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和大姨寻根的故事
我本来要带大姨和老妈去大上海感受现代时髦的生活,可是当我告诉老妈我想去自己的出生地看看时,老妈说她也想去她的老家看看,而且还激动的哭了起来。她说当年退休的时候就想回去,可是我老爸不带她玩儿。老妈是苦孩子出身,从小没了亲娘,对老家的回忆都是苦难,可是她依然牵挂着那个小村庄,由于年代的久远,她根本说不清她老家的具体位置,只知道是东阿县的杨柳前屯。我在网上查了一番,也没查到具体位置,倒是妹夫帮忙查到了有个叫前屯的村。
因为计划着要寻根,就和老妈大姨聊了很多。姐妹俩相差三岁,都是济南生人。解放前一直在济南住,据说住在天桥一带,在我妈五岁的时候还自己走丢过,俩人都不记得是怎么丢的和被找回来的,只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大姨对寻根没有老妈强烈,我觉得是因为她小时候没有受过太多的苦。大姨天生丽质,性格温柔,小时候又上过学,一定是受宠的那一个。而老妈性格外向,泼辣能干,家里的苦活累活都是她的。她和姥爷一起干活,姥爷闲下来教她认字,她从来没上过学。她说自己很笨,到现在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
两个姐妹很小就没有了亲娘,对亲娘没有记忆。只听她们讲过姥爷的事情。感觉姥爷是一个手无束鸡之力的秀才,解放后靠卖毛笔为生。姥爷再娶之后,又生了三个弟妹,一家五个孩子根本养不活。这姐俩就被送到她们的姑姑也就是后来抚养我长大的姑姥姥那里。妈妈说她60年前离开那个村,结婚以后又回过老家,那时她还不到二十岁。她们俩还能记住一个和她们年龄相仿的本家侄子的名字。
我妈特别勤劳,即使到现在70多了,仍然在早市上做小买卖。没有文化,30多岁找了个售货员的工作,口算心算都是一流的。到现在拿着退休金,早市上还能赚几个小钱,感到十分满足!而我大姨则是典型的养儿防老型的。
此次寻根之旅,多亏了我济南的小姑子丽。
我们一行四人,大姨,老妈,姨表妹和我从天津滨海坐高铁到济南不到两个小时。到了济南由小姑子丽接待我们。她给我们在泰山酒店定下旅馆,又在旅馆下的饭店里设宴招待我们,大妈的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到场,让我们一下子就被亲情所包围。
第二天丽带着我们去东阿县,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国内走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非常棒,只是在高速上行驶的大卡车令人生畏,看惯了美国规规整整的货车,再看到国内感觉随时都要散架的老旧的大卡车,心里直打鼓。丽一路鸣笛的超越这些货车。
我们用导航找到了前屯,街头坐着几个老人家,年龄都在70多岁的样子。一打听,这个村的人都姓黄,这里是黄家前屯。杨柳前屯在我们来的路上。老妈说:“这回你们相信我了吧?确实有杨柳前屯。”
我们把导航定在杨柳的银行,路上尘土飞扬,有些村名,老妈和大姨说有些耳熟。在马路边上坐着几个壮汉,他们说开到路尽头就是前屯。
我们满怀喜悦之心开到村头,敲开了村头第一家的门,出来一中年妇女,问她潘姓的村民住在哪里?她告诉我们不远处的几户人家都是潘姓的。丽在村边找地方停车,我冒昧的闯入第一家潘姓人家,出来一60多岁的妇人,问我们找谁,我告诉她我们是从外地来寻亲的,我又问老妈要找谁,她说出本家侄子的名字。那妇人说:“他是我本家大哥,你们等我,我去找他。”不一会儿,就来了一大帮人,他们竟然和我大姨及老妈认识!一个人竟然叫我大姨和我妈的小名。我妈见到了本家的侄子侄媳妇,他们都已经是80岁了,身体很好!叫她们小名的侄孙子也66岁了。当年他也就是个小屁孩儿,可是对老潘家的两个姑奶奶印象深刻。
老妈和大姨都很激动,在电视剧上看到的情景都在这里再现。那个80岁的大侄子,赶紧把两个姑姑往他儿子家里领,农村变化很大,老宅子都没了。老妈和大姨住过的地方在文革时就没影了。农村的居住水平也很高,宽敞的大屋,都有空调,厕所也很干净。侄子在餐馆定了餐,送餐上门,大八仙桌子摆的满满的。我们在第一家见到的妇人也是本家侄媳妇,她正在做山东大包子。我们一至要求吃她做的大包子。
后来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有两个话题特别有意思。
一是当那个侄媳妇看到我们一哨人马时,第一个反应是传销的来了。她通报给大家的信息就是传销的来了,而且点名找他们的大哥。一帮人做好了报警的准备。
二是老妈问她那80岁的本家侄子,他妹妹去哪里了,被告知现在在新疆,老妈还有点失落。说这次来是要找她算账的。因为小时候,她总欺负老妈。比如她们一起拾柴火,她总想法子骗老妈两人合作才是上策,每次都把她的筐拾满了,然后敷衍一下老妈,她就先回家了。当老妈讲这个段子的时候大家都笑趴了,我问老妈为啥每次都受骗,老妈说那时候自己很傻。
我问老妈为啥寻根,她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是这次找到老家异常开心,还嫌我把饭钱留少了。我觉得她是对目前生活状态很满意,虽不说是衣锦还乡,但也是有丑小鸭变天鹅的感觉。那时候苦成那样,没吃没喝,没有人疼爱,又觉得自己很傻,到如今儿女孝顺,自己又有生活保障。
老妈寻根就是忆苦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