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汉诺夫困境
(2013-07-23 22:36:42)
下一个
在“几曾回首”论坛里读了Franklinyanger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惊人的政治遗嘱》,不免感到震撼。循着跟贴中给出的凤凰网链接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sulian1977/200908/0818_7734_1307834.shtml,看到了普氏的原文,倾向于相信这是一篇真作。大理论家的派头是很难模仿的。
跟贴中有人说标题不应用“遗嘱”这个词来称呼这篇文章,应该叫“预言”。这话对了一半。正确的称呼应该是“遗言”。遗嘱有交代自己后事的意思,这篇文章中,除了叮嘱在布党执政期间不得发表此文外,没有其他的关于普氏去世后的有关财产、人事等方面的安排。遗言仅表示临终前说的话,像中山先生说的“革命仍未成功,同志仍须奋斗”的话,就是一种政治遗言。
人生大概就是从一个困境到另一个困境的过程。普氏洞察了历史的本相,他的智慧穿破了历史的雾瘴,看到了未来的图景。他因此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袖手旁观还是积极干预?
最终,他选择袖手旁观,同时以遗言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判断和预言。并且限定必须等到历史证明自己的预言是正确的时候才发表出来。
现在,历史的确证明了他的判断很英明。但是,真到了这个时候,这份遗言还有多大价值呢?
普氏采用明哲保身的态度,使得他的声望在自己的阵营里受到了保护,没有被完全涂黑,他的名字还可以带着一抹亮色登上教科书。假如没有这份遗言,他的形象估计也不会有大的改变了。有了这份遗言,对他的评价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但这仅限于对他本人而言。
假如他选择提前发表这份遗言,比如在布党巩固了政权的时候,(虽然他知道这个结果并非最好,但他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他真正担忧的是出现这个结果之后的进程),那么,这篇文章的价值会大得多。
它会引来谩骂和诅咒,他的形象会被涂黑,他的名字将在十几亿的人群中被屏蔽,和他关系亲密的人们也会遭受迫害。但是,他的观点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争论。被他严厉指责的大人物们会采取一系列行动证明文章中所有的指责都是荒谬的,是恶意诽谤。这样,他的思想就干预了历史的进程。
因为有人指责你搞“一党独裁”,所以你要保留和组建几个党“联合执政”,证明这个指责是诽谤。因为有人指责你不给人民自由,所以你把集会、言论、结社、出版自由庄严地写进宪法,而且一直保留下来,以此证明这个指责是造谣。因为有人指责你没有司法公正,所以你搞了堂堂皇皇的公、检、法机关,以此证明这个指责是污蔑。因为有人指责你不民主,所以你就年年开二会,热热闹闹地投票选举。
不管怎么说,这些指责发挥了作用。虽然很有限,但它是正面的。但是这些指责者,不会因此得到个人的好处。他们最好的结局是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们的名字会被涂黑,他们因为说的话没有应验而被人嘲笑。偶尔,人们在仔细爬梳历史的细节的时候,才会注意到他们的名字。也许,有人会在很小的范围内,为了增加叙述的详实性或使人听起来更有趣,小心地提到他们的名字,用嘲讽的、轻蔑的口气悄然带过。
以普氏的智慧,他不难看到这些。这使他陷入困境。他不想在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被骂成叛徒,文章被禁毁,名字被记忆抹杀。他选择了一个“聪明”的做法。让自己的思想隐居起来,高蹈世外,让历史的迷雾自己消失。
为此,他牺牲掉自己做为推动历史进步的“关键人物”的机会,但他保留住了深刻的思想家、对历史进程有非凡洞察力的智者等称号,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
他的导师马克思的选择却和他相反。他说:“以往的哲学家们的任务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他积极入世,干预历史的进程,有机会就说话,从不保留,也不轻易妥协和退让。自然,他成了有争议的人物。随着历史的发展,争议越来越大,永远不会平息。面对这个局面,普氏会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欣慰吗?
鲁迅先生说,他只希望自己能够速朽。真正伟大的人物,应该都希望自己速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