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恋爱,自然就有失恋。
其实在孩子恋爱过程中,父母可以查看自己跟孩子的情感沟通是否亲密。
即便对孩子身心健康很关注的我,儿子初中时曾经一个人默默忍受伤心六个月之久居然一点也不知道。虽然那不算什么约会,他跟女孩子也只是比普通朋友好一点的关系,但带给他的痛苦并不少。
我问他如何熬过那几个月,他说,上学的路上捡到一本《圣经》,他每天都把那本书放兜里,没事就读,因为他觉得上帝知道他的难过。那段日子,他热烈推荐我读《crazy love》,我读完之后立刻傻了,这孩子在信仰方面难道比我走得更远吗?
那时候我不在他旁边,但他说上帝一直都与他同在。
父母总有疏忽的时候。孩子如果有信仰,他会强大很多。
我强调的“天”养娃就是这个意思。
在教会里,他有很多朋友,也会安慰到他。
不过我还是告诉儿子,妈妈希望在他最难过的时候可以陪着他,不见得做什么,但至少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
到了高中儿子正式约会基本都会跟我报备,包括后来两个人分手。
这一次他没有隐藏自己的忧伤。
我和老公都有介入,当然是在得到他允许的前提下。
这一下就可以看出男人跟女人处理问题的不同了。
老公属于典型寻找结论型。首先问他问题在哪里,儿子说了几件事,比如因为数学题答案是哪个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到后来女孩儿很生气认为他不让着她。老公说:“象数学题这种事答案是固定的,一定一个错,一个对,所以当时争论没有必要。更何况对错不重要,你应该让步哄哄她,男子汉有些事不能太较真。以后类似的争吵,不管跟谁都尽量退让,不必在意一时输赢。”
儿子点头。不管女孩子还是女人,有时看起来好像强词夺理,其实心里在乎的是对方爱不爱自己,印证的方式看起来有些无厘头,但如果男人真的看清了本质,很多事大可一笑而过,不必较真。
当然,他分析别人是一回事,轮到自己跟我较真就是另一回事啦,当事者迷呀。
其他种种老公也一一跟他分析。
我发现一点,不管是孩子谈恋爱,还是大人过日子,很多事情背后的原理都是一致的。孩子面对的问题看起来好象是一道数学题,一次你没陪我我陪你了那么琐碎,后面的成因都差不多:“你爱我够不够?”“你尊重我够不够?”
所以,我从不敢忽略儿子问我的任何一个问题。
最后老公问他:“要不要追回来?”
儿子说:“要。”
于是老公又给出了一两个招,儿子象被打了强心针,眼睛一下亮了起来。
如果说老公是团长,那么我就属于指导员了。
一个告诉他前途是光明的,一个告诉他曲折的道路中有人陪伴。
每天接儿子回家,总要问一问孩子各方面情况。这时候,父母一定要赢得孩子信任,不责备孩子,不论断任何一个人,只就事论事,帮他分析情况,帮他疏导情绪,至于如何解决,有时孩子自己就可以找到方法。
其实具体怎么个过程不重要。
他的每一个问题,如果父母很重视,把他当成人来看,认真给与解答,那么其实就在帮助孩子成熟长大。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有些地方,真的纯粹就是对方做事不好,让自己孩子很难过,当父母的看着孩子受伤,要说心里不生气那是假的。那时候,我跟儿子说:“妈妈听了也很生气,但你要学会原谅她。你知道,妈妈也做过不少错事,比这个女孩的多多了,也大多了,但你还是很爱妈妈,也原谅妈妈伤害你的地方。我们没法都做完美的,如果人人都完美,事事都有理,耶稣就不用替人死了,我们人真的很可怜的,所以,原谅她,好吗?我相信,有很多地方,她也需要原谅你。”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孩子的观察一点都不浅。
比如他发现有的女孩儿一旦发现有男孩儿喜欢她,如果她自己不喜欢人家,立刻冷颜以对;而有的女孩儿,就喜欢玩暧昧,让所有喜欢她的人都误认为别人都喜欢她。
我说:“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都那么小,才十五六岁,碰到别人喜欢她做不周全很正常。有人特别渴望爱和关注,所以希望所有喜欢她的人都围着她。有人不懂得如何周全地拒绝,只好冷颜以对,毕竟社会阅历浅啊。”
有时说着说着,我告诉他:“儿子,欢迎来到成人世界。这些问题,父母一生都在面对,恋爱很短,但相处是一辈子的事,不管大人孩子,都在面对自己的难题。”
跳过对人的种种论断,而只分析现象,让孩子很放松,因为他不担心被责备,也相信父母可以让他看到现象背后的真实。
谁说父母易为?
那段日子,我读书充电,希望可以利用自己年长的优势给儿子多一点的人生经验分享。
母子是连心的,孩子痛苦,母亲跟着孩子一样在心疼。
母亲那种心疼,其实不用说,孩子都感觉得到。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是在他/她失败或者跌倒的时候,雪中给他送的应该是碳,而不是大棒加上种种责备,更不是说你看看你谈恋爱多影响学习啊之类的话。我们不希望影响孩子学习,当然也是因为爱孩子。既然处处为孩子好,何必非得拿学业做文章,而不去关注孩子本身的成长呢?
如果孩子在这个时候,尤其是男孩子,把自己封闭起来是完全正常的。男孩子的倾诉欲望没有那么强,他有的是问题,希望找到的是答案,甚至有时候他连问题都没有,只是希望父母不说话安静地陪陪他。一顿他爱吃的饭,一个小小的笑话给孩子发过去让他笑上一笑,暂时忘掉烦恼,移情一下都是好办法。
运动,音乐,朋友,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可以让孩子从情绪低谷里走出来。
没有一模一样的模式,自家的孩子自己了解,什么时候该给什么样的帮助,甚至根本不需要给予过度关注都可以。
要掌握的是大方向。
1:孩子最重要,学习成绩下降了可以追回来,关注他的心理健康的重要程度远远重于他的学业。其实让孩子学习好不就是希望孩子好吗。这里学习环境相对宽松,不是一锤定音高考模式,所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把山砍得七零八落,那可真的就鸡飞蛋打了。
2:不是非得分个是是非非,要不就是自己孩子不对,要不就是对方不对。我们不是法官,没法判案。我们教给孩子的,是一种观察事物和人的观点和角度,送给他渔具要好过给他一条鱼。
3:有的孩子需要倾诉,有的孩子需要自己独处,只要关心的那颗心在,没有固定模式。
4:父母的心理稳定度很重要。如果遇到事情,父母首先慌神,生气,伤心,那么给孩子带来的不安定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所以首先要自己先学会从容面对,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运筹帷幄,士气会受鼓舞。
5:放下包袱,父母不是万能。情感伤害是孩子必须学会面对的功课,没有挫折就没有成长,完全的无风无浪是不可能的。父母没法止住孩子周围的所有风暴,能做的是,教会孩子如何面对风暴,最主要的是,止住自己心灵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