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53)
2015 (70)
2016 (66)
我提到这坛子里谈养生进补的多,提倡自律健体的少。当然要健身,特别是西式意义上的健身,强调“劳其筋骨”。运动量和强度是不可必免要涉及的。西人脑筋死,不喑内功,故而跑步的,游泳骑车的远多于玩儿太极的。这里也涉及到了文化概念问题。
来这坛子里逛游的应该都过了不惑之年。按中国传统文化,年过50就应重养轻练了。很多人对锻炼颇有顾虑。我所指的是有一定运动量和适当强度的系统锻炼(训练)。还有就是推孩子锻炼的多,自己身体力行的少,原因也源于文化概念的不同。随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会自然减慢,运动锻炼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减。只是在方式方法上和锻炼的监控及恢复上更多化些心思罢了。你说:我都一把年纪了又没啥好基础咋办? 其实在哪个年龄段开始都不晚。找一个点切入,把握好前期技术环节,几年以后你也是老运动员了,可以教我了。
举三个年龄较长的朋友(美国人)为例,做为文化概念上的比较。
A。60岁,男,美军律师。从中学至今一直是优秀的运动员,没有要减慢的任何打算。二个哥哥年轻时和他一样生猛,中年时停了下来。现在都有慢性病,谈起弟弟来说是我们也知道坚持运动好,但我们做不到。
B。70岁,女,退休教授。自称中年时迷失过一段,一日两包烟,饮酒若喝水。后改邪归正,系统训练了20几年,数月前参加了一个大型马拉松,获她年龄组的第五名。一生经历了很多难关,这里不赘述。
C.86岁,男,退休教师。20年前去世的,在自家后院慢跑时倒下的。那时我刚来美国,很惊讶的是一些人对家属说些祝贺的话,诸如,那一定是上帝的安排,我要那样走多好呀。他是近代有氧运动的先驱倡导者之一。50多岁开始身体力行。现在看似稀疏平常的事,当年在美国也颇受质疑。
从您看似平淡的文字,得到很多安慰。
忽然想起了原来在美国乐团里的首席大提琴,95岁,是当年参加世界olympic的第一位女子运动员。最后一次见到她,她抬起依然清澈犀利的眼睛看着我,说," every season has its promise'
这些豁达的灵魂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照亮与他们相遇的人们的心路。
抱歉啊,在您的博客草原上乱写了那么多。向您致谢,然后就此打回潜水。
喜欢教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