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乡!

老顽童。爱好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哲理,时事,回忆,笑话,唱歌,电影,种菜,养鸡,游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个人资料
老生常谈1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林彪和粟裕:谁打掉的黄埔系将领多?

(2013-12-18 13:35:58) 下一个
林彪和粟裕:谁打掉的黄埔系将领多?


粟裕和林彪,在军事上堪称一时瑜亮


林彪在军校期间显著弱点:体质虚弱最怕野营拉练和早典

  林彪在军校期间,因文化基础较好,人也勤奋,各科成绩考评均为“优良”。他性格沉静多思,喜欢研究战术,不好演讲、集会等抛头露面的“风头”,因此也深受军事教官赏识。

  但对军事院校的学生而言,林彪有一个显著的弱点,体质虚弱,最怕野营拉练和早典。一次早典跑步时,他还因体力不支摔倒在地,令整齐的队列乱作一团,受到教育长邓演达的批评。

  林彪后来成名后,许多附会的传说风起。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便在他的著作《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说:“林在著名的广州黄埔军校受训期间,也曾是蒋介石和后来成为苏联元帅的勃留赫尔(加伦将军)的宠儿。”还有文章说,林彪军校时期便被称为“军校之鹰”。蒋介石在辽沈决战前的会议上,感慨说:“……这个人就是林彪。我要表扬他,他是黄埔最优秀的将军,因为他把他的学长和教官都打败了。我这个校长失职啊,在黄埔对他关心不够,以致他投奔了共产党。我对在座诸位很关心,但是却让我非常失望,我很痛心。”

  至于渲染军校时期蒋介石如何拉拢林彪,甚至当时便认为林彪是“当代韩信”的《黄埔恩怨》等书籍更近乎小说家言,缺乏严肃的证据,多半凭空想象而已。

  实际上,1925年7月8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并且从组织上与黄埔军校分开,兼任军长的蒋介石将主要精力放在军队上。直至1926年 1月15日,他才辞去第一军军长职,由何应钦接任,自己打算“专力于军校事业,一心办学,训练党员,养成干部革命人才”。

  但蒋介石也并未如同对待黄埔一期一样,专注于“军校事业”,所以他后来承认:只有“第一期学生可说由我亲自指导出来的多”。

  黄埔一期仅有400余人,而黄埔四期学生毕业者即有2314人。蒋介石已不可能如黄埔一期一样,一一找学生谈话进行感情拉拢。

  蒋介石对林彪毫无留用之意

  另一方面,“将帅必起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名将的成就建立在出真知的战斗实践上,而绝不是课堂上一两句精彩发言或者赵括式的纸上高分。黄埔军校仅仅是一种军事入门的速成教育,时间短,又以政治教育为主,林彪难以骤然掌握军事谋略的精髓。他的军事才干与粟裕一样,是红军十年不断征战积累、思索的结晶。

  蒋介石与苏联顾问加伦即便与林彪相见,也不可能因只言片语,将面相文弱又无战争经历的林彪视为宠儿,更不会无端称一位18岁的白面书生为“当代韩信”或“军校之鹰”。而且辽沈战役前,中共黄埔学生将领以少胜多,擅长大歼灭战,表现最出色的还是被蒋介石悬赏10万银元的徐向前,蒋介石如果真有夸奖,也只会称徐向前为“黄埔最优秀的将军”(同期林彪的赏格为8万银元)。

  进入黄埔之前,林彪已经是共青团员。进入军校后,在堂兄林育英、林育南的好友恽代英影响下,他又很快加入了中共组织,毕业后也顺理成章被分配到中共第一支自己掌握的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25师73团,即原叶挺独立团任排长。

  蒋介石也知道中共组织的纪律很严格,不可能因为自己一两句许诺拉拢一个党员。否则,当初他早已将最为赏识的中共党人周恩来、蒋先云、陈赓拉过去了。“我这个校长失职啊,在黄埔对他关心不够,以致他投奔了共产党”的话,蒋介石也早就应该这样检讨了。

  如果蒋介石有心于林彪,至少应该将林彪分配到第一军第一师这一正宗的嫡系部队,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感化这位“当代韩信”为己所用。但事实上林彪很轻易地去了叶挺独立团,蒋介石毫无留用之意。

  聂荣臻回忆在校时的林彪:学习较平庸政治不活跃

  再者,一个人的成就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林彪能够在红军脱颖而出,又在东北统率数十万大军与黄埔师兄、教官杜聿明、陈诚等人角逐,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共组织对军队战斗力影响、群众思想教育以及根据地建设卓有成效的结果,离开这一环境,让林彪与杜聿明或陈诚换位,那么胜利者必将是杜聿明、陈诚而非林彪。

  深知中共有“总体战”优势的蒋介石,不可能童话般地后悔错过一个林彪,使自己失去了一座江山。

  因此,所有的传言如同后来“斯大林愿意以15个将军换林彪”的笑谈(不知这15个苏联国籍的将军到中国有何用处?)一样,都是“英雄情结”的好事者,从林彪后来的战绩与名气往前推测,以讹传讹的结果。正如中国古代开国皇帝诸如赵匡胤等人,多有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的异相传闻,虽记于正史,却十分荒诞。

  比较接近历史的记录当属同为黄埔四期同学的国民党将领文强的回忆。他说:“黄埔军校时期的林彪,尽管已是共产党员,却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的个性是不大说话,也不开玩笑,无论上课、还是训练,给人的感觉是有头脑,心思深,学习比较认真,也肯动脑筋。”

  时为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的聂荣臻后来的回忆也是一个佐证。作为见证人和知情人,他于1984年在回忆录中记录了自己的印象:我认识林彪最早是在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他当时是第四期学生,学习上比较平庸,政治上也不活跃。

  因为过于久远,文强与聂荣臻的回忆或许有一些出入,但军校时期的林彪绝不会已“红”至“当代韩信”、“军校之鹰”、蒋介石“宠儿”的地步,否则文强不会不提及,而聂荣臻也不可能有截然相反的印象。

  毛泽东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林彪上门安慰送上200块银元

  三个月后,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王尔琢马失前蹄,不幸殉职。毛泽东便提议林彪继任团长,使其成为仅有的四个团之一又是绝对主力团的一把手。

  此前,毛泽东就有过林彪担任这一职务的提议,因为朱德的有异议,认为28团是主力团,团长必须是得力的人,最后只好折中,由红四军参谋长王尔琢兼任。

  毛泽东没有看走眼。8个月后的红四军七大前后,他与朱德、刘安恭等人围绕建军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甚至赌气提出请辞前委书记。

  林彪表现了与以往不同的主动。他不但在多次会上言辞激烈,明确支持毛泽东,还给毛泽东写信,说朱德“领袖欲望非常高涨,虚荣心极端发展”。

  他甚至找到毛泽东,当面恳切地说:“你今天提出的你个人要离开前委的意见,我非常不赞成”,“你不应离开前委,我希望你以后应该有决心来纠正一切同志的错误思想。”

  毛泽东对林彪这一支持的举动不能不印象深刻。

  不久,在红四军七大上,毛泽东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林彪不但上门安慰,还凑了200块银元送给他。

  毛泽东后来多次说:“有几次,遭到内部同志不谅解,把我赶出红军。当老百姓了,做地方工作,在福建。”

  他十分感慨地提起林彪:“那时,林彪同志和我一道,赞成我。他在朱德领导的队伍里,他的队伍拥护我。我自己秋收起义的队伍,却撤换了我。同我有长久关系的撤换了我,同我不大认识的拥护我。”

  有这份感慨,要林彪的仕途不平坦畅达也难。

  林彪几乎紧随朱德脚印开始升迁之路

  一年后,林彪便接替升为红一军团总指挥的朱德,被毛泽东任命为红四军军长,年仅23岁。从此,他几乎紧随着朱德的脚印,开始亦步亦趋的升迁之路。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他就被毛泽东升任、接替为红一军团军团长。

  当然,林彪也没有令毛泽东失望,的确表现了相当出色的军事才干,打了很大精彩绝伦的歼灭战,成为红一方面军里最有名气的黄埔毕业生,与黄埔一期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可谓一南一北,相映生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红军总司令朱德担任改编后的八路军总司令后,林彪职务上升一级,从原红一军团军团长,被毛泽东任命为由红一方面军为主改编而成的八路军115师师长,这一职务相当于红军时期朱德的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但林彪指挥平型关战役,取得歼灭日寇1000余人的胜利后不久,便遭阎锡山部的哨兵开枪误伤,从此离开战场,前往苏联治伤。1942年回国后也仅在中共中央党校挂职,一面继续休养,直至抗战结束。

  国共开始第二次相争的解放战争时期,林彪被毛泽东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将115师主力发展而来的10余万大军交与他统率,并给了配备了四个政治局委员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以争夺辽阔富饶的东北。

  东北也是蒋介石志在必得的处所。他委任抗战后期最得意的弟子黄埔一期生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先后派遣第13军、第52军新一军、新六军、第71军等黄埔系精锐部队前往东北。

  不过,蒋介石有几个不利条件:

  一是他从来不曾对东北实施过有效管辖,1931年“九·一八”前由张学良负责,基本处于半独立状态;随后又被日寇占领了14年,蒋介石在东北无一兵一卒。

  二是林彪的10万大军与两万干部早先一步进入东北,并且东北背靠苏联,抗战时期一直有中共领导的抗日联军活动,有着不小的影响。

  三是杜聿明的部队尽管有五大主力之二的新一军、新六军,但总兵力一直少于林彪。更重要的是,蒋介石统治的中心区域江浙与东北远隔千里,中间被中共的华北、华东等根据地重重阻隔,兵员补充极为困难。而发动群众,鼓励参军,是中共政治工作的长项。

  尽管如此,杜聿明凭借美械装备与抗战多年积累的军事才干,从1945年11月开始,以第13军、第52军两个军开路,一路斩关夺隘,连下山海关等辽西全部及抚顺、本溪、辽阳、鞍山、海城、营口等重要城市。

  林彪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期

  林彪经过从红军时期指挥最多两万人,突然到指挥十几万人,中间又休养多年后的生疏中适应过来后,总结出了“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等战术原则,终于在1947年7至8月间不再后撤,与杜聿明的大军形成对峙局面。

  随后,杜聿明因病前往上海治疗,蒋介石将陈诚派往东北担任行辕主任,接替杜聿明负责东北的军事指挥。

  林彪开始大展神威,将陈诚这位黄埔老师打得只有招架之力而无还手之功。不久,蒋介石又将东北统率换成了另一位名将卫立煌。

  此时,中共动员兵员的长项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东北野战军(东北民主联军改称)副政委罗荣桓于1948年春组建的二线兵团,将新兵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东北解放军总兵力达到100多万人,其中野战军70多万人。而东北蒋介石的军队仅为50万人,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

  从1948年9月开始,林彪率东北野战军发起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歼灭蒋介石47万余人,其中包括曾经长征印缅战场的王牌精锐新一军、新六军,东北全境终于归属中共与毛泽东。

  这也是林彪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期。

  林彪辽沈战役打败的黄埔系将领不如粟裕淮海战役多

  但辽沈战役的战绩不如同为大决战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不仅歼灭了黄埔系精锐主力55万余人,其中包括五大主力之二的第五军、18军,而且所打败的黄埔出身将领也多于辽沈战场,这些黄埔系将领大多是四期以上,而辽沈战场的黄埔系将领有不少五期乃至七期生。

  淮海战场被打败的黄埔出身军长以上将领有(不含杂牌军将领)刘峙、杜聿明、李延年、孙元良、邱清泉、高吉人、熊笑三、余锦源、邱维达、舒荣、谭心、阙汉骞、于兆龙、胡长青、唐云山、陈士章、刘镇湘、周志道、黄维、胡琏、肖锐、覃道善、熊绶春、李弥、周开成、黄淑26人。

  辽沈战场被打败的黄埔出身军长以上将领有(不含杂牌军将领)陈诚、杜聿明、郑洞国、李鸿、罗又伦、廖耀湘、潘裕昆、龙天武、李涛、郑庭笈、刘玉章、范汉杰、盛家兴、刘云瀚、沈向奎、阙汉骞16人。

  辽沈战役结束以后,林彪奉毛泽东之命率军入关,但政治战已多于军事战,即便是军事战也因强大的优势兵力而并无悬念,平津、湖南等地的国民党将领相继和平起义。

  1949年10月建国以后,林彪于1955年9月被授予元帅军衔,排名第三位,仅次于曾任解放军总司令、副总司令的朱德、彭德怀。他还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到1966年“文革”时,更是成为被毛泽东圈定为唯一的副主席,以接班人的身份被写进党章。

  1971年9月,林彪以一场与毛泽东公开决裂的“九·一三”事件,带着一身谜团离开人世,葬身异域。

[ZT新浪历史   作者:张雄文 ] 



其它有关林彪的博克请看:
1.  耒阳战役:林彪成名第一仗,用一个连打败一个师 
2.  杨成武回忆:林彪讲第一堂战术课
3.  潘峰回忆:林彪同志和我们一起战斗
4.  黄克诚回忆:遵义之战中的林彪
5.  
漳州战役后聂荣臻与林彪的摩擦
6.  林彪在长征中的最艰难一战:死守脚山
7.  杨成武:林彪军团长教我当师长
8.  林彪指挥作战吃过两次大亏:1929年打赣南兵败如山倒
9.  罗舜初:我所接触和认识的林彪(1)
10.  罗舜初:我所接触和认识的林彪(2)
11.  罗舜初:我所接触和认识的林彪(3)
12.  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3. 
平型关大捷
14.  林彪元帅总结对日作战的经验
15.  林彪关于平型关战斗的总结
16.  孙立人 林彪谁更厉害
17.  东北解放初期的朝鲜走廊  
18.  纪实文学 林彪将将
19.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同志[ZT]
20.  决战白崇喜:林彪点了白的死穴
21.  陈赓与林彪在南线追击战中三次分歧的是是非非
22.  以巧取胜的林彪
23.  林彪创新妙用孙子兵法:九地
24.  林彪—毛泽东嫡系中的嫡系
25.  一次次的战役成就了历史上的林彪
26.  林彪的“六大战术原则”
27.  林彪评白崇禧:国军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个
28.  不可抹灭的军功——林彪一生十大经典战役回眸
29.  四野中朝鲜族部队的历史渊源 
30. 
四野送回朝鲜的部队
 
31.  劣势情况下林彪粟裕指挥能力比较
32.  林彪与粟裕
33.  林彪的衰落:推出儿子犯了毛泽东的大忌
34.  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将军的悲剧结局
35.  毛泽东任命罗荣桓代理115师师长 为何最终由陈光接任
36.  陈光之子:踏着115师的足

37.  四野的开国元帅、将领名单
38.  刘忠中将:记林彪同志在长征中的故事片断 
39. 
曾思玉中将: 回忆林彪军团长敌前侦察的一段故事
 
40.  四渡赤水评价考
41.  谭云鹤:辽沈、平津战役我给林彪当秘书
42.  万毅将军回忆林彪
43.  洪学智上将:林彪考我战法
44.  孙毅将军口述:林彪与平型关大捷
45.  卫士长回忆:林彪在东北

46.  楚成瑞:谈谈林彪的病情
47.  陈毅揭露林彪早年罪行:林彪红军时吃老乡鸡就不给钱
48.  舒云点评《九一三事件后聂荣臻揭发林彪》

49.  九一三事件后众将帅如何评价林彪
50.  《五七一工程纪要》(全文)
51.  林彪元帅1959年主持国庆阅兵(纪录片)
52.  林彪和粟裕:谁打掉的黄埔系将领多?
53.  林彪向斯大林索要战利品未果 东北军工自己造
54.  东北野战军“二局”:林彪决胜辽沈的秘密机构
55.  终极揭秘:林彪和粟裕的军事才能谁更强

56.  1959年黄克诚激辩毛泽东:四平保卫战打错了
57.  林彪粟裕:是谁缔造了中国第一王牌军
58.  杜聿明评价与其交手过的林彪和粟裕的军事素养差别
59.  林彪演戏有特殊才能 恶搞蒋介石笑翻周恩来



其它军事战争博克请看:
1.  20分钟学中国简史  

2.  五代十国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3.  三元里抗英
4.  
冯婉贞抗击火烧圆明园的英军 
5.  华中军区告状:陈毅不会打仗
6.  
我的中国性格 (读完热血沸腾!!!) 
7.  [转] 当年的满洲国竟然会是如此的发达与富裕
8.  我爱祖国的蓝天 阵容空前强大 
9.  详解军队文工团体系
10.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 原文及朗诵 
11.  粟裕与王耀武的三次军事对决
12.  悲怆:方志敏与红十军团,粟裕逃过一劫
13.  粟裕对红十军团覆灭的总结
14.  开国帅将的军衔是怎样评定的及军衔的待遇区别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元帅,大将及上将的职务 
16.  开国帅将的军衔是怎样评定的及军衔的待遇区别
17.  导致《红旗飘飘》停刊的一篇文章
18.  《红旗飘飘》:一波三折的红色经典滥觞
19.  
历史纪实:《星火燎原》未刊稿的幕后故事
20.  黄埔军校成名学生名单[第一期-第六期]


双抢老太婆全文请看:
1.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1)  

2.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2) 
3.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3)
4.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4) 
5.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5)
6.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6)
7.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7)


更多的与朝鲜有关的文章请看: 
1. 四野中朝鲜族部队的历史渊源
 
2.
四野送回朝鲜的部队 
3. 东北解放初期的朝鲜走廊  
4. 明援朝抗日七年之戰 -- 八次主要陆战的兵力对比和结果 
5. 明援朝抗日七年之戰
 
6. 清日甲午戰爭(1)-- 平壤之戰
 
7. 唐日白江口战役
 


更多的唐朝战争请看: 
1. 唐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2. 唐李淵攻取長安之戰 
3. 唐洛陽虎牢之戰  
4. 唐攻東突厥之戰 
5. 唐日白江口战役
 
6. 唐平定安史叛亂之戰 
7. 唐李愬夜襲蔡州之戰 
8. 唐未農民戰爭 


更多的宋朝战争请看: 
1. 宋蒙钓鱼城之战 
2. 宋蒙襄樊之战 
3. 宋蒙伯顏取臨安之戰  
4. 宋蒙崖门海戰 
5. 宋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6. 北宋統一戰爭
7.
宋遼戰爭
8.
宋東京保衛戰
9.
宋金和尚原之戰
10.
宋金順昌之戰
11.
宋金郾城、穎昌之戰
12.
宋金柘皋之戰
13.
宋金唐島之戰
14.
宋金採石之戰
15.
冯八飞教授评岳飞 (第一部分)
16.
冯八飞教授评岳飞 (第二部分)
17.
冯八飞教授评岳飞 (第三部分)


其它的蒙元战争请看: 
1. 元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2. 蒙古西征之戰 
3. 蒙金之戰 
4. 元日战争  

5. 《蒙古之源》1 -- 室韦寻根(视频)  
6. 《蒙古之源》2 -- 鲜卑溯源(视频) 
7.
《蒙古之源》3 -- 阔亦田之战(视频) 
8. 蒙古之源》4 -- 迎亲草原(视频) 



更多的明代战争请看:
1. 明蒙之战 1 -- 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2. 明蒙之战 2 -- 明京師保衛戰   
3. 
明蒙之战 3 -- 明军北上灭元之战  
4. 明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5. 
明取元大都之战简析  
      
 

6. 明援朝抗日七年之戰  
7. 明援朝抗日七年之戰 -- 八次主要陆战的兵力对比和结果
8. 明末農民戰爭  
9. 甲申三百年祭  
10. 清立國之戰 -- 薩爾滸之戰
11. 明朝末年人口突降至1000人万的原因 
12. 明鄱陽湖之戰           

13. 明靖難之役
14. 
明東南沿海抗倭之戰


更多的有关清朝战争请看:
1.  清立國之戰 -- 薩爾滸之戰
2.  
鄭成功收復台灣之戰
3.  
清雅克薩之戰 
4.  
清平定准噶尔叛乱之战 
5.  第一次鴉片戰爭  
6.  第二次鴉片戰爭  
7.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
8.  
清馬尾海戰
9.  
清鎮南關大戰
10.
清日甲午戰爭(1)-- 平壤之戰
11.
清日甲午戰爭(2)-- 黃海海戰
12.
清日甲午戰爭(3)-- 遼東半島之戰
13.
清日甲午戰爭(4)-- 山東半島之戰
14.
台灣抗日之戰 
15. 抗擊八國聯軍的大沽、天津之戰  
16. 抗擊八國聯軍的北京之戰   
17. 東北軍民抗擊沙俄  
18. 清朝时期的全部战争年表


关于历史上中日战争, 详细请看:
 1.  第一次中(唐)日战争
     
唐日战争  
 2.  第二、三次中(元)日战争
      
元日战争
 3.  第四次中(明)日战争
       3.1. 
明援朝抗日七年之戰 
       3.2. 
明援朝抗日七年之戰 -- 八次主要陆战的兵力对比和结果 
       3.3. 
丰臣秀吉对外扩张规划的影响
 
4.  第五次中(清)日战争   

      4.1. 清日甲午戰爭(1)-- 平壤之戰 
      
4.2.  清日甲午戰爭(2)-- 黃海海戰
 
      
4.3. 
清日甲午戰爭(3)-- 遼東半島之戰
 
        4.4. 
清日甲午戰爭(4)-- 山東半島之戰


其他:  

       1 . 戚繼光抗倭 
       2 . 
台灣抗日之戰
       3.  东北抗联
            3.1 
周保中与抗日联军
            3.2 东北抗联高清视频
           3.2.1  东北抗联之揭秘9.18真相 
               3.2 2.
东北抗联之血战岁月
               3.2 3.
东北抗联之转战林海雪原
             3.3 东北抗联视频(1 -- 9)
               3.3 1. 寒夜火种
               3.3 2.
黑土烽火
               3.3 3.
不畏强虏
               3.3 4.
战场传奇
               3.3 5.
苦斗岁月
               3.3 6.
西征壮歌
               3.3 7.
英烈千秋 (上)
               3.3 8.
英烈千秋 (下)
               3.3 9.
光复东北 
      
4. 当年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有哪些
 
     5. 
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6. 
平型关大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czh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erverthog' 的评论 : 只有我们粟裕将军,放着日本人不动,于1940年全歼国军韩德勤部;史称黄桥战役。
------------------------------------------------------------------------------
我对粟裕也是赞赏与遗憾交加。一方面,他是一个可以与韩信媲美的军事奇才,而且是娘胎里带来的天赋。另一方面,他的军事才能都施展在内战的战场中,与日军少有交手。他的成名战黄桥保卫战竟然还是抗战时期的内战。
perverthog 回复 悄悄话 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战最为艰难时刻。全国人民都盼着日寇早亡。只有我们粟裕将军,放着日本人不动,于1940年全歼国军韩德勤部;史称黄桥战役。41年国军报复,就是所谓的皖南事变。哎。。。。。真的没啥好吹的,留的都是中国人的血。
pervertho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生常谈12' 的评论 :

历史可以不同的解读,但是不能编造啊。 林彪伏击的也是日军的后勤部队,并非主力部队。共产党在敌后抢地盘之余对日军的8年抗战总共打死7000日军。细节大致如下:1941年以前,国军是敌后战场的主力(可以1940年8月的百团大战为界,之后才有所改变),绝大部分战果都是国军游击队的,共军只占一小部分。这个日军资料也已说明。1941年,华北国共的实力还能达成五五分。1942年后,华北以八路为主。1939年---1940年,国军游击队在华北活跃的时候,日军损失巨大。而国军游击队衰弱的1941年,中国北部日军损失数直线下降。1941年至1944年,是国军抗战时期的低潮。八路军却恰恰相反,经过几年的修养生息,实力剧增。1940年末到1941年初,是八路军8年中抗战实力最强的时候之一,达40万人。理应是八路战果最多的年代,但日军的损失却直线下降了。1941年日军战死2300余人,其中700人是死于算是正面战场的中条山战役。 其余1600人属于游击战范畴的国共平分(1941年,华北国共的实力还能达成五五分),八路+新四军击毙日军战绩最多800人。八路实力最强的一年才击毙800名治安日军,那其他年份,八路击毙的日军就更少了。以每年都以八路最强的年份算,共军8年抗战也就击毙日军6400人,这个是上限数字。别忘了日军在华阵亡却达到40-50万。谁在抗日,谁在抢地盘保存实力,嘿嘿。。。。。
czh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生常谈12' 的评论 : 当然草包大大多过人才!一将成名万骨枯。黄埔一期400多学员,几个成名的?
----------------------------------------------------------------------------------
成名的人里也以草包为多。而且成名的草包其危害远远大于没名的草包,一期里的杜聿明,胡宗南,黄维 就是典型。至于陈诚,早就该被枪毙100次,老蒋任“陈”唯“忠”,是他丢掉江山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生常谈1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erverthog' 的评论 :
115师改编时,就其装备只能算丙级师,打了5次歼灭日军1000人以上的战斗。 作为师一级的规模,国军难以找到这样的例子。
perverthog 回复 悄悄话 就打内战行;打日本人一个车桥 一个平型关 总共就打死1000日本兵 说道打美国人的时候 都只好生病啊。。。。。。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生常谈12' 的评论 :
蒋先云就是被中共自己肃反杀死的。徐向前的老婆也是这么死的,徐要不是会打仗、会装傻,也死了。
老生常谈12 回复 悄悄话 黄埔军校一期成名学生名单:
黄埔军校一期,1924年5月入学499人,11月底毕业,及格者456人。由湘军讲武学堂合并到军校的158人及四川送来的20余人编成的第6队学生也归入第一期,因此毕业生实际为645人。组成学生总队,邓演达为总队长,后严重接任。全部分为4个队,均为步兵科。除部分留军校外,大多数分配到新成立的教导团,其余派往海军、空军、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等任军事教官或从事政治工作。在这一期里,有入学试和毕业试都考第一名的蒋先云,还有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在北伐中终以舍生忘死取义实践了“誓以我血浇灌革命之花”誓言的曹渊。



孙元良 桂永清 罗 奇 左 权 关麟征 黄锦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杜聿明 陈明仁 张 镇 刘 戡 黄梅兴 宋希濂

胡宗南 王叔铭 黄 杰 黄 维 甘丽初 贺衷寒

郑作民 袁守谦 袁 朴 张 颖 蔡炳炎 侯镜如

郑洞国 徐向前 钟 彬 黄 鹤 李延年 李玉堂

孙常钧 李禹祥 酆 悌 陈 赓 张坤生 周振强

霍揆彰 李之龙 蔡光举 曹 渊 贺衷寒 陈大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周士第 阎揆要 许继慎 邓文仪 蒋先云 王治岐

刘畴西 余程万 冷 欣 黄 雍 李默庵 范汉杰

刘詠尧 丁炳权 丁德隆 王 雄 邓经儒 方日英

王廷柱 白海凤 冯圣法 王 毅 甘清池 丘士发

石祖德 王敬久 陈德法 尤 崧 黄 鳌 宣铁吾

周振强 李仙洲 张子清 蓝运东 彭干臣 宣侠父





老生常谈1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zhz' 的评论 :
当然草包大大多过人才!一将成名万骨枯。黄埔一期400多学员,几个成名的?

黄埔四期2654学员,几个成名的?
谢晋元 张灵甫 胡 琏 李 弥 胡长青 刘玉章
潘朔瑞 赖传湘 林 彪 罗 列 高吉人 彭士量
韩应斌 高魁元 杨 杰 郑 尚 马步融 宫慧民
李友梅 路景荣 文 强 洪 水 陈毅安 李振西
雍济时 邓定远 高 鹏 钟 纪 刘演竞 唐天际
黄卓球 郭天民 曾中生 林伟俦 刘志丹 伍中豪
唐生明 邱维达 张世光 丁 一 苏文标 江澄清
李克毅 卢碧湖 王联升 丁 昌 方成德 喻利群
马威龙 刘其宽 刘 实 邓 谠 夏楚中 郝标文
李鸣珂 李天柱 李 谦 袁国平 华品章 潘裕昆
文绍珍 段德昌 白 鑫 常乾坤 李运昌 曹广化
刘士魁 胡睦修 龙云骧 龙腾骧 黄玉玺
阙汉骞 曾光汉 沈泽民 刘 炜 林 飞
李振西 姚 雄 李葆蔚 郑庭烽 陈嘘云

到1949年底,黄埔军校在大陆共办23期,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23万余人。几个成名的?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比这个有意思吗?以兄弟相残为乐?悲哀啊!
czh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昔今评' 的评论 : 黄埔不是有多神,而是有多烂。特别是第一期,文化水平奇低,又是速成,草包大大多过人才。
老生常谈1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昔今评' 的评论 :
时势造英雄。通过“黄埔”几个月的培训,把这些有志的潜在英雄汇集一起,形成一个同室效应。蒋也依赖这些弟子,委以重任,利用国家和政府的资源向他们倾斜。而地方杂牌军难以得到足够的政府资源,当然,人才也不那么集中。地方杂牌军唯一可比蒋五大主力的是白崇禧的第7军和傅作义的35军。
昔今评 回复 悄悄话 其实黄埔没那么神,只是个短期速成班,还得靠学员本人的天赋。这就像北大清华,其实教学水平未必多好,就是靠学生本身的素质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