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面条的起源,网上的资料显示来自中国,也提到了阿拉伯与意大利。
更多的资料显示,主要是来源于中国,而且历史悠久,据说四千年前就有了,说不定,以后会发现更久远的,这个面条真是神奇,四千年,不但没有腐烂,反而是化腐朽为神奇了。
我开始知道面条,是从幼儿园开始,其实那个时候,我并不喜欢吃面条,关于面食,我更喜欢包子馒头和发糕,幼儿园里的面条,是典型的阳春面,不记得那面条里除了面还有什么,只记得老师让我们用筷子把面条一圈圈卷起来放进嘴里,要不,我们只会一根根吃了吧。
后来,父亲经常做烂糊面,一种把剩菜和面条糊在一起的美食,因为乱七八糟,反而很香很好吃,而且,面条烂了以后,小孩子很喜欢,又不用拿筷子吃,勺子都可以用来吃烂糊面,而且,多半用的是粗面,吃到嘴里,口感棉厚,那大概是我爱上的第一种面条。
再接着,中学时候喜欢上了青菜肉丝小煮面,因为要吃些绿叶蔬菜,发现做在面里,切得细细的就好吃多了,不会有那么多粗纤维。
高中时候,去一位来自北方的女孩家里吃饭,第一次吃到西红柿打卤面,至今记得她母亲在厨房里打着西红柿鸡蛋卤的表情,让我一直认为,她的母亲很美,就是打卤的时候特别美,配合厨房里的灯光,让我感觉到了一种家庭特有的温馨。
随后,速食面就满世界的出现了,那个年代,速食面就像是最解馋的零食,身边有谁泡了一碗,立即会惹得大家流口水。
面条相对与米饭来说,其实是更加方便的食品,无论人多人少,做面条都比做米饭要快。
人多的时候,做米饭要半个小时以上,还要做四菜一汤才说得过去,做面条,二十分钟就可以,打一个卤也不麻烦,什么材料都可以,有鸡蛋或者剩余的卤菜加一点,立即很辉煌,全过程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就能吃得风生水起。
人少的时候,做饭还是要半个小时,做面十分钟就可以,或者直接速食面里放个鸡蛋和蔬菜,比忙了半天才能吃到嘴里的饭要简单舒服多了。
夏天的时候,可以吃凉面,凉饭却是不大好吃的,天热了,也只能喝粥,假如想吃凉的,要去买罐头的八宝粥,其实买来了,也还是更愿意弄热了吃,饭和粥,凉的,都不是太吸引人,但是面条凉的就非常诱人,夏天有太多凉面的品种,随便做好了,加上麻油和各种浇头就可以,没有觉得凉面太凉,就觉得凉面很爽。
冬天,一碗热汤面立即可以让人吃得身心陶醉,如果加点辣油,人们能吃出春天的气色,夏天的风采。
一碗面,可以内容很简单,简单到只有葱和油,无需再加什么菜了,但是葱油饭不加菜吃不下去,还得加酱油或者榨菜才能糊弄过去,面条就可以只用葱油和盐,那样吃得也很香,好像面条本身有一种麦香,这种麦香可以让人忽略了佐以小菜的想法。
也许,白嘴吃饭也可以,不过真是很少有人这么吃,通常好久不吃米饭了才会有这种想法,而面条,经常吃,也能简单下肚,不需要理想中的添加,也能叫做完满的一顿饭。
疫情期间,很多超市里的速食面都被人抢购一空,可见这个东西在人们生活里所扮演的角色多么重要,如果买了米,还得考虑荤菜素菜一大推,而速食面,开袋就可以吃了,不煮都行。
快餐饭,就不能开袋即食,最起码要放到微波炉里叮个几分钟,而且感觉很难超越即使是没有泡起来的速食面。
关于活着的需求,人类的发达程度越来越完美了,而且越来越适合懒人了,假如只是想活着,现在比远古时期要容易很多。
但是,关于好好生活的理念,日渐衰弱,人的精神世界里,少了很多远古时代的原生态。
原生态的美食已经被大家当成了最值得推崇的食物,其实原生态的人际关系也是最值得推崇的情结,后者,要比前者难多了。
考古学家发现了四千多年前的面条,让我们感叹远古人在饮食方面的智慧,而我们,唾手可得的远古文化,很多都被当作老古董藏匿于博物馆中,仅仅供人参观,却不能真正成为现代文明的向导。
糟粕和精华都已经化作文字木乃伊了,除了瞻仰与感叹,何时能够像面条这样,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人们赞不绝口的精神食粮呢!
某日中午的一碗面条,今天,要感恩一下这个伟大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