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是你导演《音乐之声》……
?
七十年代冷战最危险的时候。
欧洲不知道是不是明天就有一颗苏联的原子弹在城市上空爆炸,于是采取了各种灾难措施。
英国广播公司(BBC)制定的一个应急措施是:万一有核爆,电视台将会全天播放电影《音乐之声》。因为它是唯一一部能让幸存的人们有活下去信念的影片。
由此可见这部小小的歌舞片的魅力和力量。
今天,我用一个独特的角度和大家一起看这部电影。
假如你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你怎样把一个普通的故事改编成一部经典电影?
女主角
你做的第一件事:把女主角改得面目全非!
影片是从玛莉亚.冯. 特拉普(Maria von Trapp)写的自传《特拉普家庭演唱团(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编的。
自传里,主人公玛莉亚十岁时父母双亡。她只能和凶暴的叔叔在一起生活。最后离家进入修道院。所以她童年的不安全感让她成年后变得脾气暴躁,控制欲强烈。
你先把她的性格改头换面:让她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天真烂漫,向往自由,酷爱音乐,性格温柔的女子,像一缕从阿尔卑斯山脉吹来的春风,生机勃勃,温暖和煦。
在自传中,玛莉亚结婚当天闷闷不乐,因为她爱孩子们,但并不爱上校。
你把她改成既有幽默情趣,又深情款款的俏女子。捕获了孩子们心,也和上校深深相爱。
最后,你让她轻易地瘦掉几十公斤,脸换成百老汇明星,甜美的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
男主角
你知道男主角应该是个暴君。
真实的特拉普爵士是奥地利战功卓绝的海军上校。他妻子早逝,留下七个未成年的孩子。但是,生活中的上校是个好好先生,敦厚温良,溺爱孩子。
于是,你把上校来个恶人变好人的转变,这样能让观众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玛莉亚天真,上校成熟;玛莉亚自由,上校死板;玛莉亚温柔,上校冷酷……
但是,他们必须要有共同的地方:喜爱音乐,热爱孩子,正义和勇气。这样才能让两人相互吸引,终成眷属。
最后,你说服了英国演员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饰演上校一角。普卢默以演莎士比亚剧著称,性格傲慢而暴躁。这就是你要的上校形象。
孩子们
上校有七个孩子,两男五女,老大是个儿子,老二是个女孩。
但你巧妙地把老大和老二的性别调换了一下。这一小小的变动让影片的情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影片中,大女儿丽莎16岁,情窦初开,和送电报的英俊小伙罗夫相爱。这样,可以在他们约会之夜穿插一段优美而甜蜜的歌舞。
你再把罗夫变成纳粹,暗地追踪特拉普一家,告发了他们计划逃离纳粹魔掌的行踪,最终引起发生在修道院里的惊险躲藏和追击的高潮。
如果没有这小小的改变,后面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就没有了。
唱假歌
影片最著名的一首歌曲是《雪绒花(Edelweiss)》。
当上校唱起这首著名的奥地利民歌,在场的所有奥地利观众群情激荡,情不自禁地和他一起歌唱。
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准备开拍这段戏。当地的助理导演突然和你说:拍不了,导演。现场的奥地利群众演员还没学会这首歌呢。
你惊诧地问道:这首歌不是奥地利古老民歌。人人会唱,就像你们的国歌一样?!
助理导演回答道:我们从来没听到过这首“著名”奥地利民歌。
原来这首歌是两个美国人,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1959年为舞台剧《音乐之声》创作的假奥地利民歌。
爬假山
在自传里,特拉普一家逃离奥地利的方式很平庸。
他们从家出来,走到车站,登上了下一班火车到意大利,然后从那里乘船去了美国。
你知道这样的高潮是不能让观众满足的。
于是你来个乾坤大挪移。先把他们的家乡城市萨尔斯堡搬家200公里,搬到了奥地利和瑞士的边境。然后让男女主角和七个孩子肩扛人拉,翻越了冰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最后安全到达瑞士。
有一点你可能不知道:就在那几天,希特勒正在阿尔卑斯山下度假。否则的话,你可能要在编出一段小歌手激战大魔王的桥段了。
定片名
现在你知道《音乐之声》要红了。
因为它包容了观众被打动的几个重要因素:美丽风光,英雄贵族,城堡灰姑娘,暴君变甜心,可爱孩子,美满家庭,还有几个气急败坏的纳粹坏人。
但是,影片的片名似乎有些不尽人意,叫《唱之心(The Singing Heart)》。你灵机一动,用了影片开始第一首歌的名字,叫它:《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听上去贴切而朗朗上口。
《音乐之声》得到10项奥斯卡提名,最终获得的5项大奖。全球有十几亿人看过这部影片。是历史上是最卖座的歌舞片,票房收入电影史上排第三名。
影片的一些细节
影片开始时,玛莉亚在山顶上优美地旋转着唱《音乐之声》。但其实在拍摄的那天,天下着雨,山顶非常寒冷,痩削的安德鲁斯一次一次地被拍摄的直升飞机吹倒,摔了无数嘴啃泥,苦不堪言。
上校的扮演者普卢默非常不喜欢这部影片。他称它为《粘液之声》。他常常在片场喝醉。在音乐节的那场戏中,可以看到他明显的醉态。
普卢默声称孩子们一唱歌,他就要吐。在唱《哆来咪》时,如果仔细观看,他左手边藏着一个供他呕吐的塑料桶。
在拍摄玛莉亚和上校在凉亭里第一次倾诉衷肠时,上方的照明灯突然发出吹泡泡的声音,安德鲁斯不停地笑场。最后导演把灯都关了。两人无声的优美剪影成为经典。
影片中,玛莉亚从来没有叫过上校的名字。总是以上校,先生,和亲爱的相称。
真正的玛莉亚其实出现在影片里。
当安德鲁斯扮演的玛莉亚离开修道院时,玛莉亚和她的女儿和孙女三人在背景里走过。
下一个镜头,玛莉亚边唱着《我有信心(I Have Confidence)》,边跑向上校的庄园时,她不小心摔了一跤。导演觉得很好,觉得她的举动和她的歌词形成了强烈的喜剧反差。
安德鲁斯和普卢默在电影拍摄之前都不会弹吉他,是为了拍这部影片而学的。
影片中拍摄演唱《雪绒花》那段戏时,每个人都激动而伤感。因为这是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拍完后大家就要分别了。
我是见到这么多高端优雅的跟帖,硬把自己更尖酸的讽刺咽了回去的。
但是通俗的情节卖座,大家爱看。
是不是经典不重要,得人喜爱就是成功。
当然不通俗的经典有他的好。让人醉生梦死的通俗,因为受欢迎,总是有人喜爱的。
当时的审美就是安德鲁斯的甜美天真,符合大众的审美需要。
现代的审美比较多元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279 发表评论于 2019-08-26 15:03:06
这篇写得很别具一格,呵呵,对我来说比电影好看。
小时候觉得这部电影太长,没法看完。近十年在欧洲,电视台倒是经常重播,我是因为太过真实的接触欧洲人,欧洲家庭,再看这部片子觉得十分做作,尤其服装审美方面。还曾和欧洲的朋友讽刺过片中上校--几十岁生了DOREMEFASOLASI 多索多。。。这么多孩子还愣装情窦初开。。。经你这么一说,有时间是应该沉住气把这片子从头到尾看一遍的。
小时候觉得这部电影太长,没法看完。近十年在欧洲,电视台倒是经常重播,我是因为太过真实的接触欧洲人,欧洲家庭,再看这部片子觉得十分做作,尤其服装审美方面。还曾和欧洲的朋友讽刺过片中上校--几十岁生了DOREMEFASOLASI 多索多。。。这么多孩子还愣装情窦初开。。。经你这么一说,有时间是应该沉住气把这片子从头到尾看一遍的。
谢谢介绍!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百看不厌。
=== 我也是,年年圣诞时看,从未错过,喜欢,非常喜欢!
“玛莉亚和她的女儿和孙女三人在背景里走过” === 感谢导演有意安排真的玛莉亚和她的女儿和孙女三人与观众见面。
谢谢分享,写的好!
Charmian Carr 曾写了一本书,美丽的她已经仙去了。
有一点,Plummer 是加拿大人,不是英国人,他的祖上做过加拿大总理。
赞!
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