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Tirana ), 一个遥远、神秘又陌生的地方。 她是阿尔巴尼亚的首都, 名字曾与中国的首都并驾齐驱, 北京 - 地拉那。 对不少中国人而言,这里是熟悉又亲切的地方。
地拉那的主要景点集中在市中心的斯坎德培(Skanderbeg
四周围绕着国家歌剧院, 埃塞姆贝(Et'hem Bey)清真寺,钟楼,政府各部的办公楼及历史博物馆等, 广场的规模与气势超出想象; 川流不息的行人与车辆,附近车水马龙的热闹程度也超出想象。
一大片绿茵草坪,中间竖着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骑马青铜塑像。斯坎德培在15 世纪时领导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长达20多年, 广场因此得名。 1985年霍查去世后,其指定接班人拉米兹·阿利雅 (Ramiz Alia)下令在广场竖起一个10米高的霍查塑像, 在1991年的民主浪潮中被愤怒的示威群众推倒。 如今只剩下斯坎德培,依旧横刀立马在呵护着他挚爱的祖国。
广场周围可见不同历史时期的遗风。 奥斯曼风格的清真寺, 欧洲风格的政府各部办公楼 (墨索里尼时代, 阿尔巴尼亚属意大利殖民地时建的),以及社会主义风格的国家博物
国家歌剧院。
阿尔巴尼亚最大的博物馆 -- 1981年落成的国家历史博物馆。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墙上的巨幅马赛克壁画, 题为“阿尔巴尼亚人”,描绘从二千多年前祖先伊利里亚人(
国家历史博物馆门票200Lekë, 据说国家珍贵遗产的大部分存放于此, 可在里面参加一天。 我们时间不充裕未进去。
红黄相间的建筑是二战时意大利占领期间留下的, 现作为国家机构办公楼。
下图右边的高楼是地拉那国际宾馆(Tirana International Hotel), 在大门前的一堆国旗中,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看到中国国旗。
下面从左到右依次为: “TID”大楼, 钟楼和埃塞姆贝清真寺。
“TID”大楼由比利时人设计, 25层高, 是目前地拉那最高的楼。 大楼旁是建于1822年的35米高的
埃塞姆贝清真寺建于1789 - 1823年, 是地拉那所剩无几的古建筑之一。 许多清真寺在1967年霍查发起“无神论”运动中被拆除, 埃塞姆贝清真寺作为文化古迹被关闭而幸运地逃过一劫。 1991年,尽管当局未同意重开放清真寺,
清真寺的宣礼塔和穹顶。
东欧的穆斯林相对宽容, 有人在祷告时还让进去参观拍照。
清真寺内的壁画细腻精美。
在二楼走廊可近距离观赏壁画。 据说只有女性才可上二楼, 但LD询问后被允许上去。
由霍查作建筑师的女儿女婿设计、白色大理石地拉那“金字塔”(P
此建筑现已荒废,斜面的白色大理石及玻璃帷幕沦为人们的溜滑梯和
“金字塔”对面的巨大和平钟, 是用成千上万个子弹壳熔化铸成的。
1997年因阿尔巴尼亚投资基金及二十多家投资公司倒闭,
为悼念死者,更期盼永久和平, 市政府用斯坎德培小学生收集来源于骚乱中的子弹壳铸造了这口和平
建于2000年的 圣保罗 (Saint Paul)大教堂是地拉那最大的天主教堂, 顶部有圣保罗塑像, 右前方有德兰修女(Mother Teresa)的塑像。
法国兴业银行(多谢聊聊看指教!)。
这个曾经的会议宫也由霍查的女儿女婿设计, 1986年和1991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此先后举行了“
会议宫对面是总统府,千万别小瞧这栋建筑。 曾经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总部所在地、 阿国的天安门城楼, 据说当年霍查就是在二层的阳台上检阅游行队伍的:)。 不过我总怀疑, 为何不在广场而在街道旁检阅。
再往前就到了地拉那的第二大广场 -- 仅次于斯坎德培广场的德兰修女广场。 广场最南面是阿尔巴尼亚的第一所大学 -- 成立于1951年综合技术大学。
最后找到霍查曾经的住所。 不评价其人, 这栋房子非常朴素,毫不奢华。 这里不对公众开放, 只能隔着铁拦栅在外面拍张照。
在TID塔楼建成之前,天空塔楼(Sky Tower)是地拉那、也是阿尔巴尼亚最高的建筑。 从上面的旋转餐厅可一览地拉那市中心的景观。
东正教教堂 (Orthodox Cathedral)原建于1865年, 1967年在“无神论”运动中被破坏, 2011年在原址重建。 据说是欧洲第三大的东正教堂,里面整洁朴素。
现代购物中心,距斯坎德培广场和我们的住宿举步之遥。 因路边小店不收欧元,在购物中心最里面的一家超市买了次日路上吃
准备在此解决晚餐。 问”说英文吗“, 再问”有英文菜单吗“,扫一遍菜单又问”有海鲜吗“? 最后很不好意思地问”附近有卖海鲜的餐馆吗“? 帅哥始终面露笑容, 感动地拍了这张照片。
看一家餐馆内人头攒动跨进去, 还是没有海鲜。 惦记着还要去广场拍夜景, 不想再找了。 看看菜单, 够价廉吧?
Paidhaqe Gici 是羊肉, 服务生指着自己的腰说是那里的肉:)。 偿下来没有LD点的牛排好吃, 最喜欢那盘烤素菜。 想起曾有人介绍科索沃香肠,加点个Sausage Kosovo (不在图片中),有点辣,味道不错。
晚上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的广场很漂亮。 行人加车辆, 热闹不减白天。 看到骑单车的MM, 这里的晚间应该安全。 遗憾的是,一顿晚餐吃去太多时间,应该拍完夜景再去用餐。
夜幕下的地拉那国际宾馆。
阿尔巴尼亚裔人特蕾莎修女曾说过: “寂寞和不被需要的感觉是最悲惨的贫穷”。 这可能正是恩维尔.霍查执政时期阿尔巴尼亚的真实写照。 尽管现在开放了, 但经济发展明显不如邻国 (包括经过战乱的科索沃),不少人民仍然贫困。 在古城培拉特的Gorica桥上,在热闹的斯坎德培广场边,
然而,这并不妨碍阿尔巴尼亚成为明星旅游地。 历史、古迹、高山、湖泊、蓝天、草地, 淳朴的民风、友好的人民、低廉的物价、稀少的游客、安全的环境,
今日之阿尔巴尼亚,足以让旅行者微笑的地方。 <全篇完>
谢谢观看!
《世界风情》 http://bbs.wenxuecity.com/travel/48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