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庵

一间。谓即一来果,由善修圣道故;或生天上,即于彼处定证寂灭。或生人间,即于此处定证寂灭。
正文

劫富济贫还是放水养鱼(读《华尔街教父》之三)

(2013-06-01 09:27:38) 下一个
格老不肯把自已对抗经济危机的建议“给失业者提供无抵押贷款”,与“汤森计划”的给60岁以上的老人按月发放60美元的养老金归为一类,不应该是他的疏忽。我想,格老认为这二者之间有着实质性的不同。贷款是将来可以收回的,不会造成通货膨胀,而发放养老金要无偿地增加货币,会造成通货膨胀。

一个流行的说法是,政府多发钱,就是从百姓口袋里偷钱。因为钱多了,社会财富没有增加,则必然造成货币贬值。百姓既得的货币减少的那部分购买力正好等于政府多发的货币的购买力。所以政府偷了百姓的钱。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如果政府增发的钱,只用于增加政府的财富,那当然是在偷百姓的钱。像1947年到1949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在大陆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就是这种情形。由于狂印滥发,完全不顾百姓死活,所以已经不是偷窃而是掠夺。

如果政府多发的钱,通过扩大就业等措施,让消费能力不足的低收入群体有了消费能力,从而提高了社会的现实购买力,消化了生产过剩的产品,那么这种增发实际上是保护卖家,而且不会造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因为政府如果不发钱,这些产品就会积压,卖家就会亏损。可怕的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一个行业的危机很容易蔓延成系统性的危机,从而对所有的卖家都造成损害。

只有政府发的钱用于购买生产不足的产品时,才会造成更大的商品稀缺性,从而抬高物价。因此,政府怎样发钱,就是颇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发购物券,而且指定在哪些商店购买。政府要求这些商店致力于采购过剩的产品,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出售。提供特定用途的贷款当然更是好办法。

如果能发明一种办法,比较有效地侦测出哪些产品出现了相对过剩(像2008年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其实就是住房出现了相对过剩,很多利用次级贷购买住房的人其实没有足够的消费住房的能力——还不起贷款),政府就可以通过减少供给或增加购买力来抑制局面的恶化,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在现代超强的社会监测和统计能力下,相信这个问题终会得到解决。

也许美国政府已经察觉到了这个隐患,但因为深陷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债台筑得太高,实在没有财力再来拯救房市。真相究竟如何,可能永远是一个谜团了。

为什么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仍然还是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原因是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均,占人口极少数的富豪们占有了社会的大部分财富。富豪们的消费意愿很低,而投资意愿很强,不断地刺激生产扩张以图获取更多的利润。而构成消费主体的普通民众占有的财富很少,消费意愿强但能力有限。一旦社会投资过热,生产扩张过度,产品提供过多,整个社会就会因消化不良而害胃胀病。

表面上看,政府多发钱,流通货币增加,货币相对贬值。由于占人口少数的富人(都是卖家)占有的财富多,从而受到的损失大。穷人(都是买家)因为本来钱就少,而且还能得到救济,购买力反而增加。这不是劫富济贫吗?

但是这种做法目的只是为了保护卖家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所以其实是在保护富人。现在富人们都懂得这个道理了。

穷人买不起产品,富人就会破产。所以帮助穷人就是帮助富人。穷人和富人的关系正是水和鱼的关系。政府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时候发钱给穷人其实是放水养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