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32)
2015 (137)
春天里的一簇毒把办喜事的这家十六人关在了一起,他们中有人特别想“羊”。
题记
春风吹来的三月,沪上某小区有家人正在办喜事,彩车排成了长龙已经接了新娘缓缓使出小区。突然,咔嚓一声“停”,一道横杠竖在了缓缓而行的车辆中,后面的彩车嘎然而止,小区被封掉了。新郎新娘反应敏捷,为了自己的幸福弃车拔腿而跑,从还来不及关的小区后门溜了出去。这绝不是电影镜头,把三个摄影师和化妆师,及年纪较大的七大姑八大姨一大帮总共十六个人关在一个屋檐下,截止四月十二日,整整关了一个月了。先不说大家吃的,每天洗澡,每人需要一块毛巾,谁有先知先觉要囤毛巾啊,年轻的一组和年龄较大的一组,各自为阵轮流用毛巾洗擦。一瓶洗发水,一般家庭用上一个月以上,而这十六人的阵容,一个星期瓶子就见底了。排队上厕所,也不知道这十六个人是怎样的隐忍,谁睡沙发?谁睡地板?但是他们中有人特别愿意是阳性,可以脱离十六个人绑在一起的状况。可是无论如何,这十六个人至今仍然无一例是阳性,就是阳不起来,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人被拉走,继续吃喝拉撒在一起。
沪上新冠检测按门牌号码各家把结果传在楼栋里,一般家庭二三个、三四个,这个家庭浩浩荡荡一传就是16个。
有朋友说,家里养十六条狗都要挤爆了,更何况十六个人呢。进这个门做核酸都得等一段时间吧。这让我想起来小时候我们做过的一个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木头人是中国传统民间小游戏,讲究的是令行静止的能力。这种“木头人”的游戏,就是几个小孩子围在一起,嘴里念念有词:“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口令完毕,立即保持静止状态,无论本来是什么姿势,都必须保持不动。谁能坚持住到最后谁就是胜者。记得小时候玩得乐此不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刀切”。谁要是说了话,就被淘汰出局了;也有的人因为“乱动”,而遭到残酷淘汰。人们看到了这种残酷淘汰,更是噤若寒蝉、呆若木鸡,不敢说话、不敢乱动,成为了木头人。若是有人敢说话,反而被认为是幼稚,就像《皇帝的新衣》里的场景一样,皇帝明明没有穿衣服,大人们都不敢说话,只有一个小孩诚真的说,“他没有穿衣服”。
魔都上海,从一份早餐小馄饨和大饼油条开始,再看弄堂里的烟火,人文情怀的精致,霓虹闪烁的时尚,中外文化的融合,历史和现代的碰撞,这个城市充满了机遇和梦想。现在,整个魔都人们都在遵守“不许说话不许动”的游戏规则,成了一潭死水,岂不 是“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我一直认为,抗疫各国有民情和风情不同,不必苟同。周末到南加的海边走了一遭,一袭自由的风,一波白涛的浪,一片金黄的沙,完全看不到任何一个人戴口罩,似乎新冠疫情从来不曾袭击过加州。可是,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900次丧钟,为死于新冠疫情的90多万美国人而鸣。就在上周四,病房来了63岁的阵发性昏厥的病人H,他非常健谈,“我认得你,我女儿和母亲,去年都在你们病房因新冠而去天堂的。今天,7岁的小外甥抱着我的腿不让我来医院,他怕我一住院也回不了家了。”H的36岁的女儿是一个护士,2021年2月,不幸感染了新冠而被上帝接走了。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医院完全在surge 状态,跟遗体告别,每人十五分钟也不允许小孩进病房。H和太太带着小外甥一起来,说是她母亲走了,这个小孩就由外祖父母照顾了。我当时很惊讶,孩子的生母走了,孩子是不是应该有生父照顾呢?H说从他出生开始,我们就从来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四个月后,H的母亲也因新冠肺炎而走了。其实,H和他的太太也得过新冠肺炎,也许上帝知道他们更需要照顾小外甥把他们留在了人间。美国那时的感染多是家庭式的,我在新冠病房跌打滚爬出来,知道隔离有多重要,但是我对病毒“清零”却是一片意识模糊。病毒不是会飞吗?病毒不是在世界浪吗?病毒不是像幽灵一样在我们的身边飘吗?咋就清零了呢?我们看见的美国今天的自由是由昨天付出代价的。
看着沪上有小朋友没肉吃,母亲呼吁,“给我们送点肉吧。”;
看着沪上有人没烟抽,软瘫在去做核酸的路上,想入非非;
看着沪上追着阳性的主人奔跑而来被活活打死的小狗,惨无人道;
看着我妹在屋顶溜她家的不甘寂寞的小霸王,想着当初她幸亏买了复式房;
看着群里有人晒吃的,大家异口同声叫“地主家”;
看着沪上有钱人依然享受着VIP养尊处优的待遇,感叹, 疫情下有钱真能使鬼推磨;
看着活动房方舱简陋设备,遇到下雨成水帘洞了,痛彻心扉;
看着老人在就诊的路上得不到及时治疗,命归黄泉,顿足搓手;
看着民众对物价飞涨,怨声载道;
看着被憋在屋里的人们抑郁焦虑忧心忡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看着,看着。。。
我忽然觉得疫情下,和物质同样需要的是解除人们心头的恐惧和怨恨。这时候,太需要一个职业叫“心理咨询师”,拯救一下居家隔离崩溃人的心灵。这些木头人太需要安慰和倾诉,太需要被尊重和理解。
回望历史,以后还有人会认为上海是“魔都”吗?是的,但只能是中国的“魔都”,决不是国际化的“魔都”。
希望上海保持最后的倔强,一直是模子,有腔调!
问好彼卡老友,以您律师精英的角度来看,解封后,上海人会有起诉案件吗?
多谢上海银,阿拉有共鸣!
云儿亲,我们都是从Covid19病房里爬出来的,知道这一波的omicron 和上波的不同。这么一个大都市一头栽在病毒面前,真不知道是人赢了?还是病毒赢了?但是输的肯定是经济,受罪的肯定是老百姓。
多谢亲拔冗临博,咱们在“爱的星空”群抱啊^_^
杜鹃亲,见字好!最近很懒情也烦心。多谢亲的祈福!爱你么么哒:-)
弄弄啊,e时代恐怕陈生吴广八杆子都打不死一个病毒,决策人必须要有5G的智慧是吧?
无法弄,真是无法弄啊。
谢谢我的弄弄呼唤民族英雄。
麦子亲,看来都市的策略是“只要封,人定胜毒”。有听见民众高唱“国际歌”吗?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壮!一声叹息《木兰辞》唧唧复唧唧。。。真心祝愿上海早日解封。
谢谢亲的同理心!
明智园姐,心如明镜。
谢谢园姐!
暖冬亲,这波是omicron,虽然传播快但毒性低,住院率极低。杀鸡用牛刀得不偿失。这么个活生生的大都市就这样躺平了。经济停罢后果不堪设想,怎么这些决策者还不觉醒呢,急煞人。
多谢亲共鸣,芝麻芝麻快开门,可以解封啦。
钰儿,我也看到了很多人出来抵制东方卫视的抗疫晚会,毕竟解决民生问题比较重要。
面对网上这么多的负面影响和愤怒情绪,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对这些人的心灵辅导。就像PTSD,经历战争后心理创伤,经历流行病又何尝不是呢。
谢谢钰儿文友的共鸣和理解!
葱葱啊,抗疫这件事做到99%令人满意是不可能的,除非专制独裁。能够做得好一点是概率的问题。就像不可能百分之百清零一样。当初,我非常看不惯美国人大大咧咧,毕竟90多万美国人为之赔上了生命。现在对于母亲城市的清零矫枉过正,也是心急如焚。毕竟我们都不是掌握决策的人,希望我们母亲城市早日摆脱疫情,灿烂辉煌的上海是我们为之骄傲的都市。
谢谢葱葱的思考!
恩朵妹妹, 千万不要有顾虑啊,吃喝是民生大事,谈吃喝是再正常不过了。知道妹妹有一颗善良的心。
哪天我们坐在一起大吃大喝,哈^_^
山里姐妹,我也正纳闷呢,已经把大家都关起来了还有这么多的阳性,如果不关的话,结果又会怎样?不堪设想?
应该说对于这件措手不及的事大家都没有经验。我也看到了对做核酸时交叉感染的一片责备声。网上更是负面情绪和消息一大堆。民生很重要,老百姓的生活其实纯朴而简单,温饱就是基本的民生,若连基本的吃都不能保证,这个党和国就是有失偏颇。希望这种种会很快过去,让上海恢复正常的节奏。
谢谢侬额分享!
一凡亲,咱们文学城的欧·亨利, 在上海大都市这场新冠抗疫中,我们一致看到了人性。我多想一场婚礼把十六人困在一个屋檐下是亲笔下的小小说,可惜,不是!但是上海有倔犟的一面,暂时的沉沦也可以再创辉煌。
谢谢一凡亲的共识,一起祈祷,让上海早日走出新冠笼罩的阴影。
摇摇啊,我跟侬一样, 一看见这个视频,整个人都软趴了。我妹说还有好几件这样的事情。她最怕自己和先生若阳性了,他们家的小霸王也会是死定了。一个社会的标准是看人性,保护弱小的动物是做人基本的准则。谢谢共鸣!
阿妹啊,刚刚跟侬讲过要管住自己的嘴不再说话了,可是很不争气,话匣子又打开了,拼不牢。阿妹不哭,再大的疫情也会过去,现在是我们母亲城市最困难的时候,为家乡的同胞们加油。相信不远的一天我们在虹口公园老地方见面。抱抱亲爱的、善良的阿妹。
领导犀利啊!一个大都市标志不是单单表现在经济上,人的思维模式和行动的准则都得跟国际接轨。
谢谢晓青领导!
问好乔帅一阿拉半个人海银!
我写文的时候尽量告诉自己要镇静,不要太情绪化,可是负面因素仍然哗哗流了出来。
等疫情过后,我们一起去上海再体验都市的魅力。
特别同意你说的需要“心理咨询师”, 帮助疏导,抚慰。
当下这种禁言,揣摩上意,居然要搞什么晚会,只会让百姓越来越焦虑
问好玉涵姐妹,同祈福上海早日重振雄风!
敬候娘娘驾到。王妃娘娘讲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墨者黑。医护人员最容易被感染了。我有一些医护同学,本来是去做志愿者大白的,现在都不做了,感觉没有被照顾到太危险。希望那位被感染的护士能很快好起来。
小主感激娘娘的关心,向娘娘请安。
恩朵妹妹请上座, 到加州来有吃有喝,还有咱们不要买游泳池的大房子,到海边去乐足亦。
不是恩朵没心眼。
悲哀,无奈。
写得生动但悲哀。可好你不在上海做护士,朋友的弟媳加了一周班以后直接住进了方舱…
问候心雨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