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拉特(Berat ) 是阿尔巴尼亚的主要旅游城市,也是此行三城中我最心仪之处。
自4000多年前青铜器时代始有人居住, 培拉特是阿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2008年被UNESCO列入世遗。
下面三张照片摄于城堡最南端观景点,
与城堡隔河相望的Gorica区,粉墙朱瓦的奥斯曼古民居依山而
享誉“千窗之城”, 好奇真有一千扇窗户吗? 数数是不可能的任务, 但我宁可相信有。 如每扇窗户背后都有个故事, 一千扇窗户,一千个故事,几乎是一千零一夜了,听听都浪漫:)。
培拉特的主要景点是古城和古城堡(Berat Castle)。 狭长的小路随山势起伏, 沿这条砖路到顶就是城堡。 用脚丈量古城迷宫, 感受奥斯曼旧时的风情。
城堡门票1欧。 红顶白墙, 镶嵌着一道道狭长的窗, 一代代人在此生息繁衍, 至今仍有200多人住在城堡内的古民居。
城堡最早建于公元前4世纪,
奥斯曼人占领培拉特后,把那些不愿改信穆斯林的人统统赶进城堡。 因此城堡内有许多教堂,鼎盛时期有42个,现存8个。
城堡内最大的是圣.玛丽 (St Mary)教堂,
右手圆门是圣.玛丽 教堂入口处。
圣.玛丽教堂平日用作奥努佛里(Onufri)圣像博物馆(
奥努佛里是16世纪阿尔巴尼亚著名圣像画家。
下面这座教堂当时不开门,在外边遇到卖小商品的大叔大妈。 大叔从外墙掏出石块,让LD一只脚踩上去看教堂内,
小教堂的侧面竖着两人多高的康斯坦丁(Constantine)
半山腰有座教堂,路难行未去。 怕苦怕累自我批评一下:)。
住宿的房东不太懂英文, 但他们的一双儿女7岁开始学英文,口语流利。 那天是周末, 他们都在家。 姐弟长得美丽/英俊, 分别就读高三/高一, 姐姐英文讲得更好些。 没有我要的城市地图,她拿本LP给介绍城市。 我说要到Gorica区, 她微笑着说, 我们现在就在。 我问晚上的Xhiro (晚上散步)在哪里,她说路就在下面。 再问从哪上城堡, 她答就在左手边。
未曾想选的住宿竟混迹于漫山遍野的千窗之内,
晚上回旅馆,跟弟弟交谈了一阵。 先问他是喜欢以前(其实那时他还未出生)还是现在的阿尔巴尼亚, “以前”, 毫无犹豫的回答让我有点吃惊。 ”为什么“? ”那时人人平等“。 刚好他父亲进来, 想听听他的观点。 他翻译给父亲再对我们说,父亲的观点与他一致。
我们说最早住在中国,问弟弟喜欢中国吗。 ”不喜欢“, 依旧说的毫不遮掩,毫无犹豫。 与期待的答案相差甚远,但我们高兴听到真言, 小有失落地问“为什么”? 虽然都是社会主义(他用了communism一词), 但是不同的社会主义。 很好奇有何不同但未问, 此时有顾客入住他们忙起来了。
弟弟出生在中阿蜜月和分裂期之后, 他的这些印象可能来自家庭,社会或学校。 或许如嘉陵兄说的“霍查跟中国翻脸之后大肆反华,
在阿尔巴尼亚期间所遇的当地人都非常热情友好, 但与中阿两国同志加兄弟般的感情无关。
清真寺与东正教堂相距咫尺, 希望咫尺相距、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和谐相处。
培拉特大学。 脑中想着同志加兄弟的中阿友谊(此时还未与弟弟交谈),
横跨Osumi河的Gorica大桥。 这里原是座木桥,18世纪木桥腐烂,建了这座石拱桥。
街景
三层结构的“单身汉”清真寺(Xhamia e Beqarëve)建于1827年,
如今清真寺也讲经济效益,一楼出租当店面 :)。
有点像摩洛哥, 马路街道都能看到以驴当交通工具。 背后是建于2006年的Saint Demetrius东正教教堂, 挺华丽。
晚餐按姐姐的推荐从老城过桥去了这家。 餐馆位置观夜景绝佳,LD吃肉我吃鱼,味道与价格均不错。 想吃菜又不敢点沙拉,服务生推荐了个烤素菜,很喜欢, 以后去餐馆都要问是否有烤素菜:)。
阿尔巴尼亚人有个习惯,傍晚(约在6-8PM)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会令人产生不安全感吗? 反正我们没感到:)。
一旁公园内有老头在搓麻将, 看看与咱中国的麻将有何不同:)?
在城堡顶上遇到一对夫妇, 我们点头微笑。 大妈赶紧过来递上一块点心,无功不受禄我婉拒了。 她马上将其一分为二,再放点在嘴里。 见状我没好意思再拒绝,接过道谢尝了一点点,那个甜啊:)!
大叔人不错, 也不问我们是否能听懂, 指点着脚下古城非常热心地讲演起来。 一字未懂,脑子在他的滔滔不绝声中开小差,
在培拉特最难忘的是下面这位穿红汗衫的男子。 我们订的旅馆在大路边, 可GPS却三番五次把我们引向上山的小道,
每次出游都是追随景点而行。 当旅游的兴奋在生活中平静,途中的美景在时间中褪色,
友好善良的人,是途中另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谢谢观看!
谢谢介绍,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