱怨正在做的事导致我无法分神做新的事情。
例如:我正在家中边工作边要准备烧饭,事后还有别的事情要做。这时一新朋友来电求帮忙,在超市买过多东西拿不动回不了家(她无车).我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开车过去,刚接上,孩子来电要去学校接她,然后陪她去买完材料再送回学校马上用。这是完全不同的三个方向,心里还惦记着我自己要做的事情,同时看着这朋友夸张了买的重量,完全可以自己回去,但既已接上也不好拒绝。此时焦虑感出现,把情绪洒在孩子身上,埋怨为什么不早说。尽管开车先给孩子办事再送朋友,但孩子和我都没有好心情,而坐在车里的朋友却说“你看到你的问题了吗?就是接送下孩子值得你发火,每次看你都忙碌紧张,你有多大的事要这个状态,你不累吗?”当时听后无语,岂不知家里有等着带饭上班的老公。。。。
写到这里,忽然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问题:追求完美。事情一股脑出现时,还要时时完美,不懂拒绝,(要面子好看),不懂放弃(可以不做饭,让老公自己想办法),事事求全,可做不到就累呀就焦虑呀,然后投射到别人身上。
行为模式产生的来源找到:时间管理问题,焦虑情绪和及追求完美
( 续二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