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贴:絮絮叨叨--中国大学生
(2004-01-09 10:35:03)
下一个
文革后恢复高考,尤其是78、79年那几届,由于“积压”了十年的青中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以说进入大学的都是社会上的佼佼者,而入学的新生中应届高中生居然是少数,最为突出的例子便是今天已世界闻名的电影学院78级。
我比较熟悉的某大学79中文班,成员来自各个领域:有中学老师,有农场“工人”,有军队小干部,甚至还有养鹿场饲养员……应届生仅有5人。我想说的是,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构成,才使当时的社会将他们称作“天之骄子”,因为他们是中国积压了10年的人才,在比任何国家都严酷的竞争率中胜出而走进大学校门的。以我个人的浅见,正是由于以后“社会人”入学的逐年减少,大学本科生的总体素质也逐年下降!因为除了书本的理论学习之外,高中应届生没有社会经验,因此在“做人”方面远比恢复高考之初的那种“混成旅”缺乏经验和责任感。应届生有的只是年龄优势和比“混成旅”更多的父爱母爱溺爱,而这些对于完成一个健全的大学生的人格显然没有太多帮助。到了80年代后期,完全由应届生(包括回炉成功者)构成的大学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高等高中”,这些文革后期出生、没有社会经验的孩子们却依然继承了“混成旅”们“天之骄子”的称号和社会地位,但显然已经名不副实,社会上对于幼稚且狂妄的一部分“骄子”们开始发出质疑和不满之声,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学生”的社会价格开始贬值,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直到现在的“供大于求”,这里面既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大学生“只会读书不会做人”、自身总体素质低下的内在实情。
顺风同志笔下的山子无疑属于我所说的“混成旅”的那一代大学生,大家可以看到,他在入学之前至少已经直面两次死亡。我不是说大学生入学前一定经历死亡才算“有内涵”,而是说那个社会背景下,已经使大学生在入学之前就深刻地接触了人生。最近曾“侧耳”听到几个大学生在比“谁更了解中国”,一个说:我生长在北京,北京就能代表中国,所以我是最了解北京和中国的;一个说:我家乡在湖北农村,现在在北京上学,我是从中国最基层的农村走到最繁荣的都市的,我最了解中国;还有一个说:你们都太片面,就知道自己的家乡。我去过山海关、青岛、上海、成都、广州、漓江、九寨沟,明年还要去西藏,我比你们更有发言权!——我们今天的大学生不过如此,他们喊出的爱国口号怎么能让人信服呢?
对于新一代大学生来说,的确没有必要通过“忆苦思甜”来了解社会,但是应该知道自己和前辈们的差距,不要目空一切,顶着个“天之骄子”的帽子招摇过市,高不成低不就。看着每年毕业后宿舍外丢弃的被褥、文具等,即使不到痛心疾首的份儿上,也绝对够得上触目惊心了。每天不是忙着搞圣诞趴忒就是绣蜜搓麻,这是70年前的中学生包国维的水平,你们就不要再玩儿了。 流放诗人侯德健有首歌词中有这样一句,希望每一位大学生朋友能够听得进去:他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