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雅美之途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听徐悲鸿的女儿谈她父亲

(2017-03-12 22:00:09) 下一个

昨天去听了徐悲鸿的女儿徐芳芳的新书介绍演讲,徐芳芳长年生活和工作在圣路易斯,以前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毕业的。她于1981年抵美,分别在伯克利加大和斯坦福读历史和商业管理,曾在我们这里的布希啤酒厂任职。她放弃职业音乐家的梦想,因为下乡劳动时已经让她音乐家的手指损伤,有张照片是徐芳芳在农村沒钢琴弹的情况下,只有拉小提琴的照片。报告有个小插曲,会议是由中文学校前校长Patricia Cheng主持的, 徐芳芳在开场时不断致谢程校长。但是她把程校长的姓给说错了,程校长只好以优雅的方式向徐芳芳耳语更正。

徐芳芳的母亲廖静文女士在30岁时守寡,以90多岁高龄去世,一生以保护徐悲鸿艺术遗产为己任。徐芳芳说她就是在徐悲鸿博物馆里长大的,里面全是爸爸的艺术,妈妈则是不知疲倦地向参观者讲述父亲的字画。廖静文抚养丈夫徐悲鸿留下的7岁的儿子和6岁的女儿长大成人,儿子为留法博士,女儿则留美。廖静文将徐悲鸿的几千幅作品和藏画无偿捐给国家,现在几乎都是天价,前些年有人以千万美金卖出徐悲鸿的假画。我们知道的海外徐芳芳虽生活无忧,但是远非富有,她在业余时间曾经是我们这里的钢琴老师,徐芳芳反复强调艺术是无价的。徐芳芳重点介绍了她耗时六年写下的书《奔腾的骏马》,全英文写成,现在己经拥有中文版本。与很多写徐悲鸿的书的视角不同,徐芳芳在书中讲述了徐悲鸿的艺术在文革中的命运。我们知道徐悲鸿是红色中国当红的美术家,徐悲鸿从1927年回国到1953年逝世,经历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数任政府,去世前为中央美院院长。只有阅读了书,我们才能明白徐芳芳反复强调的此句话的含义: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她父亲是否有权决定新中国美术的走向。我想演讲者说出此话是希望读者从她书中的事实判断,我个人理解她这句的含义是,虽然她父亲处于新中国美术界的最高位置,但是有些来自高层的力量徐悲鸿自己还是不能抗拒的。在我听演讲中始终有一个问题但是没有问出:那就是如果徐悲鸿没有在1953年因脑溢血于58岁时去世,他在文革中的命运与同是留法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会有什么不同?

轮到提问阶段,我可能提了太多的问题,这是徐芳芳对我的一些问题的回答:首先,她断然否认蒋家(徐悲鸿前妻蒋碧薇家)曾经资助过徐悲鸿留学巴黎,例举了徐悲鸿在巴黎经济拮据的例子;其次,共产党在包围北平城时,毛泽东和周恩来曾传口信,希望徐悲鸿留下来建设新中国。在这本书的封面照片中,后面的窗户是用纸条帖着的,以防止轰炸震破了玻璃;另外,关于徐悲鸿作品在海外流传的状况。除了在40年代的海外展览致使部分作品流传西方国家外,徐悲鸿的作品在西方著名博物馆的收藏有限,我们在巴黎各博物馆见过其他中国画家的作品,但是沒见到徐悲鸿的画,所以我才问此问题。现在他的很多画均为国家文物,更不会外传了。徐芳芳曾经成功地组织了父亲的作品在美国丹佛的展出。最后,关于为什么中国绘画那么重山水而轻人物的问题,徐芳芳解释徐悲鸿也承认中国画在宋代就在山水画技法上达到世界之最,人物画虽也有过好的,但是沒法与西方比。这也是为什么徐悲鸿将西方素描引入中国并且要求在几乎所有绘画教学中应用的原因,包括尤其轻人物的国画,以革新中国画的一些缰死的模式。想想达·芬奇的人体素描,中国晚了几百年。但是对我的问题涉及的中国绘画轻人物的社会或文化基础,因为时间关系很难展开讨论。

在北京的徐悲鸿博物馆新馆。

奔腾的骏马。这张画是徐悲鸿在南亚画的,当时正是抗战时期,代表画家寄望中国胜利的决心。

结婚不久的廖静文。

这张女生吹箫图完成于巴黎。

作者徐芳芳在上山下乡时拉小提琴。

徐芳芳以此画强调父亲的功底,为他父亲在课堂上以四小时时间连续画成的。当时他在四川,几乎天天看到此类挑水的场景。像拉菲尔的《雅典学院》一样,徐悲鸿也把自己画入此画,中间穿白衣的年轻男子就是他。

以下为主办方的通知全文:

聖路易作協三月份讀書會將邀請徐悲鴻女兒徐芳芳女士主講。

徐芳芳女士將談徐悲鴻的藝術和介紹她的新書,並為她的新書簽名

書名:《奔騰的駿馬: 畫家徐悲鴻和他的家人在毛澤東的中國》。

英文版的平裝書 (Paperback ISBN 978-0-9970574-1-6)

Galloping Horses: Artist Xu Beihong and His Family in Mao's China

可在Amazon網上訂購。

https://www.amazon.com/Galloping-Horses-Artist-Beihong-Family/dp/0997057416

同名的中文電子書 (ISBN 978-0-9970574-3-0) 已在主要的電子書零售店出售, 包括iBooks, Kobo和Smashwords。

查詢信息,請訪問徐芳芳的網站:

www.BeihongChinaArts.com

 

三月份講座/新書簽名 :

地址:Thornhill 圖書館會議室

             12863 Willowyck Dr. St. Louis, MO 63146

            ( 從 Fee Fee 路上轉進 Willowyck,   1 mile north of Olive 。)

 

 時間:2017年 3月11日

             下午 2 點 至 4 點。

講座內容

為什麼徐悲鴻藝術的魅力是超越國界的。

徐悲鴻革新了中國美術教育。

 

《奔騰的駿馬》簡介

以水墨奔馬著稱的中國畫家徐悲鴻 (一八九五-一九五三年) 開創了中西結合的繪畫, 培養了幾代中國美術家。《奔騰的駿馬》描述了他的家人和他的藝術事業如何經受了毛澤東變化莫測的政治風暴而倖存, 毛澤東不斷變化的政策決定了從一九四九年開始, 包括在毀滅性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之中美術和音樂的發展方向。

 

关于作者

徐芳芳是畫家徐悲鴻的女兒。 徐芳芳出生並成長於中國北京, 在北京的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演奏專業畢業。 她一九八一年來到美國, 在加州大學貝克萊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獲得歷史學士學位, 並在斯坦福大學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M.B.A. from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二零零零年, 她成為中國人民大學第一任音樂系系主任。 她幫助發起, 並協助舉辦了她父親徐悲鴻在美國的第一個綜合性個人畫展, 於二零一一年十月至二零一二年一月在丹佛藝術博物館舉行。 徐芳芳發表過數篇關於徐悲鴻及他的藝術的文章, 包括《亞洲藝術》總第四十二期二零一二年第一期登載的《徐悲鴻, 現代中國繪畫的開拓者》及丹佛藝術博物館二零一一年出版的《徐悲鴻: 現代中國繪畫的開拓者》畫展圖錄中登載的文章《徐悲鴻的一生與他的藝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4)
评论
czh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那么蒋是如何回答的,在徐孙恋之前就与张私通背叛徐了?
czh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近仁1995' 的评论 : sorry,刚才点错了。
czh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近仁1995' 的评论 : 那么蒋是如何回答的,在徐孙恋之前就与张私通背叛徐了?
Rosaline 回复 悄悄话 To czhz, 蒋碧微的晚年回忆录应该最具真实性,她自己回荅了这些。
近仁1995 回复 悄悄话 这女儿长得太像爸爸了
czh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我没有读过你提到的这本回忆录。我阅读的很多文献都相互印证几点: 1)徐孙之恋确有其事,此事被孙的父母阻止; 2)张一直对蒋有意思,甚至可以说一直半公开地追求蒋,但蒋至少在徐孙恋之前没有作过任何出格和对徐不忠的事; 3)所以徐蒋关系破裂责任全在徐, 而不是象廖试图给人灌输的那样因为蒋爱慕虚荣,不守妇道。至于蒋离婚后,甚至去台湾后跟张的交往,与徐蒋关系破裂无关。据我的阅读,张的法国老婆一直不愿跟他离婚,所以也就无法和蒋结婚。你说的那些信件中如果有暧昧语言,要弄清是出自张,还是蒋,是在徐孙恋之前还是之后。
Rosaline 回复 悄悄话 To CZHZ, 请问您读过蒋碧微写的回忆录吗?里面有蒋碧微和张道藩的大量信件。蒋碧微是真爱张道藩,包括去台湾后自己家里有张道藩的画室。张在晚年背弃了蒋碧微。
czh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说的就是speaker为何故意avoid蒋碧薇的名字。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zhz' 的评论 : 回复 '成年人' 的评论 : 这也是我看了说明后的第一反应,为何不说明画中人是蒋碧微?我在画展中见过原作,说明中明确写着那是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speaker never pointed out the identity of the woman in the oil painting. Actually there were two paintings for this same picture, one is a sketch and another one is an oil replicated from the sketch.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zhz' 的评论 : From 茵茵梦湖's post below: "信息不仅要真实,还要全面,徐有前面的两个子女,廖有后面的一个儿子,没有必要掩饰。徐的长子就曾给一幅假画作伪证是真的,骗了冒充风雅的土豪。"
czh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廖静文确实再婚过,但很快就离婚了,没听说再婚后有儿子,but I could be wrong.
czh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茵茵梦湖' 的评论 : 廖静文写的《徐悲鸿一生》中,对蒋碧薇及其不公正。徐蒋二人关系破裂,完全是由于徐跟女学生孙多慈有婚外情,并已经提出分居和离婚要求,这是很清楚的事实,但廖静文却将此渲染成蒋和张道藩通奸造成破裂。虽然张道藩一直追求蒋碧薇,但蒋始终不为所动,恪守妇道,直到徐抛弃蒋及子女,才和张走的近了些,但也没有任何证据说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关系。廖静文及其子女一直贬低,歪曲蒋碧薇,主要还是为了独占徐悲鸿夫人这一头衔。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zhz' 的评论 : I thought Liao had never married again after Xu's death at her 30, so learning she had an another makes me feeling better for her life. That is very simple feeling I thought you should understand easily.
czh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成年人' 的评论 : 这也是我看了说明后的第一反应,为何不说明画中人是蒋碧微?我在画展中见过原作,说明中明确写着那是蒋。
czh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雅美之途' 的评论 : To be informed that Liao had an another son with different man
---------------------------------------------------------------------------
what the heck you are talking about?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茵茵梦湖' 的评论 : 信息不仅要真实,还要全面,徐有前面的两个子女,廖有后面的一个儿子,没有必要掩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 be informed that Liao had an another son with different man makes me feel better. Thanks you for sharing this information.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成年人' 的评论 : I changed it into 箫, thanks!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我胖我的' 的评论 : 回复 'czhz' 的评论 : Thanks for your comments. I made an update for the article for the part you had commented: "只有阅读了书,我们才能明白徐芳芳反复强调的此句话的含义: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她父亲是否有权决定新中国美术的走向。我想演讲者说出此话是希望读者从她书中的事实判断,我个人理解她这句的含义是,虽然她父亲处于新中国美术界的最高位置,但是有些来自高层的力量徐悲鸿自己还是不能抗拒的。"
我胖我的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楼主分享,文化精神生活还是重要的,大家多听听讲座,然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多好啊。一点想法分享,不是和任何人辩论哈:徐芳芳既然学过历史,就应该很清楚,她谈父亲的视角是家人。这个视角有史学价值,但不是美术史的价值。而且徐芳芳本人恐怕也没有过硬的美术训练吧。我完全同意楼下czhz的看法,“徐悲鸿能否有权决定新中国美术的走向”这个命题本身有点莫名其妙。还有就是,国画西画中的人物完全是不同美学精神下的创作。说国画人物达不到西画人物的程度,其实是用西画为标准来衡量国画,而这两种美学精神其实是并列的,不能用作互相衡量的标准。
诚信 回复 悄悄话 Thanks a lot for introduction.
茵茵梦湖 回复 悄悄话 看了开头我就想问,这是前房还是后房的女儿,因为需要判定时代。
我高中时代就读过廖静文写的《徐悲鸿一生》,很受影响,感动至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了许多疑问。
徐悲鸿的绘画主要是写实,加一些国画的写意,他的艺术功力确实高出艺敌刘海粟一大截,但他因个人好恶禁绝了一些现代流派,这也是一种艺坛的霸道和垄断吧。
徐对他的第二家庭确实情深,可能因为人到中年,比以前珍惜了,而且妻子小28岁,像女儿。要是看了蒋碧薇的回忆就有意思了,人家写的也很真实。蒋家还是资助过徐的,否则他怎么住到人家里呢。
信息不仅要真实,还要全面,徐有前面的两个子女,廖有后面的一个儿子,没有必要掩饰。徐的长子就曾给一幅假画作伪证是真的,骗了冒充风雅的土豪。
廖静文是把画都捐了,以至徐芳芳当年留学很困苦,回国时比妈妈还要老,有必要吗?遗产也应包括前房子女,继母就一个人都做主了,超越权限吧,当然那个年代不捐也不行,只能这样保存。
徐的画在国际上没有影响,只代表那个年代,已经不错了,毕加索后人用得着说他有国际影响吗。
徐悲鸿、梅兰芳、林徽因的早逝更是一种福气。
成年人 回复 悄悄话 那张“女子吹笛”图,实为吹箫也。画名为“箫声”。笛子是横拿的好不好?画中的女子,是徐悲鸿的前妻蒋碧薇。徐大小姐怎么不说明呢? 自己不是画画的,最好不要借着父名举办讲座。以为“我是徐悲鸿的女儿,以我的说法为准”。徐悲鸿去世时,她才六岁,懂得什么? 剩下的不也是听来的吗?跟其余的人有何分别? 我不太瞧得起名人子女打着父母旗号做事情。有本事靠自己吃饭,没本事才靠老子吃饭。很遗憾,名人子女绝大多数凡人一个,没什么本事。除了靠着父母余荫,别的不会。
czhz 回复 悄悄话 再说,旧中国美术走向是他能决定的吗,哪一个国家的美术走向是由一个人/画家能决定的?整个一伪命题/伪问题。你只能问: 在新中国,他是否有权选择自己的美术走向?
czhz 回复 悄悄话 徐芳芳反复强调的此句话的含义: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她父亲是否有权决定新中国美术的走向
----------------------------------------------------------------------------------
作这种判断的前提条件根本不存在,因为他只在“新中国”活了3年,所谓的“中国美术”还没开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