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去年今日,老友计秋枫驭鹤西行,令我心伤无比。于是慢慢地写了篇文字,今天贴出来,以为纪念。
-------------------
小计仙去,我心凄然。燃一片烛火,敲几段文字,权作祭奠。
背景上这段南京音乐人李志写的音乐,虽有曲无词,但旋律朴实,层次丰富,感情诚挚,格调温暖,一如小计的人生。乐曲的名字,《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更是浸透了伤感之情。借了她来纪念在南京生活了四十年的小计,实在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小计年龄小我三个月,却是高我两班的同系学长。做学生时与他交往不多,但等到各自把七年书读完,都留校做了毁人不倦的教员后,我们却成了同甘共苦的好兄弟。
我们之所以厮混成了好兄弟,盖因小计之大方与仗义。八十年代高校住房极紧张,青年教师三人挤住一间宿舍是标配。我更因了舍友的家属从外地迁来,而不得不让出自己的床位,四处去游击。小计运气好,两位舍友皆已成家住在校外,他因而能独据一室。坐拥这等豪奢,小计并未将那屋子改建为自己独乐乐的温柔小筑,而是把它充作了我等流浪者的活动中心。于是几乎每天的午、晚餐时分,大家都端着食堂里舀来的吃食,不约而同地聚到小计的宿舍里来,先风卷残云地舔清了各自的碗底,然后在高谈阔论中开始棋牌一类的益智运动。小计什么棋都会下,什么牌都爱打,水平虽不是最高,但玩品特别好。因此大家在他这儿进进出出,不管输赢,都很高兴。玩酣耳热之际,屋里经常是笑语喧哗,(香)烟雾升腾,十分热闹。小计住在校外的舍友,后来成为了著名历史学者的高华,名义上也是这屋子的主人之一。他有时会在午间晃过来,本意大约是想下午给学生上课前稍息片刻的,但往往就不幸地被我们的热闹所淹没,大家一齐天南海北起来。高华专攻现代革命史,肚子里装了许多与教科书里所写不太一样的革命领袖事迹;小计的主业虽是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但他兴趣宽泛,博闻强记,脑子里存下的国军共军各路部队将领的来龙去脉,竟也不遑多让。因此听他们在一起讲故事,是种开心的享受。
然而享受了没多久,大家的日子,便因了六四带来的世事变幻,而多少有些郁闷。那样的气氛中,小计的小屋,便成了我们的一方净土。每天不得不学习洗脑之余,大家便聚在一起,打打麻将,斗斗嘴皮,安慰安慰受牵连的兄弟,排遣排遣无奈的心情。。。由此开始,直到出国留学将我们拆散前的两三年间,我们朝夕相处,了解益深,攒下了此后相伴一生的友情。
小计四岁上就跟着当小学教员的妈妈开始读一年级。以后一路顺利,16岁不到上了大学,23岁出头便在名师门下读罢硕士,做了大学老师,是标准的早慧少年。因为不小心在起跑线上早走了一步,小计的茁壮成长,一直是在跟年长强壮的同学的切磋琢磨中完成的。这种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为他塑就了色彩丰富的鲜明个性。小计一方面骨子里十分努力好强,总是要,并且能,把自己的学业事业做得很出色;另一方面又很善于自省自嘲,不吝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或过失,有着吾辈中不多见的幽默感。这两方面的结合与平衡,使个坐拥开挂人生的小计,绝无丝毫恃才傲物的逼人之气。恰恰相反,与小计相处,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他的谦和亲切,是他的率真乐观,是他的善良真诚,是他的细致周到。
九十年代初我负笈出洋。临行前的匆忙中,不得不把自己十来个纸箱子的家什书籍暂存在小计处。因此小计那小屋,也就成了我后半段人生的起锚之地,于我而言,自然意义不凡。此后的岁月中,我们在大洋两岸各自的生活轨道上前行。虽然联系不多,但是经常会念及小计,眼前不时浮现出他那标志性的略带顽皮的微笑,心里总是会想,不知小计这会儿在忙啥?
星移斗转十来年后,生活的轨迹,却因了当初握别时做梦也想不到的原因而再度相交:我们都在千禧年喜得千金,因此每次回国探亲,我们同龄的女儿,就成了铁定的亲密玩伴。行程再紧张,两家也得见个面聚个餐;而倘若时间稍微宽裕些,则一定会让两个独生闺女在一起开心地玩上个一天半日。如此,小计就成了这些年来我与国内的故知中交往最多的一位。记忆中有许多次,都是两个孩子在屋里尽情玩耍,而我们则守在外面对坐品茗,叙前尘旧事,聊今世新题,一如往昔地畅乐在小计的急智与笑话里。
这样的岁月静好之乐,本来是应该一直持续下去,很久很久的。然而当我们于2017年的暑假返乡,两家已长大了的孩子可以作伴自己去畅游金陵古城时,小计却病了。不过正在治疗中的他,坚强而平静。我们依旧相聚,甚至罕见地凑齐了二十多年前一起围城,如今散居在三个大陆上的老友,跟小计玩了大半日的掼蛋。大家一如既往地谈笑风生,小计的牌风也一如既往地生动:需放手一搏时仍旧会掷牌有声地来一句: 何(所牵)挂!出了陋张输了牌时,也依然象从前那样嘻嘻笑着,哔哩哔哩地自我检讨一番。只是不过两局,天真的他往往又会再上对手的当,重犯同样的错误,一如二十多年前那样。。。
2018年初,我回南京过春节,抽空跟老毛一起去小计在仙林的新家看他,到达他们的小区后却迷失在了一幢幢整齐划一的建筑群里,不得不电召小计下楼来接。沿着小径往回走时,他那略含着双肩,微微前倾着一步一颠,有点儿象个小男孩儿好奇地检索着地面的惯有步姿,不知怎的让我想起了他从前左手叉腰右手挥拍,步履轻捷地在乒乓台上让我等铩羽的洒脱模样。那日分手时,小计伉俪驾车送我们到地铁站。细雨中我们在车旁作别,走开几步后我回头,透过雨湿的镜片,看到仍在原地笑着向我们挥手的小计,忽然意识到我们相识后这漫漫流过的三十余年,居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什么痕迹。那瘦削的面孔,清矍的身形,乌黑的头发,顽皮的笑容,一如从前,恍若青春的定格。。。
回望小计的人生,如果必须用一个词来形容,”潇洒“,会是我毫不犹豫的选择。说小计潇洒,既是因为他对人真诚,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因而一路走来,家庭幸福,事业有成,朋友遍地;也是因为他骨子里的率真幽默,使他对生命的历程有理性而深刻的洞察,所以在遭遇病魔的袭击后,不仅不抱怨命运多舛,而且能以达观的态度从容应对,以大爱之心回报人世。小计的真潇洒,生动地写在了他辞世两周前在手机上一字一句艰难地敲出来,却满缀着“计氏幽默”的遗言里,也深深地体现在了他捐献自己身体器官的安排中。(遗言截屏见附图)
潇洒的小计嘱咐我们要大笑三声为他送行,我听了却不禁泪流满面。透过泪眼,我看见的还是三十年前的那个小计;满心盈盈地,则全是他留给我们的温暖记忆。人生如白驹过隙,想着有小计在山青水秀的那边等着我们一起过去重开惯蛋的牌局,我的心,也就释然了。
小计,谢谢你用自己的生命送给我们的情谊,带给我们的美好,留给我们的希望。
小计,兄弟,我会想你的,经常。
* 小计的临别赠言,以其真诚潇洒之故,于世人触动颇深,因而在网络上曾漾起了不少涟漪。刚刚随便搜了一下,就看到有网络媒体把小计与金庸等并列为在2018年辞世的最为有趣的灵魂之一。确实,他的“大笑三声”,与金老爷子的“大闹一场”,很有异曲同工之妙。详情如右:https://xw.qq.com/cmsid/20181227A13TBR00?f=new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