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老铁山海岸---老铁山位于辽东半岛的尖端,系天山山脉的余脉,她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其间的老铁山水道是我国最凶险、最涌急的水道。
在老铁山灯塔下方,是险峻陡峭险的悬崖峭壁,它与山东蓬莱的理论对角线即为黄、渤海两海分界线。黄、渤两海的浪潮,由海角两边涌来,交汇在这里,由于海底地沟运动和两海各自不同水色(黄海海水较蓝、渤海海水略黄)的作用,形成一道“泾渭分明”的水流,即黄渤海分界线。 也是张健横渡渤海海峡的下水处,只是那天到达此处时,天色已晚,没有看到泾渭分明的黄渤海分界线。只看见一艘艘夕阳下返航的渔船。
汽车穿过白银山隧道驶入长江路便看到了屹立在白玉山上的白玉塔,旅顺市区到了。
旅顺港东的黄金山海滨
旅顺口在近代是著名军港,从清朝北洋舰队时期起这座军港小城120多年来的历史,也是中国半个近代史的写照。从1880年时起,李鸿章中堂大人在此经营多年,修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海军船坞,第一条自来水管线,旅顺大坞位于旅顺港东部, 黄金山景区北部,以清政府在此建船坞而得名。现为海军4810厂。它始建于1881年,1881年至1888年为建港第一期工程,雇佣德国人汉纳根为顾问。
旅顺大坞历史照片
到了1888年,北洋水师已初具规模,正式成军。此时,共有舰船25艘(时称"七镇八远一大康,超勇、扬威捎操江")总吨位达4万多吨,实力局世界第四位,称冠亚洲,旅顺已成为北洋舰队的主要基地。
停泊在旅顺军港的海军郑和号,世昌号训练舰,军港正门不便拍照只能远远的拍一张了。
在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中,旅顺被日军攻占。按照马关条约,清朝割让包括旅顺在内的辽东半岛给日本。此举引发其它列强的睽觑。在俄国、德国、法国等国的斡旋下("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同意由清政府出钱赎回辽东半岛。1898年3月27日,沙俄以干涉还辽有功,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规定沙俄租借军港旅顺口、商港大连湾25年。稍後又于当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旅大租地续约》。
1900年,义和团事变中,俄国占领了东北全境。1903年,从哈尔滨到旅顺、纵贯整个满洲的东清铁路南满支线全部完工。俄国租借旅顺的7年期间,给旅顺留下了一批俄国风格的建筑。
白玉山隧道贯通让老市区和新市区路径更近了,隧道口墙壁上还雕塑这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穿过隧道往右拐就是旅顺军港大门和旅顺火车站。
旅顺火车站
旅顺火车站是沙皇俄国侵占旅顺时期修筑的南满铁路支线的终点站,1903年7月14日投入运营,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铁路运输中断,1905年恢复通车。1907年旅顺线由窄轨改为标准轨。日本投降后,苏军接管了车站,实行中苏联营,直到1952年12月,中国政府才正式接管了该车站。
由于旅顺火车站在建筑史研究上有极大参考价值,1985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座现在闲置的俄式建筑中,100多年前的风光不再延续,但是它的前后几十位房客从沙俄,日本,苏联红军占领时期,直到现在都是驻守这座小城的军官。
旅顺的俄式住宅之一----100多年前在以上的建筑里,驻守旅顺口的那些沙俄陆军或海军军官和他们的太太曾经在此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其中苏联历史小说旅顺口的作者----当时12岁的小斯捷潘诺夫和他在旅顺炮台当指挥官的父亲不知在那所住宅里住过。
这座俄式建筑,建成于1900年,位于旅顺友谊路59号。此建筑是沙俄统治时建设的旅顺市营旅馆,日俄战争中,这里曾沙俄兵营。日俄战争结束后的1906年,日本将原设在辽阳的日本关东总督府迁到这里,并改名为关东都督府。
俄国抢占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得的利益,独占满洲,并进而威胁朝鲜,引发日本强烈不满,日本受此羞辱,卧薪尝胆,富国强兵。1902年又缔结了英日同盟。1904年2月8日日军偷袭旅顺口,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爆发。 8月19日﹐日军第3集团军对旅顺口要塞发动总攻。最初采用强攻﹐久攻不克﹐付出重大代价﹔尔后改用围攻﹐实施坑道爆破。12月5日﹐日军攻占瞰制港湾的203高地﹐并在高地上设立炮兵观测站﹐击毁港内突围未成的俄海军主力舰只。1905年元旦﹐俄守军 (司令为..斯特塞尔中将)投降。此战日军累计兵力约13万人﹐火炮400门﹔俄军兵力约5万人﹐火炮646门。经过极其惨烈的战役,日军伤亡近6万人﹐俄军被俘3.2万人。日军夺取旅顺口军港。从此大连旅顺便被日本殖民统治了四十年。
赤十字医院旧址----位于旅顺黄河路107号,始建于1900年,俄罗斯建筑。沙俄统治时期为官办综合性医院,即红十字医院,隶属俄旅顺市,1905年日本统治时期由日本赤十字社接管使用,1907年改称日本赤十字社关东州病院,1916年停办。1922年改为关东厅旅顺病院。这里也曾日本医学专科学校。现由海军部队使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沙俄旅顺普希金小学旧址 位于旅顺口区长江路77号。建于1898年。约1000平方米。沙俄侵占时期为普希金小学专门招收旅顺的俄籍孩子。1906年为日本旅顺民政署和旅顺警察署。院内设牢房,1926年曾任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大连市党部书记、大连中华增知学校校长林升亭曾在此关押 ,现海军试航站招待所------- 1944年,苏联作家斯捷潘诺夫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旅顺口》,受到斯大林的赏识和读者的热捧。1946年,该小说获得1943年—1944年度斯大林文学奖一等奖。 《旅顺口》的原著作者阿·斯捷潘诺夫生于1892年,他的父亲叫尼·斯捷潘诺夫,是沙俄侵略军中的一员,日俄战争初期,曾是旅顺炮台的指挥员,这时,12岁的斯捷潘诺夫就在父亲身边。所以说,《旅顺口》的原著作者正是旅顺口战役的目击者和参与者。当年发生在中国旅顺的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日俄战争,是以俄国失败而告终的。但这部小说在苏联却拥有如此众多的读者,原因何在?小说全景而生动地再现了日俄战争中的旅顺口防御战,艺术地再现了这场战争的历史原貌,写出了沙皇封建制度的腐败,热情讴歌了俄罗斯下层官兵的英勇无畏;对在书中出现不多的中国人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不是日本人的奸细,就是小偷。形象猥亵。严重的丑化了中国人民。还写出了武器的发展史、战略战术史,并高度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歌颂俄罗斯下级官兵英雄主义的同时,小说所浓烈地散布着的殖民思想和民族沙文主义情结,
日俄战争中真正遭受涂炭的还是中国东北人民。1972年夏天,周恩来总理陪同刚果总统恩古瓦比登上白玉山参观旅顺军港时,对随从的中国有关同志说:“来旅顺前又看了一遍《旅顺口》,这是一部宣扬侵略战争有理、主张在别的国家领土上打仗的坏书。”并告诉秘书:“要多看几遍,以史为鉴,牢记国耻,不忘历史上的教训。”我曾经看过这部小说,现在图书馆里是否能借到,作者对旅顺口的地理方位熟悉程度,我们一些当地人也望尘莫及。下面是小说中两位主要人物在旅顺的故居。
旅顺沙俄太平洋舰队司令马卡罗夫别墅旧址
旅顺沙俄太平洋舰队司令马卡罗夫别墅旧址
康特拉琴科官邸,位于宁波街47—48号,建于1903年,建筑面积604平方米,1904年之前为沙俄陆防司令康特拉琴科少将官邸。1931年之前,是历任“关东军司令官官邸”。1935年溥仪在此住了5天。1945年,苏联红军进驻旅顺,这座楼是苏军39集团军司令部的将官宿舍。1955年,解放军接防旅顺,这里是三兵团首长的宿舍。现在也是部队的产权。是大连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
近几年,几乎每年我都要回旅顺一次看看,有时乘朋友的顺风车,有时自己坐长客,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来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走在新市区幽静的小街上,看着一栋栋俄式,日式的建筑童年的往事历历在目,因为旅顺口是我童年生活过的地方,我的小妹,小弟都出生在此,1964年已上小学2年级的我随着在驻军 210医院工作的父母和215医院换防到大连。旅顺太阳沟列宁街的故居,旅顺博物馆,动物园,军事博物馆------【原日本将校集会所,位于新华大街23号。1903年,沙俄在此创办了中等职业学校——旅顺实业学校。1905年,日本侵占后,改为将校集会所,是关东军司令部的附属会场。现在的老爷车博物馆】它的建馆时间比北京军博要早,文革开始后闭馆和北京军博合并。中苏友谊塔,胜利塔都是留下儿时玩耍的足迹的地方。
现215医院,父母曾在这座楼里工作过。
现在是驻军215医院的营房,也是我小时常去玩的地方,只是那时不知道此建筑的身世。
位于旅顺太阳沟列宁街22号,建于1915年。此处曾是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分馆、旅顺博物馆、关东厅博物馆,1935年改为旅顺图书馆。1945年苏军接管后,一楼为商店,二楼为饭店。1955年由我驻军医院使用。现在是工商银行的储蓄所,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
旅顺大和旅馆的旧照片---那时此建筑还有着明鲜的俄式风格。
现在改建后的大和旅馆旧址去掉了俄式坡屋顶和老虎窗,把二层楼接成三层,俄式风格荡然无存,只是里面楼梯还保留着原貌。
旅顺大和旅馆-------位于旅顺太阳沟文化街30号,与中央大街交叉处,建于1903年,沙俄统治时期是俄籍华人承包商纪凤台的私人住宅。日俄战争结束后,1906年改为由满铁株式会社经营的旅顺大和旅馆。1927年,日本间谍金碧辉(川岛芳子)与蒙古王子甘布尔扎布在此举行婚礼。1931年,清末代皇帝溥仪在此下榻,与日本人达成了建立伪满洲国协议。现为部队招待所,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
俄商尼克巴基赛旅馆
位于旅顺太阳沟列宁街24号,建于1901年,欧式建筑,是沙俄时期在旅顺开设最早的旅馆之一。后来改为旅顺中学学生集体宿舍。1945年苏军接管后为苏军远东陆军医院的内科楼。现在为驻军215医院营房,小时常在此玩耍却不知此楼的历史,这次拜会它留影存照,为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
俄清银行旅顺分行旧址
位于旅顺太阳沟万乐街33号,建于1902年。沙俄统治关东州时期,在旅顺开办华俄道胜银行旅顺支行,简称俄清银行旅顺分行。1915年为关东都督府物产陈列所,1925年为日本关东军的千岁俱乐部。1945年被苏联红军接收,1955年苏军撤军交我军接收,曾为驻军幼儿园本人曾在此楼入过托,现为会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想去内部一看是不许可的了,就连想在正面照张相也遭遇保安的阻拦,只好在外面远远的拍上一张。
中苏友谊塔建于1955年,为感谢苏军驻旅顺口区十年对保卫远东和平的贡献,纪念中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为欢送苏军回国,国务院决定在旅顺口修建“中苏友谊塔”。周恩来总理为奠基碑题字:“中苏友谊塔奠基”。
1955年2月23日,中苏友谊塔奠基在旅顺博物馆前广场上隆重举行。以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为团长,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国务院副总理贺龙、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郭沫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聂荣臻为副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慰问驻旅顺口地区苏军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奠基典礼,会上郭沫若作了讲话。
中苏友谊塔高22.2米,十二面柱形塔身。它由二层塔基和塔身构成。两层塔基用花岗岩石砌成,四面设有阶梯,周围有栏杆环绕。塔身和栏杆均用汉白玉雕制而成,栏杆的柱头上雕刻着盛开的牡丹、飞翔的鸽子和朵朵白云。塔身基部为正四方形,四面镶嵌着四块汉白玉浮雕,分别以天安门和克里姆林宫、鞍钢高炉、旅顺胜利塔、中苏友谊农场为主题。基部上方环绕塔身雕有1.2米的20个神态各异的中苏两国人物群像,象征着中苏人民的友谊。塔的顶端用汉白玉雕刻着盛开的莲花,莲瓣拱抱着中苏友谊徽。塔的周围78棵四季常青的龙柏挺拔苍劲显得格外壮丽,整个环境清新幽雅,该塔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顺太阳沟万乐街10号,这就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在这座近代俄罗斯风格的建筑里,日本关东军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侵华事件,其中“九一八”事变(即“柳条湖事件”)的策划方案,就是在这座楼里完成的。1955年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旅大警备区守备一师师部,现开辟为日本关东司令部旧址博物馆。
警官练习所旧址,位于解放街与中央大街交叉处,建筑面积5164平方米。沙俄时期为外国人私人住宅,部分出租。1905年~1945年成为日办“警官练习所”。是一所培养日本警务人员的训练机构。站在现在为215医院病房的楼前,回想起50年前的冬天和同学去旅顺水上运动场的海边去玩舢板,不小心将右脚踏入海中,小腿以下棉裤被海水浸湿,上岸后结了层薄薄的冰,为了不被父母责骂,就躲到这座楼的门洞里,跺脚取暖,手脚并用,用体温把裤腿捂干了才敢回家。
位于旅顺革新街25号,始建于1899年。沙俄时期为狙击联队下士所。1906年,日本人在此开办旅顺第二寻常小学。这座建筑的西半部是沙俄时期的建筑,而东半部却是后来增建的。同一座建筑,风格不同,很特别。我军接收旅顺后,曾作为旅顺八一小学,我在此读到二年级后转到大连,当时在学校里进进出出二年多也没发现东西二处的差异,现在由大连市第56中学使用。
旅顺工科大学旧址----现为海军406医院住院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旅顺茂林街89号,始建于1900年。最初为俄国海军营房,1905年日本关东都督府在此开办旅顺工科学堂,1923年升格为旅顺工科大学。现为海军406医院住院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东厅博物馆旧址
位于旅顺太阳沟列宁街42号,日本关东都督府在沙俄未建成的将校俱乐部的基础上建起了博物馆,于1917年开馆。最早的名字是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后来多次更名。解放后,于1954年正式定名为旅顺博物馆。旅顺博物馆是一座世界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60年代210,215院长的住宅,他的小儿子是我小学高年级的学长,也是儿时的伙伴,现在以人去楼空,变成了饭店房主不知是谁 。睹物思人,看见这座几十年前常进常出的房子,想起在二年级时,一次我和这位学长还有两个同学一起翻墙进入旅顺军事博物馆,
那时旅顺是军事要塞,游客寥寥无几,我们经常结伴去那里玩陈列的大炮,坦克。记得博物馆屋内陈列的各种枪械,朱德南昌起义用的驳壳枪,不知是原件还是复制品,海军兵器鱼雷,水雷等,抗美援朝战争的37高炮炮管上的红星记录着它击落击伤敌机的数量,还有被我空军在世界上第一次用苏制萨姆2地空导弹击落美制蒋机RB-----57D高空侦察机的部分残骸,当然那时只介绍说是空军高炮部队击落,地空导弹还保密呢。屋外院内中间的水泥高台上陈列着一辆苏式T---34坦克,高高扬起的85毫米炮管上印着一排红五角星,具体几个现在记不清啦,显赫它的功绩。左右两侧依次排列着缴获的日制山炮,野炮,九七式中型坦克,【坦克只是一个空壳,发动机已拆掉,我们经常在里面爬进爬出】美制榴弹炮,加农炮,有的火炮高低机还可以上下摇动,我们四人分为二帮各自占领一侧炮阵地,嘴里喊着开火,砰,砰,砰的打了一阵口炮仗后。来到院子中间的T----34坦克下,我一抬头发现坦克的车大灯不知被谁打破了,经我一说,一个同学便爬上了坦克,拔掉灯罩碎片,拧下灯泡还为此付出了点小代价,把手指头划破了。过了一会,不知从何处走过来一位先生,那时该叫叔叔吧,先和我们和气的打招呼,问我们在哪上学,都上几年级,扯东扯西后问我们是谁把坦克灯打碎了,我们回答不知道,我们来时已经碎了。他接着问;那里面灯泡呢,我们哑口无言,见我们无语,他又和气的对我们说;我相信不是你们打破的,走叔叔领你们去玩玩,我们便跟着他出了博物馆大门,一路说着不一会来到列宁街派出所门口,他先进去了一会出来叫我们进去,我们那时的孩子太老实,在派出所外边也不知溜走,也许想着我也没干什么坏事不在乎吧。进到里面警察挨个询问我们的姓名,所在学校和年级,灯泡在手里还没有焐热,当然交公了,民警给我们批评教育一番,便让我们走人了。儿时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笑,那时一个小灯泡都觉得好玩稀奇,不像现在的孩子有了多少好玩的东西,才不会对一个小灯泡感兴趣呢。
这座由苏联红军建于1945年的礼堂,典型俄罗斯建筑风格,正门屹立四个罗马柱呈现了此建筑作为军官俱乐部的庄重威严,记得我还在里面看过电影,当时屋顶正中还站立着苏联陆海空三军的雕像,很威风,什么时候给搬掉了,不清楚;大概是文革时期,红卫兵反帝反修给送回老家了。回想在1945年-1955年十年间,在它门前有过多少在笔挺的军官制服胸前挂着闪耀金光的勋章,穿着漆黑锃亮的皮靴的苏联红军陆海空军官们挽着他们的太太进进出出,可现在还不到百年比起其他的俄式建筑它已未老先衰,废弃了的屋顶已经不见踪影,徒有四壁在夕阳的照耀下,向路人诉说它曾经的辉煌 。
二零三高地是日俄战争旅顺陆战中西部战线争夺最激烈和最残酷的主战场之一。在旅顺住了那些年因路远一次也没去过,几十年后朋友开车二人才来此一游,它原名“猴石山”,形状像群猴相聚而得名。山高海拔二O六米,当时的战争非常激烈,把山顶削平了3米。在山巅西眺,西南是老铁山,东南可望到旅顺港口全景,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04年8月19日--------- 11月26日日军在第三军军长乃木希典的指挥下对旅顺口俄军要塞的望台山和东鸡冠山,松树山堡垒先后发动了四次地面强攻失败。1904年11月27日,乃木向总部参谋长报告了战况。参谋长回电,命令转移阵地,攻打西线制高点----二零三高地。从11月28日起,乃木指挥5万日兵转攻二零三高地。日军动用280毫米大炮发弹11000发轰击山头,使山石被削去3米。乃木亲临前线督战,多次驱动士兵向山顶冲锋,俄军也多次进行反冲锋。激战至当晚,日军攻占二零三高地东侧的老虎沟山,但半夜时又被俄军夺回。在辽阳总部,日军总参谋长看到战局僵持不下,便亲来旅顺助战,最后直接参与指挥。乃木架机枪驱赶士兵争夺堡垒,后退者一律击毙。在这次持续9天的血战中,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保典少尉,在高地西北坡被俄军打死。为争夺这块长不足250米,宽仅30多米的山头,日军出动兵力6.4万人,投弹1万多发,死伤1.7万人,最后于1904年12月6日才攻占了二零三高地。二零三高地是俄军后路25公里防线上西部的制高点,它与东部防线的望台山、东鸡冠山遥相呼应。俄军把这两处制高点看作是保卫旅顺口要塞的东西两扇大门,而日军也把这两个制高点称为打开要塞大门的钥匙。
站在二零三高地上旅顺市区,军港一览无遗,都在日军的大炮射程之内,难怪二零三高地失守后不久,在日军重炮的轰击下,俄军士气大降,东线堡垒不久就被攻陷,向日军投降了。
太阳沟茂林街 俄式建筑
友谊路 俄式建筑
五四街俄式建筑
太阳沟靠山街俄式建筑
日本关东法院旧址
陵园门前广场矗立着一座高39.9米的苏军纪念塔,塔基正面上方手执冲锋枪、身披斗篷,高达5米苏联红军战士铜像威武壮观。这座红军战士铜像在1969年3月2日珍宝岛中苏边境冲突爆发后,被愤怒的大连群众组织用吊车将它下了岗,丢进了造船厂的废料堆,当时的苏联政府还向我国提出了强烈抗议,后来在周总理的严厉批评要求下,这名士兵又重新站到这个位置上。到了1999年在薄熙来任大连市长期间,它和整座纪念塔再一次搬家由大连人民广场【原称斯大林广场】整体迁移至此。
烈士陵园中央是1955年苏军撒离旅顺前修建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塔高15米,它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格外雄伟庄严。塔尖有橄榄枝环绕的金星,塔身四周有军旗、军舰、飞机、枪炮等图案。塔前两侧各有一名执枪跪拜吻旗的苏联陆海军战士铜雕像。行着苏联军队最高礼节。 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于2010年9月26日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专程来到苏军烈士墓敬献花圈。纪念塔东侧西侧是苏军陵园部分。共有1323座墓座,安葬着2030人,其中1408名军人,622名家属。
这个墓地的墓饰很别致,墓碑顶端分别镶有铁锚,坦克和飞机图案。来表明死者生前的军兵种,部分墓碑上镶嵌着死者生前的职务和兵种,虽经年久风雨剥蚀,但仍清晰可见。在旅顺居住时,曾和小伙伴去过两次,当时对烈士墓里的埋葬的空军飞行员,多是1950年后牺牲的, 年轻大多二十几岁,很是疑惑,飞行员身体很好,不可能是病故的,大连地区也没打仗 ,难道是飞行事故,但也太多了,百思不得期解,回家问大人也不知,只是被告知以后不许去那么远的地方玩。现在经解秘才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空军曾派出大批飞行员以志愿军空军身份秘密参战,保卫鸭绿江大桥和志愿军运输线,抗美援朝战争中被击落的美国飞机战果,大部分是他们的功劳呢,在空战中牺牲的苏联飞行员就埋在旅顺烈士陵园里。
这对墓碑的男主人名叫瓦西里耶夫,曾经是一名炮兵少将,女主人名叫耶列诺娃,是一名战地护士。日俄战争结束后,负了伤的瓦西里耶夫留在中国养伤,耶列诺娃放弃回国机会,留下来护理瓦西里耶夫,她给了瓦西里耶夫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日久天长两个人产生了爱慕之情,成为一对情侣。
“耶列诺娃比瓦西里耶夫大整整13岁,两个人的地位相差也很悬殊,很遗憾最终他们没能结为夫妻。 ”耶列诺娃和瓦西里耶夫在中国度过了不是夫妻胜似夫妻的30年光阴。 1935年,瓦西里耶夫因病去世。耶列诺娃悲恸欲绝,为表达对瓦西里耶夫的爱意,她倾其所有为他建造了一座在当时已是非常讲究的坟墓。
“瓦西里耶夫死后11年,耶列诺娃在思念中走到了生命尽头,人们将她葬在瓦西里耶夫的墓旁。 ”当时的耶列诺娃已经没有钱为自己建造一座漂亮的墓碑,多亏好心邻居的帮忙才修了一座简陋的墓碑。听过这段故事,真为耶列诺娃这位俄罗斯老太太的爱情所感动,现在她和心爱的人在异国的土地上朝夕相伴永远不分离了。
公墓中守墓人居住的俄罗斯小教堂。
旅顺万忠墓位于旅顺口区九三路北侧,距旅顺汽车站不远。墓园是为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被日军无辜残杀三昼夜而遇难同胞建立的,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被日寇屠杀的我两万多同胞的安息之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向辽南军事重地旅顺口发起进攻,遭到了我爱国将土和群众的英勇抵抗。11月21日旅顺口被日军攻陷,随后,日寇对手无寸铁的旅顺百姓进行了四天三夜的血腥屠杀,我两万同胞惨死往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1895年清军收回了旅顺,1896年11月清军将士为遇难同胞树碑建墓,命名为“万忠墓”。1948年11月及1994年11月,万忠墓先后重修;1971年3月,墓后增建展室。修葺一新后的墓园,建有2000平方米的旅顺万忠墓纪念馆,纪念碑阳刻"万忠墓"三个大字,碑阴刻有碑文。墓园总面积9200平方米。墓前重修三间硬山式砖砌享殿,门上悬挂"永矢不忘"匾额。墓园内苍松翠柏陪衬,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旅顺苏军烈士陵园的两座纪念塔,胜利塔,中苏友谊塔,白玉塔,203高地子弹塔,在一个小城区,积聚了六座不同时期的纪念塔,加上旅顺万忠墓的一个墓碑,铭记了大半个旅顺口的历史,这在全国是少有的,但愿来此旅游的人,时间充足的条件下,不要按照旅行社安排那样几个景点匆匆一游,那是领略不到这座小城完整的故事的。
[ZT]
老乡,让我们共同分享那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