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桃花源》作者访谈
1、 能否简单为读者们介绍一下您的新书《借问桃花源》?
—— 这本22万字的随笔记载了我近些年来观影,读书,旅行的生活感受。它是一部开放的日记,是一段段值得分享的美好回忆。如果你在养家糊口,入世奔波的生涯以外,渴望寻找一块自由超脱,唯美纯粹的桃源之境,以修复自己日渐粗糙的灵魂,那么《借问桃花源》是一种指引,也是一种陪伴。
这本书极细腻,又犀利的文字风格,会照亮你某些不为人知的隐秘感受,让最孤独的心声也能得到温暖共鸣。
2、《借问桃花源》中收录了您的影评、杂文、小说等作品,其中影评占的分量较重。影评是否承载了您成长过程中的某些情愫?您个人怎样看待影评这个文学体裁?
—— 是的。我个人的成长势必在文字中留下烙印,借助电影里的角色,我得以审视自己,审视世界,并在影评中获得抒发与满足。与学术派的传统影评和时下流行的网络点评不同,我的影评更关注于人性的探讨。人性是相通的,所以不需要专业的审美水平,甚至不需要观看原片,读者同样可以在我的影评中独立成章地得到享受和启发。
随着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电影语言的逐步提高和丰富,催生出现代影评这种源于电影,又超越电影的新文学形式。它可以是一种观影的导向,辅助,也可以提炼并升华电影本身,成为一种独立的再创作。它是在电影院里缄默无言的两小时之后,一种属于观众自己的,对等,畅快的表达。
3、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势头迅猛,您的书里也收录了很多关于中国电影的影评。作为一位海外的影评人,您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期待?
—— 无论影评是褒是贬,我都会为每一部在多伦多院线上映的中国电影买票捧场。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让我对中国电影怀有更深的理解与关注。但过于严苛的管控以及商业化发展带来的不健康因素,导致近年来中国电影频出大片,却鲜见佳作,票房叫座,作品却让人难以叫好,这不得不说是观众的遗憾,更是一位影评爱好者的遗憾。
对于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第一期望环境更为宽松,只有自由的土壤才能萌发激情,灵感的创作。第二期望电影人更为自尊,名利齐收之余,还能留点力气创作一些真正符合电影信仰的作品,不媚俗,亦不孤高。第三期望观众尽职,遇到真正有诚意的好作品,请传播,请鼓励,请买一张电影票看正版。三位合一,方能成就中国电影的好光景。
4、比起书中其他文章的细腻优美,发生在民国时期万县的《长江东流去》显得朴实、凝重而又饱含深情。这篇小说里的情节是否是根据您祖辈的真实故事改编?您觉得创作这样饱含文化情怀的小说,对于重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怎样的意义?
—— 是的,《长江东流去》讲述了一个万县家族跨越整个世纪的真实历史,是我借以向父辈和原籍致敬的写作。在我翻看资料的时候,发现表现重庆及川东一带近代历史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而长江商道的开辟,上游江城的开埠,繁荣,变迁,再到三峡工程移民的巨大牺牲,我们祖辈这百年来的故事是极其丰富,感人,值得被铭记的。为了让那些感动了我的记忆残片,不被时光蚀去,还能留存下来继续感动后来的重庆人,中国人,我做了一番力所能及的讲述,希望能激发起更多重庆的作者,提笔记录我们脚下这方土地,她的光荣与苦难,平凡与伟大。我相信真实的东西具有最强的感染力,而这种血脉相连的感动一定能滋生出强大的力量,支撑我们面对更为广阔的世界。
5、作为常年居住在北美的中文写作者,您怎样看待如今海外华人的“文化缺失感”?
—— 在信息互换如此快捷,咨询如此发达的今天,所谓的“文化缺失”不再是技术手段上的问题,而是一种参与感不足造成的边缘化,失落感。作为成年后才飘洋过海的第一代移民,成为东方西方两面的“边缘人”是一种难以逃脱的宿命。既然如此,何不以乐观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身份,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集上,博采中西,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变边缘为交点,从对比和互补中产生出属于海外移民独有的视角。
居茅庐而知天下,远江湖而怀国家。对于一个真正热爱中华文化,并愿意倾一生之热情追随,奉献于它的人来说,地理位置并不能拉开心灵的距离,游子反哺于祖国文化的例子,多不胜数。不以自身得失而观天下,将小我融入民族和世界的洪流中去思考,这种“缺失感”便会随之淡化,消失。
(《借问桃花源》已全面上市,当当网,亚马逊,京东书城皆可网购)
原因第一看你推荐有关霍金的电影,这是俺感兴趣的人;第二,俺曾在重庆呆过不短的时间。
圣诞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