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
2023 (79)
在北京长大却没去过恭王府,这让人难以置信。但事实上我有很多地方都没去过,包括不少著名的景点。更过分的是,恭王府就在我出生的地方不远处,也是我家从下放地点回北京后直至出国前的居住地点附近,绝对的走路距离。而我却浑然不知,也没有朋友邀我一起去。什刹海离恭王府就更近了,而我无数次在什刹海游泳,逛来逛去。后海,银锭桥,眼袋斜街,甚至宋庆龄故居都去过了,还是把恭王府直接忽略了。不是不知道,就是没有进入视线之内。这个5A级大景点被身边人如此轻视,有点不可思议。
这次被同样没去过的弟弟提起来,终于决定去看看。十一长假还没到,夏天的旅游高峰已过,估摸着人不会太多吧?现在北京的景点对老年人绝对优惠,60岁以上门票半价,65岁以上全免。据说很多公园60岁以上就直接免费了,比如颐和园。所以这次我会花时间像以前那样把几个著名景点再走一遍,也验证一下免费或半价的奇迹。这些北京景点都是我小时候去过多次的,百看不厌,她们给我带来了更多的美好回忆。
恭王府最早是和珅的宅子,后来几经转手,做过庆王府,最后一届是恭王府。我只知道,和珅是大贪官,也都是从多年以前的影视剧里看来的。去之前做功课,了解了不少它的历史。公园里可以租讲解器,我们就不需要了。弟弟有个app可以同步介绍所有北京的著名景点,走到哪里就能跟到哪里,妥妥的跟踪器啊!我们坐公交来到护国寺,我小时候买菜,买副食百货的地方,以前几乎放学后天天过来。这里最吸引我的是一家副食店,里面有我喜欢的各种点心小吃。一直到现在我还经常会梦见这个小店,我在梦里寻找儿时的美味。
穿过护国寺街,现在的旅游一条街。人民剧场还在,里面是专门演京剧的。我对京剧没兴趣,所以只陪着老外来过一次。再往前走就是以前非常僻静的小巷子,里面不乏高干的四合院,红色院门,有的还带车库,现在不知何人住在这些地方。石板铺成的宽阔人行道都被私家车占领了,行人只好和汽车抢道,还要绕来绕去的。地方没变,多出来很多汽车摩托车,显得凌乱不堪。大部分以前的老房子还在,一看就是老北京街道的样子。
辅仁大学旧址:
护国寺街:
路过了辅仁大学的旧址,一看就是洋人设计的建筑,现在属于北京师范大学了。再往前走就是著名的柳荫街了,开始感受到皇家的气场,人也开始多了。拐个弯就到恭王府了,原本应该是一个闹中取静,并不特别窄小的地段。现在因为变成了著名景点,来往的游人如织,尤其是旅游团的队伍,再加上周边的各种小商业,显得拥挤不堪。
买票入园,开始了大队人马的一路前行。恭王府和任何一个王府,甚至故宫一样,沿着中轴线是一个个大殿,每跨一个台阶就进去一个大殿。两边则是东西两厢,每一个大殿就是一个四合院,里面肯定有传统的海棠树,或银杏树,或者老槐树。中轴线上的大殿都是绿色里混了些乳白色的琉璃瓦房顶,房沿儿角落还有很精致的动物和人物雕像,感觉就是个迷你故宫。皇家建筑有规定的,王府不能用黄色琉璃瓦。但其实我更喜欢这绿色琉璃瓦,绿色有点透明,在阳光下有玉镯的感觉。
恭王府内:
大戏楼:
随着人流沿主线看完了每个大殿,外加一个假山堆出来的曲径通幽和一个不小的水池,从旁边往回走。游人多加上导游的大声讲解,本该安静的王府异常喧闹。几乎每个可以坐下来的台阶和长廊座椅都坐满了吃喝的游客。除此之外现在还多出了一群直播主,对着手机或话筒旁若无人地大声表演。有讲历史故事的,有做政治频道的,有八卦的,总之就是空气中充满了他们高分贝的噪音。
等我们出来已经是人挤人了。王府的入口在小巷子里,没有很大的地方容纳过多的游人,于是显得有点拥挤。我们赶紧离开,算是完成了一次任务。本想好好参观,无奈伴随着嘈杂的人流走完了标准路线。
回程正值午饭高峰,我们就选了护国寺街上的一个据说非常正宗的老北京饭馆吃饭。弟弟排队买饭,我上楼占座位。说实话我并不是吃老北京饭长大的,对这里没有感情,但偶尔赶个时髦吧。好不容易吃上饭了,一份京八件,后来几乎都扔掉了。一份凉面和一份炒疙瘩,外加一碗面茶和两杯北京原味酸奶。吃饱有余,味道就那么回事了。
护国寺小吃:
如果你看到最后边是那个很长的库房,那你没有去花园。花园位于王府后面,二者之间有一条小路分隔。
我过几天就回京了,现在国内都不能登录Yahoo和Gmail邮箱了吗?我没有国内手机号,我的微信用的是国外手机号注册的,不知道我在国内能不能使用微信呢?太多年没有回国了,现在一头雾水!
如果是T Mobile手机, 回国仍然可以用, 跟在国外一样, 可能慢一点。如果怕速度太慢,可以加买一个国际数据包,有10天的也有一个月的。这样除了没有中国电话号码,别的都够用了。
Yahoo 和Gmail都上不了,必须翻墙。微信没问题。
我过几天就回京了,现在国内都不能登录Yahoo和Gmail邮箱了吗?我没有国内手机号,我的微信用的是国外手机号注册的,不知道我在国内能不能使用微信呢?太多年没有回国了,现在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