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八年(3)
(2012-11-12 12:26:20)
下一个
打柴和糖发面
我们家的打柴就是冬天在自家分的山场割柴,然后用爬犁运到家里,堆成柴堆,用作取暖、做饭。
刚下乡,一次爸爸在砍柴时,不慎把脚砍伤了,很重,血流了很多,是当时临近山场的人发现的,就帮忙把爸爸背回了家。
后来,每年都是找几个乡亲帮忙,割完柴就堆到山上,然后再找时间拖到家里。当时这是家里的大事,要找些年轻力壮的,还要准备中午吃的,带到山上。在我的记忆中。‘糖发面’就是当时的主要干粮,像春饼那么大,糖饼那样厚,红糖一样的颜色,味道又甜又香,那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可也只有在冬天砍柴时,才能吃到。后来全家搬到了城里,基本上就再也没见过那种好吃的‘糖发面’。在加拿大的Nofrills,我见过一种‘姜发面’,买过几次,味道却不一样,虽然外形比较像!童年的味道再也回不去了!
记得一个冬天的早上,月亮还挂在天边,爸爸带着我和姐姐去山场,一路上只觉得冷,等到了山上,我就被冻哭了。爸爸在周围弄了一些干草和干柴,生了一堆火,我们围着火烤烤手和脚,一会就不冷了。就因为我被冻哭了,妈妈特意为我和姐姐买了新的棉鞋!
还有一次,爬犁上装满了柴火,要沿着一个大坡向下放,也就是‘放爬犁’。爸爸在前面用身体阻挡着爬犁,我和姐姐在后面站在爬犁的两个露出的腿上,用双手死死拽着绑柴火的绳子,爬犁沿着山坡的雪道以可以控制的速度滑下,不过越来越快,很刺激,也有点危险,如果爬犁翻了,那后果将不可设想。待爬犁滑到坡底,一个急转弯进入了小窄巷,喔,我们终于停了下来!
我家就住在‘青年点’那趟房的一头,因此我看到了‘青年点’的柴火的秘密来源。每当村里放映电影,家家户户就都到放映地,拿着小板凳看露天电影。电影结束了,‘青年点’的大哥哥姐姐们,就几乎每人手里拿着一捆柴火,回到‘点’里。那些柴火都是从老乡的柴垛‘顺’回来的。
由于砍柴和种地,家里没个男孩帮忙,没有亲戚的照应,我们全家在下乡三年后搬到了爷爷奶奶家所在的农村。听妈妈讲,当时他们以为会在农村呆一辈子,从没想过78年会回到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