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 楊雄著太玄經 , 謂仿易而作 , 盖文義艱澀難明 , 而圖示卦爻屢有錯漏 , 言多古字 , 名家當時不大看好其作 , 故多略而不顧 . 其實太玄最寶貴之處是其 四爻三進的圖像 , 當時 先天易卦排列尚未出現 , 而能排出以電腦 三維 0 , 1 , 2 的四爻三進而為 九九八十一卦象排列 , 是十分驚人的創見 , 楊雄模擬〈周易〉天、地、人三才,由玄產生陰陽,由陰陽消長變化而使事物一分為三,三分為九的三進制生
成模式。一玄分而為三,曰一方、二方、三方,也稱天玄、地玄、人玄;三方又各分為三,合為九州,每州又各分 為三,合為二十七部,每部又各分為三,合為八十一家。於是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及其描述的
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贊構成“太玄經”的宇宙生成模式。即所謂“一玄都複三方,方同九州,技載庶部,分正群家 ,蓋極一為三,極三為九,極九為二十七,極二十七為八十一也”。宋一代大儒 朱熹褒邵雍而貶楊雄 , 主要是因為邵子有先天圖可見
, 而楊雄的太玄圖只有文字而無清晰卦象 , 既說仿易而作 , 自然無甚看頭 , 雖然司馬光曾大讚子雲 , 認為是孔子之後大儒的第一人。太玄經的注釋自漢代至清大概有數十位 , 而得流傳者僅十零家 , 而以 宋代司馬光的 太玄集注最為用心 , 也前後用三十年時間推敲 , 不過似乎都在文意上下功夫 , 而不在其仿易及卦贊排列方面分析 ( 只注有太玄經前六卷 , 後四卷的 衝 , 錯 , 攡 , 瑩 , 掜 , 圖 , 數 , 文 , 告 的九編未有解注 , 其後 許翰補回九編注釋 , 但水平並不高 ) , 可能司馬光是對河洛五行等術數有所不足 ? 在四庫全書太玄經的注繹亦只用范望和葉子奇兩家 , 其餘不錄 , 相較 易經 的萬千浩瀚注釋微不足道 , 東漢科學家張衡也十分佩服楊雄 , 司馬光將太玄經提升至易經的層次稱楊為大儒 , 曰 ; “ 孟與荀殆不足擬 , 況其餘乎 ? ”司馬光於贊辭中發現楊雄對王莽其實相當不滿 , 故亦只能間接影射一番而已 . 以其說是仿易不如說是仿孟京的六日七分卦氣圖更為接近 , “孟康曰 ; “分卦值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四卦为三百六十日。余四卦《震》、《離》、《兑》、《坎》,為方伯監視之官。所以用《震》、《離》、《兑》、《坎》者,是二至二分用事之日,又是四時各專王之氣。各卦主時,其占法各以其日觀以善惡也。”《補注》引葉德輝曰:王充《論衡》云:‘《易》京氏布六十四卦于一日之中,六日七分,一卦用事,卦有陰陽,氣有升降。陽升则温,陰升则寒,寒温随卦而且至。”即由排列到卦名都十分類似 ;
中:陽氣潛萌于黃宮,信無不在乎中。1
, 坎卦初六 , 子 , ( 陽始 ) ,此首名也 , 天之陽 , 一水下下 , 象 中孚 卦
, 冬至一陽生 , 斗指律中黃鐘 , 日起牛宿一度 , 陽生於子 , 從子至巳 , 陽生陰退 , 律生呂從下而生 , 呂生律從上而生 , 陰在陽陽中順行故也 . 此卦形似乾卦 , 但此贊與乾無關 , 陽氣始生於子 , 為坎卦初六中孚類 . 參同契 曰 ; “ 陽氣始通 , 出入無疾 , 立表徵剛 , 黃鐘建子 , 兆乃滋彰 ,播施柔暖 , 黎丞得常 . ”
周:陽氣周神而反乎始,物繼其彙。2
(復乎德 ) , 天玄陰 , 二火下中 , 象
復卦 , 陽氣周神而反乎始 , 物繼其彙 .
礥(賢):陽氣微動,動而礥礥,物生而難。3
( 大戚 ) , 天玄陽 , 三木下上 , 象屯卦 , 陽氣微動而礥礥 .
閑:陽氣閑于陰,礥然物咸見閑。4
(孤而 ) , 天玄陰 , 四金中下 , 象
屯卦 , 陽氣閑於陰 , 礥然物咸見閑 .
少:陽氣澹然施于淵物謙然能自韯。5
( 微 也 ) , 天玄陽 , 五土中中 , 象
謙卦 , 陽氣澹然施於淵 , 物謙然能韱 .
戾:陽氣孚微,物各乖離,而觸其類。6
( 內反 ) , 天之陰 , 六水中上 , 象
暌卦 , 陽氣孚微 , 物各乖,離 , 而觸,其類 .
上:陽氣育物于下,咸射地而登乎上。7
( 觸素 ) , 天玄陽 , 七火上下 , 象升卦 , 陽氣育物於下 , 咸射地而登乎上 .
幹:如人鑽乎堅,鉿然有穿. 8
( 狂 也 ) , 天玄陰 , 八木上中 , 象
升卦 , 陽氣扶物而鑽乎堅 , 鉿然有穿 .
狩(爻守):陽氣強內而弱外,物咸扶而進乎大. 9
( 則來而 ) , 天玄陽 , 九金上上 , 象
否卦 , 陽氣強內而弱外 , 物咸乎狩而進乎天 .
羨:陽氣贊幽,推包羨爽,未得正行。10
( 私曲 ) , 坎六四 , 丑 , 天玄陰 , 一水下下 , 象 臨卦 , 陽氣贊幽 , 推己包 , 羡爽未得正行 . 參同契 曰 ; “ 臨爐施條 , 開路光明 , 光耀漸進 , 丑之大呂 , 結正低昴 .”
差:陽氣蠢辟于東,帝由羣雍,物差其容。11
( 過也而 ) , 天玄陽 , 二火下中 ,象 小過卦 , 陽氣蠢闢於東 , 帝由群雍 , 物差其容 .
童:陽氣始窺,物僮然咸未有知。12
( 寡有而 ) , 天玄陰 , 三木下上 , 象 蒙卦 ,陽氣始窺 , 物僮然咸未有知也 .
增:陽氣蕃息,物則增益,日宣而殖。13
( 始昌如 ) , 天玄陽 , 四金中下 , 象益卦 , 陽氣藩息 , 物則益增 , 日宣而殖 .
銳:陽氣岑以銳,物之生也咸專一而不二。14 ( 執一而 ) , 天玄陽 , 五土中中 , 象 漸卦 , 陽氣岑以銳 , 物之生也 , 咸專一而不二 .
達:陽氣枝枝條出,物莫不達。15
( 日益其類 ) , 坎九五 , 寅 , 天玄陽 , 六水中上 , 象 泰卦 , 陽氣枚枚條出 , 物莫不達 . 參同契
曰 ; “ 仰以成泰 , 剛柔並重 ,陰陽交接 , 小往大來 , 褔湊於寅 , 運而趨時 .”
交:陽交於陰,陰交于陽物登明堂,矞矞皇皇16
( 相從也 ) , 天玄陰 , 七火上下 , 象
泰卦 , 陽交於陰交於陽 , 物登明堂 , 矞矞皇皇 .”
耎:陽氣能剛能柔,能作能休,見難而縮。17
同軟字 , 天玄陰 , 四木上中 , 象需卦 , 陽氣能剛能柔 , 能作能休見難而縮 . ( 有畏也 )
徯:陽氣有徯,可以進而進,物咸得其願。18
( 也 出 ) , ( 有畏 ) , 軟也 , 天玄陰 , 四木上中 , 象 需卦 , 陽氣剛能柔 , 能作能休 , 見難而縮 . 天玄陰 , 九金上上 , 象 需卦 , 陽氣有傒 , 可以進而進 , 物咸得其願 .
從:陽躍于淵、于澤、于田、于嶽,物企其足。19
( 散也而 ) , 天玄陽 , 一水下下 , 象 隨卦 , 陽躍於淵 , 於澤 , 於田 , 於嶽 , 物企其足 .
進:陽引而進,物出溱溱,開明而前。20
( 多 謀 ) , 天玄陰 , 二火下中 , 象 晉卦 , 陽引而進 , 物出湊湊 , 開明而前 .
釋:陽氣和震,圜煦釋物,咸稅其枯,而解其甲。21
( 推也 ) , 震卦初九 , 天玄陽 , 三木下上 , 象
解卦 , 陽氣和震 , 圜煦釋物 , 咸稅其枯而解其甲 .
格:陽乞內壯,能格乎羣陰,攘而卻之。22
( 好也是而 ) , 卯 , 天玄陰 , 四金中下 , 象
大壯卦 , 陽氣內,壯 , 能格乎群陰而郗之 . 參同契
曰 ; “ 漸歷大壯 , 俠列卯門 , 榆莢墮落 , 還歸本根 , 刑德相負 , 晝夜始分 .”
夷:
陽氣傷,鬄陰無救瘣,物則平易。23
( 平而 ) , 天玄陽 , 五土中中 , 象
大壯卦 , 陽氣傷剔 , 陰無救瘣 , 物則平易 .
樂:陽氣出奧,舒疊得以和淖,物咸喜樂。24
( 上楊 ) , 天玄陰 , 六水中上 , 象
豫卦 , 陽始出奧舒 , 疊得以和淖 , 物咸喜樂 .
爭:陰氣泛施,不偏不頗,物輿爭訟,各遵其儀。25 ( 士齊也 ) , 天玄陽 , 七火上下 , 象
訟卦 , 陽氣汎施 , 不偏不頗 , 物與爭訟 , 各遵其儀 .
務:陰氣勉務,物咸若其心而摠其事。26
( 則喜而 ) , 天玄陽 , 八木中上 , 象
蠱卦 , 陽氣勉務 , 物咸若其心而摠其事 .
事: 陽氣大勖昭職,物則信信各致其力。27
( 尚作 ) , 天玄陽 , 九金上上 , 象 蠱卦 , 陽氣大冒昭職 , 物則信信 , 各玫其力 .
更:陽氣既飛,變勢易形,物改其靈。28
( 變而共笑 ) , 地玄陰 , 一木下下 , 象
革卦 , 陽氣既飛 , 變勢易形 , 物改其靈 .
斷:陽氣強內而剛外,動能有決斷。29
( 多事 ) , 地玄陽 , 二火下中 , 象
夬卦 , 陽氣強內而剛外 , 動而能有決斷 .
毅:陽氣方良,毅然敢行,物信其志。30
( 敢而 ) , 震九四 , 辰 , 地玄陰 , 三木下上 , 象
夬卦 , 陽氣方良 , 毅然敢行 , 物信其志 . 參同契
曰 ; “ 缺陰以退 , 陽升而前 , 洗濯羽翮 , 振索宿塵 .”
裝:陽氣雖大用事,微陰據下,裝而欲去。31
( 徙鄉 ) , 地玄陽 , 四金中下 , 象
旅卦 , 陽氣雖,大用事 , 微陰據下 , 裝而欲去 .
衆:陽氣信高懷齊,萬物宜明,嫭大衆多。32
( 溫柔 ) , 地玄陰 , 五土中中 , 象
師卦 , 陽氣信高 , 懷齊萬物 , 宣明嫭大眾多 .
密:陽乞親天,萬物丸蘭,咸密無間。33
( 不可閒 ) , 地玄陽 , 六水中上 , 象
比卦 , 陽氣親天 , 萬物丸蘭 , 咸密無間 .
親:陽方仁愛,全真敦篤,物咸親睦。34
( 親乎善 ) , 地玄陰 , 七火上下 , 象
比卦 , 陽方仁愛 , 全真敦篤 , 物咸親睦 .
斂:陽氣大滿於外,微陰小斂於內。35
( 也 得 ) , 地玄陽 , 八木上中 , 象 小畜卦 , 陽氣大滿於外 , 微陰小歛於內 .
強:陽氣純剛幹幹,萬物莫不強梁。36
( 善不倦 ) , 地玄陰 , 九金上上 , 象 乾卦 , ( 此卦在震六五與上六之間 , 太玄第36卦 ) , 陽氣統剛 , 乾乾萬物 , 莫不強梁 .
睟:陽氣袀睟清明,物咸重光,保厥昭陽。37
( 君道也 ) , 巳 , 地玄陽 , 一水下下 , 象 乾卦 , 陽氣袀睟清明 , 物咸重光 , 保厥昭陽 . 參同契 曰 ; “ 乾健明威 , 廣被四鄰 , 陽終於巳 , 中而相午 .”
盛:陽氣隆盛充塞,物窴然盡滿厥意。38
( 壯 也 ) , 地玄陰 , 二火下中 , 象
大有卦 , 陽隆盛充塞 , 物寘然盡滿厥意 .
居:陽方踞膚赫赫,爲物城郭,萬物咸度。39
( 得乎位 ) , 地玄陽 , 三木下上 , 象 家人卦 , 陽氣躆膚赫赫 , 為物城廓 , 物咸得度 .
法:陽氣高懸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則。40
( 易與天下同 ) , 地玄陰 , 四金中下 , 象
井卦 , 陽氣高懸厥法 , 物仰其墨 , 莫不披則 .
應:陽氣極於上,陰信萌乎下上下相應。41
( 則陰生 ) , 離卦初九 , 地玄陽 , 五土中中 , 象
離卦 , 陽氣極於上 , 陰信萌乎下 , 上下相應 .
迎:陰氣誠形乎下,物咸遡而迎之。42
( 逆乎刑 ) , 地玄陰月 , 六水中上 , 象
咸卦 , 陰氣成形乎下 , 物咸朔而迎之 .
遇:陰氣始來,陽氣始往,往來相逢。43
( 小 願 ) , 午 , 地玄陽 , 七火上下 , 象 姤卦 , 陰氣始來 , 陽氣始往 , 往來相逢 ( 先天易之小往而大來有據 ) . 參同契 曰 ; “ 姤始紀緒 , 履霜最先 , 井底寒泉 , 午主蕤賓 , 賓服於陰 , 陰為主人 .”
竈:陰雖沃而灑之,陽猶熱而龢之。44
( 鄰 ) , 地玄陰 , 八木上中 , 象
鼎卦 , 陰雖沃而灑之 , 陽猶執而龢之 .
大:陰虛在內,陽蓬其外,物與盤蓋。45
( 肥也 ) , 地玄陽 , 九金上上 , 象豐卦 , 陰虛其內 , 陽逢其外 , 物與盤蓋 .
廓:陰氣瘱而怠之,陽猶恢而廓之。46
( 外 違 ) , 地玄陰 , 一水下下 , 象
豐卦 , 陰氣應而瘱之 , 陽猶而廓之 .
文:陰斂其質,陽散其文,文質班班,萬物粲然。47
( 多 故 ) 地玄陽 , 二火下中 , 象 渙卦 , 陰歛其質 , 陽散其文 , 文質班班 , 萬物粲然 .
禮:陰在下而陽在上,上下正體,物與有禮。48
( 方 也 ) , 地玄陰 , 三木下上 , 象
履卦 , 陰在下而陽在上 , 上下正體 , 物與有禮 .
逃:陰乞章強,陽氣潛退,萬物將亡。49
( 則 亡 ) , 離九三 , 地玄陽 , 四金中中 , 象 遯卦 ( 遁卦 ) , 陰氣章強 , 陽氣潛退 , 萬物將亡 .
唐:陰氣茲來,陽氣茲往,物且蕩蕩。50
( 公而無欲 ) , 未 , 地玄陰 , 五土中中 , 象 遯卦 , 陰氣茲來 , 陽氣茲往 , 物且盪盪 . 參同契 曰 ; “ 遯去世位 , 收歛其精 , 懷德俟時 , 棲遲昧明 .“
常:陰以知臣,陽以知辟,君臣之道,萬世不易。51
( 穀 ) , 地玄陽 , 六木中上 , 象
恆卦 , 陰以知臣 , 陽以知辟 , 君臣之道 , 萬世不易 .
度:陰氣日躁,陽氣日舍,躁躁舍舍各得其度。52
陰氣日躁 , 陽氣日舍 , 地玄陰 , 七火上下 , 象節卦 , ( 无乏 )
永:陰以武取,陽以文與,道可長久。53
( 極 長 ) , 地玄陽 , ( 無 乏 ) , 地玄陰 , 七火上下 , 象
節卦 , 陰氣日躁 , 陽氣日舍 , 躁躁舍舍 , 各得其度 . . 八木上中 , 象 恆卦 , 陰以武取 , 文以陽興 , 道可長久 .
昆:陰將離之,陽尚昆之,昆道尚同。54
( 大 同 ) , 地玄陰 , 九金上上 , 象 同人卦 , 陰將離之 , 陽尚昆之 , 昆道尚同 .
減:陰氣息,陽氣消,陰盛陽衰,萬物以微。55
( 日損其彙 ) , 人玄陽 , 一水下下 , 象 損卦 , 陰氣息 , 陽氣消 , 陰盛陽衰 , 萬物以微 .
唫:陰不之化,陽不之施,萬物各唫。唫遇禍,唫遇禍,56
( 不通也 ) , 申 , 離卦六五 , 人玄陰 , 二火下中 , 象 否卦 , 陰之不化 , 陽之不施 , 萬物各? . 參同契曰 ;
“ 否塞不通 , 萌者不生 , 陰伸陽屈 , 潛沒姓名 .”
守:陰守戶,陽守門,物莫相干57
( 不可攻 ) , 人玄陽 , 三木下上 , 象 否卦 , 巽卦 , 陰守戶 , 陽守門 , 物莫相干 .
翕:陰來逆變,陽往順化,物退降集。58
( 也 入 ) , 人玄陰 , 四金中下 , 象 巽卦 , 陰來逆變 , 陽往順化 , 物退降集 .
聚:陰氣收聚,陽不禁禦,粅相崇聚。59
( 集 也 ) , 人玄陽 , 五土中中 , 象
萃卦 , 陰氣收聚 , 陽不禁禦 .
積:陰將大閉,陽尚小開,山川藪澤,萬物攸歸60
( 多 財 ) , 人玄陰 , 六水中上 , 象
大畜卦 , 陰將大閉 , 陽尚小開 , 山川藪澤 , 萬物攸歸 .
飾:陰白陽黑,分行厥職,出入有飾。61
( 衰 也 ) , 兌卦初九 , 人玄陽 , 七火上下 , 象 賁卦 , 陰白陽黑 , 分行其職 , 出入有飾 .
疑:陰陽相磑,物咸雕離,若是若非62
( 惡也非 ) , 人玄陰 , 八木上中 , 象
震卦 , 陰陽相磑 , 物咸彫離 , 若是若非 .
視:陰成魄,陽成妣,物之形貌鹹可視。63
( 傾 也 ) , 酉 , 人玄陽 , 九金上下 , 象 觀卦 , 陰成魄 , 陽成妣 , 物之形貌咸可視 . 參同契 曰 ; “ 觀其權量 , 察重秋情 , 任畜微稚 , 老枯復榮 , 薺麥芽柏 , 因置以生 .”
沈:陰懷於陽,陽懷於陰,志在玄宮。64
( 下 藏 ) , 人玄陰 , 一水下下 , 象 兌卦 , 陰懷施陽 , 陽懷施陰 , 志在玄宮 .
內:陰去其內而在乎外,陽去其外而在乎內,萬物之既。65
( 女懷也 ) , 人玄陽 , 二火下中 , 象
歸妹卦 , 陰去其內而在于外 , 陽去其外而在乎內 , 萬物之既 .
去: 陽去其陰,陰去其陽,物咸倜倡。66
( 則 悲 ) , 人玄陰 , 三木下上 , 象 無妄卦 , 陽去其陰 , 陰去其陽 , 落磊相去 , 物咸倜倡 .
晦:陰登於陽,陽降於陰,物咸喪明。67
( 尚 休 ) , 人玄陽 , 四金中下 , 象 明夷卦 , 陰登施陽 , 陽降施陰1 , 物咸喪明 .
瞢:陰征南,陽征北,物失明貞,莫不瞢瞢。68
( 久而益憂 ) , 人玄陰 , 五土中中 , 象
明夷卦 , 陰征南陽征北 , 物失其明 , 莫不萺萺 .
窮:陰氣塞宇,陽亡其所,萬物窮遽窮。69
( 無 喜 ) , 人玄陽 , 六水中上 , 象
困卦 , 陰氣塞宇 , 陽亡其所 , 萬物窮遽 .
割:陰氣割物,陽形縣殺,七日幾絕。70
( 憊 也 ) , 戌 , 兌卦九四 , 人玄陰 , 七火上下 , 象 剝卦 , 陰氣割物 , 陽形縣殺 , 七日幾絕 . 參同契 曰 ; “剝爛肢體 , 滅消其形 , 化氣既竭 , 亡失至神 .”
止:陰大止物於上,陽亦止物於下,下上俱止。71
( 不 行 ) , 人玄陽 , 八木上中 , 象
艮卦 , 陰大止物于上 , 陽亦止物于下 , 下上俱止 .
堅:陰形胼冒,陽喪其緒,物競堅強。72
( 塞 剛 ) , 人玄陰 , 九金上下 , 象 艮卦 , 陰形胼冒 , 陽喪其緒 , 物競堅強 .
成:陰氣方清,陽藏於靈,物濟成形 73
( 不可更 ) , 人玄陽 , 一水下下 , 象 既濟卦 , 陰氣方消 , 陽氣于靈 , 物濟其形 .
闕:陰陽交跌,相闔成一,其禍泣萬物。74
( 門致乎恩 ) , 人玄陰 , 二火下中 , 象
噬嗑卦 , 陰陽交跌 , 相合成一 , 其禍注萬物 .
失:陰大作賊,陽不能得,物陷不測。75
( 亡 福 ) , 人玄陽 , 三木下上 , 象
大過卦 , 陰大作賊 , 陽不能得 , 物陷不測 .
劇:陰窮大泣於陽,無介(亻夃口),離之劇。76
( 惡不息 ) , 人玄陰 , 四金中下 , 象 大過卦 , 陰窮大泣 , 陽無介儔 , 離之劇 , .
馴:陰氣大順,渾沌無端,莫見其根。77
( 臣保也 ) , 亥 , 兌卦上六 , 人玄陽, , 五土中中 , 象
坤卦 , 陰氣大順 , 渾沌無端 , 美見其根 . 參同契
曰 ; “ 道窮則返 , 歸乎坤元 , 恆順地理 , 承天布宣 .”
將:陰氣濟物乎上,陽信將複始乎下。78
( 老 也 ) , 人玄陰 , 六水中上 , 象 未濟卦 , 陰氣齊物乎上 , 陽氣將復始之乎下 .
難:陰氣方難,水凝地阱,陽弱於淵。79
( 遇乎詘 ) , 人玄陽 , 七火上下 , 象 蹇卦 , 陰氣方難 , 水凝地下 , 陽弱于淵 .
勤:太陰凍冱戁創於外,微陽邸冥膐力於內。80
( 苦而無功 ) , 人玄陰 , 八木上中 , 象 坎卦 , 陰凍沍戁創于外 , 微陽邸其膂力于內 ,
養:陰弸於野,陽蓲萬物,赤之於下。81
( 受群餘, , 君子養吉 , 小人養凶 )
, 人玄陽 , 九金上上 , 象頤卦 , 陰弸于野 , 蓲萬赤之乎下 . 沐明曰 ; “ 乾坤者 , 易之門戶 , 太玄仿易其卦名亦近其義 , 而排列圓圖則仿孟京六日七分卦氣圖 , 一併圖便可知其概也 . .”
( 閏卦 ) ;
踦贊 ; 水踦不足也。期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玄七百二十九贊,當三百六十四日半。其不足者半日為踦贊。屬水象閏以準朔虛 . , 凍登赤天晏入淵泉 , 物必由靜而後動也 .
范望曰:凍至寒也,而天至高也。晏至熱也而泉至深也。凍在天上故為首也。光謂赤陽之盛也,玄陰之極也。凡物極則反,自始以來,陰陽之相生,晝夜之相承,善惡之相傾,治亂之相仍,得失之相乘,吉凶之相反,皆天人自然之理也。
( 比焦氏易林更接近簽卜的類型 ; )
西漢 東方朔 靈棋經 125 卦簽修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