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游玩纯属意外的收获。
清明节一早,和父亲等几人给祖母与母亲上坟。 回家的途中,得知开车的雷当天有空,父亲问我想去附近哪里看看。 我没有计划,人还未从对母亲的思念中转过神来。
快速思维,记忆停顿在深处的某个点上。 “想去妈妈提过的一个地方,但不知具体方位”,我轻轻说着,声音好像来自远方。
小时候母亲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位在外经商的孝子回家探亲,跟家人讲述杭州西湖的美丽。 他的老母亲听完很想去西湖游览。
考虑到路途遥远,母亲年事已高不便远行,这位孝子请人在村边挖塘垒坝,筑亭台楼阁、水榭长桥,模拟西湖景致。 并在湖堤种植檀花和紫刑,好让老母亲不出家门也能欣赏美景。 那里因此也被称为小西湖(孝子湖)。
“哦,那是檀干园,在唐模,我知道在哪,可以带你们去“。 我话音刚落, 开车的雷脱口而出。 “而且,还可顺路去......”,雷接着说。听口气,他对那一带非常熟悉。 “那太好了,一切由你安排”。 我未做功课,开心天上掉下个向导。
从屯溪去唐模,见路旁有座古塔,我们立刻叫停车。
下尖塔建于明代,塔内外都有古人留下的字迹。 我们拾级而上,只能登到二层。
二楼的地砖,留着大明的窑歀。我们的祖先很有品牌意识。
二楼的窗子望出去。
换个角度。
拉近点。
附近就是著名的潜口民宅。
依山傍水
把远景拉近
据介绍, 唐模村始建于唐(由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创建)、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 取村名为“唐模”,说是汪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的恩荣(即随朝名将汪华归顺唐朝后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按盛时的规模、风范、和标准建立一个村庄。
走进唐模
南朝诗人谢灵运用“八斗”作比喻来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他说:“天下才有一石(10斗),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够狂),天下共分一斗。”
思来想去,都觉得唐模八杆子够不着谢灵运,为何此处有此景,有谁知道请指教。 数数斗,只有七个;细细看,是断了一个。 不知这斗该从曹植还是谢灵运身上扣:)。
许承宣、许承家为同胞兄弟,分别于康熙十五年和二十四年考中进士,被康熙皇帝钦点为翰林。 有人说,翰林相当于现在的院士,我不知此比较是否恰当。 但进士的道路有多长, 许氏兄弟都知道。
窄窄的胡同
整齐的民居
气派的厅堂
长长的美人靠
啦啦家常,惬意地度过一个懒慵的下午。
廊桥与清淤泥的老人。
四月,油菜结荚了,油菜花已近尾声。
沿着穿村而过的檀干溪,我们向小西湖走去。
这便到了母亲故事中的小西湖,大名为“檀干园”, 源自《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园林的门是新建的,“檀干园”三字,由94岁高龄的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顾廷龙老先生于1997年4月题写。
竹笋只围着竹子生,故名孝顺竹
这里的规模与景色,自然无法与杭州西湖媲美,但也不负小西湖之名。
同胞翰林,一村三翰林, 得从娃娃抓起。
龙飞凤舞
“天下牌坊数徽州,徽州牌坊一个半”。一个是指歙县的许国八角牌坊,规格最高,半个便是指唐模建于康熙年间的“同胞翰林坊”。康熙皇帝为表彰唐模许氏家族的同胞兄弟许承宣、许承家而恩准建造。
牌坊旁边是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沙堤亭”,从不同角度看,每个平面均为八角,故又名“八角亭”。 亭子上层中空,四边有虚阁,八个角的飞檐上各悬铁马飞铃,微风吹动,叮当作响。
您不一定到唐模,但可能早见过这棵有400多年树龄的古树。看过《天仙配》吗,为七仙女和董永开口做媒的,就是这棵老槐荫树 (实际上的古樟树)。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