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自传成书了,家里人看得爱不释手,好评不断。很快也会送到朋友们手中,也许还会到不曾相识的读者手中。不管被怎样评价,至少他简略而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前半生的生活经历。我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些相似的事呢?
一直不知道用写博客的方式还是写书的方式,还是日记的方式,或两者三者的结合。一边在博客里随想随笔地写了些,一边还是想不清楚,该用什么方式做这事。想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找到答案。
那天坐在家里,看着外面雨水顺着门窗玻璃往下流,窗外的水景迷迷糊糊看不清,却似乎帮助我想清楚了一点该怎么做这类相似的事了。是的,留下往日的记忆,等自己老得哪儿也去不了的时候,翻开这些留下的记录,一定会慰藉心灵的。
常常想起过世的奶奶,婆婆和公公,现在想问他们好多过去的事情都已经不可能了。其实,在剑桥时老板夫人送我《Wild Swans》那本书时就对我说过,趁现在老人们还在,抓紧时间问他们各种问题,让他们讲各种故事。那时一门心思工作事业的,哪能体会老板夫人深刻寓意的这席话啊。现在明白了,就从现在做起吧。
幸运的是,父母如今健在,而且和我几乎住在一起。他们都是耄耋之年,自己动笔已经力不从心了。老父亲的自传在老妈的鼓动下两次提笔又两次停笔,我为什么不能让他口述,自己来当老人家的秘书呢。和老父母一商量,二老很是开心,说这可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啊。
我们三人坐在一起,开始制定计划和时间安排,我会慢慢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听爸爸讲那过去的事情,也会陆陆续续在博客里和大家分享。
我看到了自己退而不休,扬帆启航的新生活,好温馨,好美,好甜蜜!
看来写博客的一个好处是,将来我的子女儿孙们不用这样问我问题。---我自己已经记录在博客里了,很详细。
希望看到你的新文章。
老鄉做的事情的確非常有意義,我原也想替父親寫出他所經歷的的中國巨變期一百年來,社會生活的縮影,家族、科學、戰爭、運動(政治)、開放、股市、泡沫、....都是老人一生記錄。因為他一直居住在中國,只有探親時的促膝父子對話遠遠不夠,這種機會逝去了,就沒有了。家宴好福氣,珍惜,再珍惜。
喜欢你的退休系列的故事,一直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