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晚应邀参加一个线上《北大女作家两个儿子相继自杀》讨论会,想到近期频频报道的类似事件,颇有感慨:发生了无数次悲剧之后,人们是否吸取了教训、学到了功课呢?我认为许多人也许还没有。
不过,这个讨论会也让我看到,“心理创伤” 这个概念正在渐渐走进大众视线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了解到许多以前不解的问题。比如作家本人的忧郁症,以及她两次自杀的经历,以及儿子们的自杀,包括其他相关的个案,都是心理创伤惹的祸。
什么是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并不是一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要命的大事件,而是有过某种经历之后,人的“内核”遭到改变:
大脑的结构、瘢痕的细胞,以及被伤害了的神经化学物质。
这个看不见的阴影,导致副交感神经系统感觉不到平静和放松,容忍压力和逆境的能力大大下降;而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交感神经系统,时时处在备战状态,因为它认为到处是威胁,而为了适应和控制外部的威胁,就会产生过激反应。
举个例子:一位侥幸从伊拉克战场活下来的老兵告诉我,他曾经和他的战友们被敌人逼到一条死胡同里无路可走,完全陷在恐惧中,神经高度绷紧。突然间他听到一丝声响,便毫不犹豫地朝声响的方向开枪,结果打中的是一个小女孩。
创伤就是一个人大脑的警报器一直开着:危险!必须随时端着枪,保持随时扣动机板的状态。不论是自杀,还是其他极端的行为,比如酗酒、吸毒、乱搞两性关系,甚至所谓的激情杀人,都是因为大脑的警报器无法关闭。平日里使用其他心理防卫来维持,比如用理性思考、讨好别人等方式应对,但因为他的心理弹性差,在遇到一些问题、某些压力或者遇到挑战时,就会酿成悲剧。
作家的忧郁症从哪里来?
两个原因:代际创伤与儿时的家庭环境。
报道中对作家的妈妈行为和性格的描述是这样的:偏执、占有欲和控制欲、给家人压迫感、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莫名哭泣,还经常对女儿大声斥骂,作家描述妈妈是一个“脾气阴晴不定”的人;“她的暴怒和脆弱都来得猝不及防。”
作家写到:“抚平她(母亲)的情绪,平息她的怒火…我们才有呼吸的余地。”
显然,这里描写了一个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母亲。
一个令心理治疗师也望而怯步的心理疾病。
而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原因,就是童年心理创伤。
我们不知道作家的母亲有着怎样的经历。但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没有经过处理的“集体苦难”和“精神伤痛”。大脑,完整了记录了曾经经历的一切。双雪涛是中国最有名的年轻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描写20世纪90年代席卷东北的大规模下岗,他的老家沈阳随着经济衰退,以及随之而来的集体幻灭,和个体孤独。他描写一个贫困社区,街上到处都是辍学的年轻人:“每天无所事事,细长的脖子,叼着烟卷,也没饿死”。他小说中的角色为了生存做出不光彩的选择,包括杀人犯和酒鬼。
双雪涛写到:不像是人们把事情消化了,然后向前看。他们只是把发生的事情掩埋了。
文学家真不愧是杰出的心理学家。掩埋的是发生过的事情,留在身体里的,是由此产生的负面思想,情感、行为等;于是,首先透过基因传给下一代。这就是代际创伤传承。现代科学的研究发现,有 37 个与 创伤相关的不同基因,一代传一代。
除了基因里传承的创伤,一个有着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母亲,又能怎样给孩子提供健康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呢?
面对这样一位脾气阴晴不定、随时火山爆发的母亲,一个小孩子除了以胆怯的安静、唯唯诺诺的听话来进行自我保护,还能怎样?
可悲的是,孩子这样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防御,不仅很少得到大人的保护和支持,反而往往因为表现出的症状,成为家庭的“替罪羊”。比如,孩子被看做有行为问题,或者情感问题。在美国这个自闭症被过度诊断的国家里,许多孩子被简单地诊断为自闭症。这个诊断误导家长不面对和医治自己的创伤,反而把孩子当做病患治疗。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早已不是新的故事。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早年就发表过罹患忧郁症的母亲,对孩子健康发育的影响。
2024年2月份,一篇关于亲子神经同步与消极的家庭情绪氛围和儿童的心理病理症状有关的研究报告发表出来。有意思的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们都是华人的名字。他们的研究发现小孩子是通过观察和效仿大人,来学习如何表达和调节他们的情感。因为他们的神经与大人同步。如同伴舞,孩子懂得如何配合大人的舞步。这项研究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解释了消极的家庭环境如何通过孩子与父母二人组大脑中共享的社会情感表征,来影响孩子的情感调节系统。
多少孩子为了能够呼吸,不得不像作家那样,小心翼翼地“抚平她(母亲)的情绪,平息她的怒火。”
教训和功课学到了吗?
外祖母的边缘性人格障碍表达着她曾经的创伤被忽视,而她的创伤无法让她满足女儿童年的情感需要;
相反,这种家庭的角色往往是反转的。那便是孩子必须像作家那样,满足母亲自恋的需要。“来自扼杀他人喜乐的喜乐” ---保罗吞尼尔医生这样描写那种自恋的母亲,她们无法提供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却往往能做出惊天动地的牺牲,来证明和感动自己对孩子的爱。
而一个在边缘性人格障碍母亲身边生存下来,失去童年欢乐的作家,又如何能够给她的孩子提供“神经共享”的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呢?
自己没有的,给不了孩子。
自杀、忧郁、杀人… 我不认为大多数人学到教训和功课。那就是,家庭功能失调,与打骂孩子或忽视孩子同样对孩子具有伤害性。
曾经,我们不懂的创伤,制造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的悲剧。大多数成年后的孩子,就算此生不会成为极端悲剧的主角受到社会关注。但他们生活的苦涩,有谁知晓?
很感恩能够受邀参加这个讨论会,看到年轻一代的追求甚是欣慰。惟愿更多人觉醒。
Qinhttps://psycnet.apa.org/fulltext/2023-8969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