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所记五人中,曹沫最潇洒,专诸最成功,聂政最惨烈,豫让最搞笑,荆轲最莫名其妙。
先看下原文: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简而言之,就是曹沫替鲁国率兵打仗,输了,割地给齐国。两国元首会面的时候,曹沫拿刀子逼着齐桓公许诺归还割地。 桓公想出尔反尔,管仲说算了算了,都答应了,就还给他们吧。
苗哥曰:曹沫之潇洒,在于虚张声势地挟持一下齐桓公,兵不血刃,就解决外交大问题。最酷的是在齐桓公“许尽归鲁之侵地”之后, 曹沫的表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当然,他的潇洒表现离不开桓公和管仲的大肚量。桓公要是认真起来,出尔反尔不说,拼着与鲁国交恶,治曹沫一个以下犯上之罪,拖出去斩了,也是分秒间的事。曹沫的潇洒很有点蔺相如的风度,但是我们不能忘了,这两个臣子的政绩,与被他们挟持的国君的言而有信是分不开的。不过曹沫的故事读起来还是很荡气回肠,很浪漫主义,很理想化。刺客列传对曹沫着墨最少,但人物形象的光辉丝毫不弱于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