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平凡往事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娄岩一周诗词五首

(2024-02-26 06:48:24) 下一个

娄岩一周诗词五首

1.【七绝-节后】

不实浮生枉作为,十年碌碌苦辛时。

阳春归晚君知否,酒行诗令夕照迟。

 

以七绝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在节日之后的心情和反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不实浮生枉作为,

作者反思人生虚幻和不真实,感慨自己的行为可能没有实际意义。

2. 十年碌碌苦辛时。

作者回顾过去十年,感到自己忙碌而辛苦,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成就。

3. 阳春归晚君知否,

阳春指的是春天,这里比喻好的时光或机遇。作者以提问的方式宽慰自己,或许美好的时机尚未出现。

4. 酒行诗令夕照迟。

通过行酒令、吟诗作对的行为使得夜晚推迟,暗喻作者在节日期间尽情享受生活,而不愿面对现实。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过去的回顾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诗中的反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过去十年生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期待。

 

2.【七绝-盆景】

三山五岳一盆中,无限风光始未穷。

任尔秋冬春与夏,乾坤锦绣四时同。

 

这首七言绝句《盆景》通过描绘盆景艺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艺术创造的感慨。

首句“三山五岳一盆中”以夸张的手法,将中国著名的山岳浓缩于盆景之中,既显盆景之精妙,也寓意自然之美。

次句“无限风光始未穷”表达了即使是在有限的盆景中,也能展现出无尽的自然风光,体现了艺术的力量。

第三句“任尔秋冬春与夏”说明盆景之美不受季节限制,四季皆有其独特韵味。

最后一句“乾坤锦绣四时同”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盆景虽小,却蕴含了天地之间的所有美好,无论是春夏秋冬,都能呈现出同样的锦绣风光。

整首诗以盆景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转中恒久美好事物的向往。

 

3.【七绝-初十二】

元宵渐近鹊声哀,覆雪残冰满露台。

夕照寒枝无限意,蒲河春动复新开。

 

这首七言绝句《初十二》以元宵节前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冬日将尽、春意萌动的画面。

首句“元宵渐近鹊声哀”,通过喜鹊的哀鸣预示着元宵佳节的临近,同时也暗示了季节转换之际的淡淡忧伤。

次句“覆雪残冰满露台”描绘了露台上覆盖的残雪和冰凌,反映了冬天的痕迹仍然明显。

第三句“夕照寒枝无限意”以夕阳的余晖照亮寒冷的树枝,寓意着即便在寒冷中也有温暖和希望。

最后一句“蒲河春动复新开”则表达了春天即将来临,河流解冻,万物复苏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春的期待。

 

4.【七绝-上元怀人】

无复重来只自怜。烟花声彻夜无眠。

寂寥月华言欢处,独对元灯度旧年。

 

这首七绝《上元怀人》表达了诗人在元宵节之夜对过去时光和某人的深切怀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首句“无复重来只自怜。”,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重现的哀叹,以及对自身孤独境遇的同情。这种情感为整首诗定下了怀念和感慨的基调。

次句“烟花声彻夜无眠。”,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但诗人却因为思念而难以入眠。这里的“烟花声”既是指实际的烟花爆竹声,也隐喻了人生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易逝。

第三句“寂寥月华言欢处,”转而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月色虽然明亮,但周围却显得寂寥无人,与去年的欢聚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言欢处”指的是去年元宵节时与人共度的欢乐时光。

最后一句“独对元灯度旧年。”,诗人独自面对着元宵节的灯笼,度过这个充满回忆的夜晚。这句话中的“独对”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而“元灯”则是元宵节庆祝活动的象征,而“度旧年”则表明了诗人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未来一年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当前孤独状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某种期待和不安。诗中的情感细腻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5.【七绝-盼子归】

五年恨别隔天涯,元夕牵愁似乱麻。

屈指归期情更怯,  春寻残梦盼还家。

 

这首七绝《盼子归》表达了诗人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深深的思念和急切盼归的心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首句“五年恨别隔天涯”,诗人表达了对儿子离别五年的深切思念,"恨别"体现了诗人对分离的无奈和遗憾,"隔天涯"则强调了距离的遥远。

次句“元夕牵愁似乱麻”,在元宵节这个本应团圆的节日,诗人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牵愁似乱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纷乱和忧愁。

第三句“屈指归期情更怯”,诗人掰着手指计算着儿子归来的日期,心情既期待又紧张,"情更怯"反映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团聚既渴望又担忧的复杂别绪。

最后一句“春寻残梦盼还家”,诗人将自己的思念比作在新春到来之际的残存梦境中寻觅一切与儿子回家的讯息,"盼还家"直接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深的亲情和浓烈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感人,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儿子归来的热切期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