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一
毛泽东曾确立过两个接班人:刘少奇和林彪(华国锋另当别论)。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是被毛泽东本人所亲自废除,林彪的接班人地位则是被毛泽东和林彪这一对患难与共的生死战友共同的党内对手所合谋废除。
对刘少奇的废除,后人对于表面的基本事实没有分歧,争议在于毛泽东出于何种原因废除刘少奇。对于林彪的废除,即便是在基本事实上,后人恐怕也不能达成一致,更不用说被废除的深层的原因。我想,当我提出“是毛泽东和林彪的共同的党内对手所合谋废除”这一论断的时候,可能就有读者说我是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林彪的问题,待到讨论“913事件”时详细分解,本文只讨论刘少奇。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许多人关于刘少奇的认识是感性的:他革命有功,自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以来就是毛泽东的坚决支持者;他是毛泽东思想的提出者,还在1945年做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建国后,他是毛泽东的主要助手,在战后恢复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居功至伟,“大跃进”之后,他“实事求是”,积极承认“大跃进”的错误,提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相食,是要上书的”。这样优秀的一位毛泽东的接班人,却被毛泽东通过亲自发动的文革,残酷打击迫害致死。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任何人,一旦不顾历史本来的真实面目,只顾简单罗列似是而非的事实,又不顾各种简单事实是否确实成立,简单事实之间是否存在真实的逻辑联系,那就不难得到一个印象:毛泽东和历史上所有封建帝王一样,“飞鸟尽,良弓藏”,坐稳了江山,就开始杀功臣。刘少奇是这样被杀的功臣,彭德怀,贺龙,也是这样被杀的功臣。当这一认识成为不可动摇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就是一场诛杀和迫害革命功臣的运动,就是一场民族浩劫的结论,也就不可动摇了。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这样的历史解读,具有现实合理性,却毫无历史合理性。究其实,它是建立在符合总导演的“政治正确性”的两个参照系之上的:第一个是封建家长制体系,第二个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学体系。在第一个参照体系之下,毛泽东成为封建家长或者封建帝王,和秦始皇无异,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只有那些被他迫害打击过的,甚至迫害打击至死的,如刘少奇,才是具有现代意识到的国家管理者。在第二个参照系之下,毛泽东晚年(1956年之后)搞社会主义,是逆世界历史潮流的,是完全错误的,而主张继续搞“新民主主义新阶段论”(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的刘少奇才是正确的。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毛泽东一生的事业,尤其是晚年的事业,是与社会主义不可须臾分离的。任何人,进入那一段历史,如果不能紧紧抓住“马列毛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尝试”这个关键线索(这是本来的真实线索),阐释出来的历史就不是真实的历史,阐释出来的毛泽东就是不可信的毛泽东,相应地,那些被用来证明毛泽东错误的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刘少奇和文革,都必须放在历史的本来视野中重新加以审视。凡是真正心系民族未来命运的人,必须重返历史,虚心向历史请教,以便把那口历史深井的井口修复,把井水表面的浮渣撇去,供后人随时自由地靠上去,取一瓢历史的清泉饮用。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二
毛泽东与刘少奇1922年初识于安源煤矿工人运动期间。当时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是留法归来的李立三。刘本人是留苏归来的。
1927年蒋介石“412大屠杀”之后,刘少奇受命到华北、东北等地从事地下工作,毛泽东则受命领导秋收起义,走了公开的武装斗争的道路。刘1931年第二次赴苏联学习,1932年从满洲省委书记任上调中央苏区,渐渐与毛的交往多起来。1935年瓦窑堡会议之后,刘被派往河北组建中央华北局,成绩突出,还发掘出一大批青年地下党骨干,如彭真、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李雪峰、蒋南翔、刘仁、徐冰、邓拓、胡乔木等。这些名字在1949年后的历史中出现的频率之高,是不需要特别强调的。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刘在1937年被召回延安,在1938年完成《关于白区党组织和群众运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等理论著作。它们被毛推荐为党内教材,要求党员必读。1942年,刘协助毛开展延安整风。1943年,刘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也有资料显示,刘只是借用了其他人更早提出的这一概念),随后进一步提出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政治工作的指针。在1945年7大上,刘少奇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将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1945年任弼时主持起草《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经过全党广泛讨论、反复推敲、认真修改,在批判王明、博古、李立三、陈独秀、瞿秋白、张国焘等错误路线的同时,特别肯定了两条正确路线,一条是苏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武装斗争路线,一条是刘少奇为代表的党的白区地下斗争路线。这也显示,自延安整风之后,毛泽东和刘少奇搭档在全党的决定性地位被确立。此时,刘在党内的位置紧随毛,依次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刘跃升太快,坐飞机到这个位置,曾引起许多元老级人物对毛刘二人的不满。毛不得不出面化解党内对刘的信任危机。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防万一,离开前正式宣布刘代行党政军领导责任。这意味着毛如有不测,刘将自动成为全党全军最高领导人。1946年,胡宗南20万大军扑向延安,毛让刘、朱德率中央机关干部过黄河,进入更安全的河北冀中根据地,自己则和周恩来、彭德怀和任弼时留守十分危险的陕北,以少量兵力与胡宗南周旋。毛泽东这一安排用心十分良苦:如果自己有不测,那么能够对刘少奇的权力构成威胁的周恩来和彭德怀也不能身存,革命事业将由刘少奇在忠厚老实的朱德辅佐下继续向前。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批评的真正目标不是毛泽东,而是刘少奇,从而遭到刘少奇等人的围剿;1962年7千人大会期间,刘少奇说“谁都可以平反,但彭德怀不能平反”;文革中,刘少奇专案组组长周恩来对于刘少奇的“遭遇”“冷眼旁观”……。如果将所有这些事件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到1942年延安整风的后果和随后毛泽东精心培养刘少奇接班,对于刘少奇来说是福祸并存。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三
毛泽东和刘少奇在战争年代的合作很好,没有重大分歧。原因是几方面的。
第一,刘在完全进入延安中央机关之前,主要是在白区领导地下斗争,二人没有产生重大分歧的位置条件。毛和刘自安源一别,再相聚已经是1932年,共产党已经走过了1920年代这个多事之秋,其间,毛泽东与党内其他许多人发生分歧,但刘少奇基本是在白区领导地下工作,没有卷入中央所在地的许多是非之中,与毛无从发生分歧。刘1932年到中央之后,对中央实际人脉关系和许多具体情况没有熟悉,不会对中央的事过多说三道四,也就不会与包括毛在内的任何派别产生直接冲突。不久之后,刘又于1935再去白区,回来是1937年,这时毛泽东已经用无可争辩的实际成就,战胜了其他教条主义者,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拥护,刘也看清了毛的正确性,必须接受现实,并适时加入毛泽东的正确派阵营。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进行,第一阶段是实现最低纲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是取得政权,取得政权是要以许多志士的头颅为代价的,因此这个目标是可以用尺子拉出明确界限的,是刚性的,谁是谁非,谁正确,谁错误,可以用战争中的胜负来做直接的衡量。自井冈山的斗争以来,许多历史事件已经证明毛泽东比他的任何战友都更正确,以至于曾联合其他人罢免了毛泽东权力的陈毅,吃过苦头之后,不得不反复央求毛泽东出来领导军队,挽救革命。有毛泽东的军事指导存在,刘不可能再有超越毛泽东的更好的军事理论。因此,刘在内心对毛泽东的武装斗争的一套理论和实践应该是心服口服的。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第三,正因为1949年前全党的目标就是赢得战争,取得政权,毛刘都还没有机会展示各自的治国理念,有理念也都不成熟,更没有机会实践。此外,刘即使在1937年之后成为了中央核心成员,直到1949年,从来没有以一号人物的角色实质领导全党的事业,因此,即使治国理念与毛泽东不同,也无法显示出来,更无从与毛的产生分歧。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在1949年后,情况发生变化。首先是二人之间的地理位置的距离没有了。毛住丰泽园,刘住福禄居,二人一墙之隔。毛刘常可以在饭后散步相遇,找一块石头一起坐下,畅谈一番。毛泽东说的“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就是这个情形的产物。其次,政权既然已经取得,各自的治国理念就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体现出来。毛泽东心中装着的是革命的最高纲领,即实现社会主义,而刘少奇心中装着的还是他自己1946年修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得到的《新民主主义新阶段论》。其要点是,在执政后要发展生产力和繁荣经济,确立社会的经济基础,等有了经济基础后再改变生产关系,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显然,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五形态说”的正统理论:即先搞资本主义,等到物质极大丰富后才搞搞社会主义。刘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和列宁主义之间,取马克思的经典舍列宁主义,而毛泽东一如既往,并不死抱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认同列宁的暴力革命后经过一段时间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这样的理论指导分歧之下,毛泽东让刘少奇全面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目的是继续帮助刘少奇确立和巩固他在党内接班人的身份和地位。刘既然处在了独自为政的位置,自己的治国理念也就自然而然在工作中具体体现出来。这就为他们两人之间产生重大分歧提供了可能。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四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77年版)第80页是这样一篇文字(文字不多,故全文抄录):
题目:对刘少奇、杨尚昆破坏纪律擅自以中央名义发出文件的批评
日期:一九五三年五月十九日
内容:
一,嗣后,凡用中央名义发出的文件,电报,均须经我看过方能发出,否则无效(该四字加了着重号-右而左注)。请注意。
二,(一),请负责检查自去年八月一日(八一以前的有过检查)至今年五月五日用中央和军委名义发出的电报和文件,是否有及有多少未经我看过的(我出巡及患病请假时间内者不算在内),以其结果告我;(二)过去数次中央会议不经我看,擅自发出,是错误的,是破坏纪律的。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编者加的注释是: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刘少奇、杨尚昆的两次书面批评。
这份历史文献所涉及的到底是那些具体内容,现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刘少奇等人擅自以中央名义发出文件的违反和破坏党的最高层日常工作纪律的确凿事实。今天,许多人已经习惯了对刘少奇表达同情,说他作为国家主席,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可是,谁曾注意过刘少奇自己早在1953年的时候,居然如此违反中央纪律?“党纪国法”在当时的特定体制下,谁重谁轻,谁该服从谁?恐怕不言而喻。一个提出“做党的顺服工具”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自己居然视同党纪为儿戏,又怎么能让人相信他尊重国家法律?他在文革中被批斗,到底是该拿法律保护自己,还是该反省自己忘掉过党纪?更忘掉了党的最高纲领?今天人们在同情刘少奇的文革遭遇的时候,是否真的是以党纪国法为准绳?心中是否记着当时的历史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曾经遭遇过刘少奇粗暴打断发言,邓小平以毛泽东身体不适为由拒绝毛参加中央会议的事情,毛泽东不得不找来党章和宪法为自己维权,这为什么不能被看作毛泽东尊重法律,敬畏党纪的证明?也即是其他人目无党纪国法的证明?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这份文献还透露出另外的意思:刘少奇等人违反党纪很可能是习以为常的。毛泽东发现后不但体现了原则性,也体现了通情达理:他把自己出巡和生病请假期间,刘少奇以中央名义发出的文件视同正常文件。
毛泽东在刘少奇问题上的原则性和通情达理,还有多样的表现。建国初,刘少奇省亲到天津,大谈资本家剥削有功,毛泽东是宽容的;在电影《清宫秘史》的评价上,毛泽东对刘少奇也是包涵的。因为那时是《共同纲领》时期,党的各项政策必须与《共同纲领》的要求相一致。1953年高岗事件上,毛泽东毫不犹豫压制高岗,保护和突出刘少奇,进一步巩固刘少奇的党内地位。嗣后不久开展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济,刘是具体执行人,辅助他执行的是农业部长邓子恢。实际上,刘一直想对这个合作化煞车,邓子恢还主持砍掉了20多万个农业合作社。这导致了毛泽东的不满,毛说邓子恢是“小脚女人”,是“右倾”。毛的不满显然也针对刘少奇,却为了保护这个党内二号人物,没有直接批评刘。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现在,许多人都读到过70年代初毛泽东接受埃德加斯诺采访时,说自己是在1962年的时候就对刘少奇产生不满,在1964年的“四清运动”中有决定废除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毛泽东的这一自白是坦诚的,尊重历史事实的,但是为什么1962年就心存不满,却又拖后了四年才最终实施废除呢?答案在“大跃进”及其善后处理和嗣后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之中。毛泽东对于刘少奇经历了“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直至彻底死心”的心理历程之后,才决定拿下刘少奇,此期间,毛泽东心里的底色始终是社会主义红色,刘少奇则是与这个社会主义的红色基本不粘边。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先看看“大跃进”诱发的几件事情。
“大跃进”运动,是全党的战略决策,运动中出现严重反科学的浮夸风,表现为少数主要责任人头脑缺乏冷静,违反自然规律、夸大实践中的实际成就的严重的主观主义。它是当时“五风”中危害最大的一种(“五风”是指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对生产瞎指挥风)。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浮夸风导致中央后续的工农业决策,是在一个完全失去可靠性的数据体系上进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与紧随其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的困难,形成叠加和共振,在局部地区造成了饿死人事件。刘少奇蹲点的河南,问题最为严重,当时的河南省委书记刘邓的亲信吴芝圃是浮夸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从任何角度观察,浮夸风都没有任何历史进步意义,且遗风犹存。1990年代的浮夸风,与1958年的浮夸风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为错误的“浮夸风”负主要责任的应该是刘少奇为首的“经济内阁”,而不应该是主持制定了“大跃进”战略决策的毛泽东。伟大的战略毁灭于糟糕的战术,大跃进是一个典型案例。
现在,后人甚至可以根据1978年后继承下来的刘少奇路线,做出这样的假设:刘少奇当时是故意纵容并推波助澜“浮夸风”,使“大跃进”极端化,并遭遇失败,迫使毛泽东退回到1956年,恢复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私有经济为主的状态。这可以从1958年刘少奇的各种言论中得到证明,并可以从1962年前后刘少奇明里暗里支持“三自一包”得到进一步佐证。最高层首先发现浮夸风的,不是一线的刘少奇,而是二线的毛泽东。这也不能不让人产生必要的联想。再者,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尤其是农村合作化运动,刘少奇就是抵制的,但是,因为毛泽东的亲自介入,刘少奇的抵制无效,合作化顺利完成了。对此,刘少奇该当何想?要知道,他1949年之后就是主张剥削有功的,就是要搞他的《新民主主义新阶段》的。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为了保护刘和其他许多直接责任者,毛泽东把“大跃进”的主要责任担了下来,并决定开庐山会议“反左”,教育广大党的干部。一向善于投机,但每次投机总是失败的彭德怀,出来搅局,把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完全打乱了。彭依仗自己的战功,试图借“大跃进”中的失误掀翻责任人刘少奇,却没有想到毛泽东在这个事件上,决没有拿下刘少奇的意思。何况,“万言书”得罪了太多的人,如果完全接纳彭德怀的意见,就将等于把所有参与“大跃进”的干部都要扫进历史里。这显然不是毛泽东和全党当时需要的结果。所以,拿定了毛泽东的态度之后,刘少奇为首的大批人,就对彭不依不饶,合击围剿他,给他安一个“军事俱乐部”的罪名,非要毛泽东解决这个俱乐部的问题才下山。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毛泽东没有参加刘少奇主持的多数人与彭的争论,据资料显示这个争论之激烈,噪音居然影响到了在会场之外的毛泽东的休息。可以说毛泽东最后是在刘等人的“逼宫”之下,做了一回打鬼的钟馗。毛泽东事后曾说在庐山会议上自己做了严重违心的事,指的就是为了维护党内团结,明知道彭德怀没有重大错误,还是按照刘为首的多数人的意志,把彭和其三个主要支持者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打成“反党集团”。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毛彭几十年一起出生入死,毛不忍把彭彻底打倒。“三十一年了啊,就这么散了?”此言既出,毛义重如山,日月可鉴。“狂着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人总是要有一条出路,不要逼得人家没有出路。”这些都表明毛无奈地在两股力量之间搞调和,他既不想让接班人丢了山头,也不打算和一位老战友分道扬镳,更不愿意将他置于死地,前有1953年高岗的悲剧为殷鉴啊!“庐山会议避免了一个大马鞍形,避免了一次党内分裂”。但是,刘少奇借毛泽东维护他的接班人地位,裹挟毛泽东认可对彭德怀那样的残酷斗争,这或许让毛泽东对刘少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度过。1962年,在7000人大会上,在毛泽东的要求下,刘少奇向7000人大会作了一个口头报告,把1959年-1961的经济困难,定性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不过,在正式报告中刘采纳了为中央集体所认可的评价,并认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7000人大会后,毛泽东立即离开北京去了外地,刘即在中南海西楼召开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推翻中央集体认可的报告,擅自提出7000人大会对形势估计不足,实际情况应该是一团漆黑。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毛泽东知道这个说法后,没有立即做出反应。
基于一团漆黑的评估和尽快恢复经济的良好愿望,刘的经济内阁相应主张搞包产到户,重走个体经营的回头路,并认为包产到户,4年就可以恢复,不包产到户,则至少需要8年才能恢复。这个意见是由陈云正式上呈给毛的。毛根据自己外出调查获得的情况,对经济形势的估计是,困难很大,但不是一团漆黑,总有些光明;对包产到户的回头路做法,则坚决的反对,并认为坚持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集体道路,恢复经济再有两年时间就差不多了。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这一次,毛泽东将走集体路线还是走个体路线的最后决策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并再次采取了旁敲他人(陈云、邓子恢、田家英,上次是旁敲邓子恢),侧击刘的办法,来表达他对刘的意见。当然,在私下的场合批评刘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游泳池里,毛泽东批评刘少奇:“你慌什么,压不住阵脚了,我死了,你怎么办?”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刘知道了毛的态度后,转弯很快,立即表态放弃包产到户,坚持集体道路。这样一来,二人的分歧虽然有过渡为公开冲突的趋势,但还是没有发展为公开冲突。可以看出,直到此时此刻,毛泽东对刘的治国理念虽然不满意,但为了党内团结,为了维护刘的威信始终刻意回避在公开的场合对刘的直接批评。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可以推测,毛认为既然三大改造已经实际完成,个体经济的生米煮成了集体经济的熟饭,那么刘即使坚持马克思的正统的“五步论”,要先发展资本主义,也没有可能了,唯一的选择就是面对既成的事实,克服困难,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三自一包”是及时雨,可以爽快一阵,但不解决根本问题。这为1978年以后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所证明。要解决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就必须走组织起来道路,任何其他捷径都是新瓶装旧酒。西方国家人口比较少,工业化完成后,农业从业人口更加少,农业高度机械化,可以用商业组织的方式,解决农业生产的组织问题。中国不同,农业人口密集,农业人口的工业转换不可能像西方那样完成,而且中国是较多的农业就业人口,占据较少的土地资源,如果把农田分割为豆腐块,一人一亩三分田地,农民就将永远就成为这块田地的奴隶,并出现毛泽东预言过的两极分化,有钱的讨小老婆,无钱的生产也难以为继,高利贷者盘剥,干部腐化堕落的等情形(这一切现在都成为了现实,免农业税实际是为了维持难以为继的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缓解城市压力的引鸩止渴之法,远不是工业反哺农业那么简单的事)。显然,毛比刘看得更远、更深、更透彻,信念也比刘更坚定。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事实证明毛泽东是对的。继续走集体主义道路,恢复经济没有用刘少奇的“经济内阁”预计的8年时间,实际上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到1964年,国民经济就全面恢复。毛泽东一贯相信人民,这一回他是又相信对了。中国其实有最好的老百姓,只要党的原则把握的好、党的决策正确,老百姓就会密切配合,显示出无穷力量。这次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就是一个证明。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这次毛泽东没有像在大跃进中那样,先当甩手掌柜,后去收拾摊子并承担责任。这种情况下,刘即使不赞成毛的恢复经济的社会主义路线,也没有办法我行我素。这一点非常重要,首先是防止了浮夸风的错误再犯,其次是毛对刘的治国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被后来的“四清运动”进一步具体化,并最终导致二人分歧在党内公开化。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五
再来看“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三大改造虽然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但是“大跃进”出现“五风”作乱,在嗣后恢复国民经济中,出现“三自一包”思潮。这些在毛泽东头脑里已经清晰勾勒出一幅轮廓:社会主义的基础远没有牢固,党的干部社会主义意识淡薄,党的高层动摇不定。于是,为了普及社会主义的认识,夯实社会主义基础,统一党内认识,解决高层的摇摆,毛泽东决定发起一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最早也叫“四清运动”。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在运动中,刘少奇把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问题看得比较悲观,认为“四不清”干部太多,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就是要解决干部“四不清”问题。毛泽东则认为,清是要清,多是不多。并明确反对搞得太多,觉得没有那么多地主、富农、国民党、反革命、和平演变分子,要是划出百分之十几、二十,全国7亿人,20% 就是一亿四。那就要发生一个左的潮流。毛泽东还说,王光美的那个大队我数来数去,贪污超过千元的只有4个人,没有第五个嘛(见《毛泽东传1949-1976》)。更为严重的分歧,表现在如何确定运动的方向。毛泽东心目中的“四清”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而刘少奇的“四清”是清理基层“四不清”干部的运动。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没有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为党所信赖为党鞠躬尽瘁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没有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信赖和支持,共产党取得政权的革命是不能完成的。这一点毛泽东一直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创造性的将支部建立在连队上。取得政权后,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然是毛泽东最依赖的两股力量,没有这两股力量,共产党改造中国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就将付诸流水。所以,人民公社化之后,基层党组织建立在公社(大队设支部,小队设小组),充分依靠基层党组织,全面发动群众参加到党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来。刘清理“四不清”干部恰恰就是在这个基层组织上进行,要清除大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干部,这与毛泽东的一贯原则立场发生严重的对立。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到此为止发生的系列事件已经表明,如果把国家交给刘,首先是工人农民会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其次是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力量,要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也就是说,共产党员必须依赖的两股力量,都要与共产党离心离德(这在今天已经完全发生了)所以,毛在这个时候,就完全不再相信刘少奇会沿社会主义道路往前走,刘非离开最高位置不可。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后来毛泽东在接受斯诺的采访时说,想搞掉刘少奇的想法是在“四清运动”中,是在“23条”之后产生的。毛泽东是坦率的,没有说假话。
在“四清运动”中,两人的分歧公开化了,这种分歧代表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两条道路。于是,毛泽东不再与刘在一事一物上争来争去,而是开始着手谋求问题的总解决。总解决的办法,在毛泽东青年时代就产生了,它便是文化的、哲学的总解决,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伦理。这个思考在战争年代被迫中断,建国后重新回到毛泽东的视野:既然在这十几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局部的小手术看来又不能解决问题,不如把自己多年的思考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来一次总解决。文化大革命的战略思考就这样诞生了。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社会主义探索的诸多具体问题突出表现在党的高层队伍中,高层队伍问题解决了,即解决了整个队伍问题,所谓纲举目张,因为,路线一旦确定,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样,“四清运动”不了了之,文化大革命随即爆发。序幕是1965年批判吴晗的《海瑞罢官》,正式的发动是1966年的“516通知”,由刘少奇本人亲自主持制定。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文化大革命的目标是多样的,从短期具体目标看,在组织上是指向在自“大跃进”开始逐渐暴露出来的党内中高层的严重的官僚主义,在路线上则是指向明里暗里的资本主义。毛泽东显然不能接受要共产党的基层干部对一系列的失误负责这样荒唐的事,而是要求党的高层承担责任,因此要求具体目标对准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历史的看,这个群体的确是一小撮,但它有非凡的繁殖能力,因为资本主义道路适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恶劣的一面,可以满足少数权力和利益人士的一切个人欲望。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刘少奇清楚知道自己和毛的分歧实质所在,也参与了文化大革命一系列的指导文件的讨论和核准,要说他对于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的主导思想不清楚,是他“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合理的解释是,如同前几次一样,他不想与毛正面爆发冲突,而是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成功了,功劳是我的,失败了,错误是你的。这在大跃进失误中表现的再突出不过了。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刘必须对文革初期的学生和群众的武斗负责,因为那是他误导运动的结果。刘有意误导运动不是一次了,在大跃进中是把大跃进误导成浮夸风,在“四清”运动中,是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误导为“四清四不清”,这一次则是把“一小撮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误导为“地富农反坏右”和青年学生。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刘是精明的,但也惨败在这个精明之中。在“大跃进”中的初犯,毛泽东独自承担了责任;在“四清运动”中,毛泽东则一直监督着,并随时修正(前10条-后10条-23条为标志),没有给刘犯严重错误的机会;这一次在运动初期毛泽东离开北京,让刘主导运动,我想,毛泽东还是对刘以观后效的。结果,刘把矛头指向运动目标以外的目标。这样毛泽东就不得不兑现“四清”运动时产生的让刘走人的想法。毛实际上给了刘最后的证明机会,这机会被刘的精明浪费了。如果刘没有对运动本身作有意的方向性扭曲,毛泽东还会在其他位置留用他的。8届11中全会,刘排在第八就是一个好注脚。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六
前文提到,早在1946年刘修正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提出过《新民主主义新阶段论》,旨在执政后发展生产力和繁荣经济,确立社会的经济基础,等有了经济基础后,再改变生产关系,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显然,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五形态说”的正统理论:即先搞资本主义,等到物质极大丰富后才搞社会主义。刘在马克思经典理论和列宁主义之间,取马克思经典舍列宁主义,而毛泽东一如既往,并不死抱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在事实上认同了列宁的暴力革命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简而言之,刘少奇和毛泽东在建国后的分歧,体现在正统的“五步论”马克思主义和被压缩了资本主义阶段的列宁主义之间。毛泽东在1956年在和越共总书记长征和印尼共产党总书记艾地谈话中指出,列宁主义诞生之后,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结论已经不正确了,不能教条的死抱马克思的“五步论”(见《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刘少奇按照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张先发展资本主义,这早在1949年到王光美的老家天津接见天津工商界资本家时,就有充分的展示。刘说,现阶段鼓励资本家剥削,鼓励大家赚钱,因为只有允许剥削才能照常开工,工人才会有工做,不致失业饿肚子,我们城市才会秩序安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剥削非但无罪,而且有功。-这就是文革中批判“剥削有功论”的最早的事实来源。刘的这些言论,充分显示,“到底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还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这个马克思主义早已回答清楚的基本问题,他都没有搞清楚。今天,朝野无数的资本主义追随者,其实都是刘少奇的信徒,以为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然而,事实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自己却因为制度的不合理,落得只能艰难度日。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无论是西方过去的历史还是中国今天的现实,都证明这个刘少奇的理论是不成立的。如果物质极大丰富,就必然可以搞社会主义革命,那么现代西方已经达到相对的物质极大丰富,为什么遏制社会主义依然是西方的主要目标?可见物质极大丰富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向社会主义过渡必然要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介入,这其实也就证明了列宁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科学性,排除了在中国走一段资本主义道路的必要性。毛泽东显然比刘少奇更准确领会了马列主义的本质原理。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只要剥削才能保证工厂开工,工人有钱赚,城市有秩序”。这显然离实际和历史事实相差太远了。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的秩序,难道不是剥削出来的?由此引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难道不是剥削出来的“秩序”?刘的剥削有功论在理论上太肤浅,也不符合实际,还排除了另一种可能的途径,就是列宁、毛泽东实践过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事实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能保障充分就业,并在消除剥削的同时,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这正是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在1970年代中期,即毛泽东去世前夕,已经实现的社会状态。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即使根据马克思的正统理论,资本主义也是在无产阶级革命中被消灭。中国已经完成了一次暴力革命,为什么样非要再度制造出资本家来剥削无产阶级,再来一次暴力革命?既然理论上都不能证明,资本主义不经过暴力革命可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毛泽东的探索显然比刘少奇的探索成本低,社会综合效益好。这已经被1976年为分水岭的两个时代从正反两个方面互证。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毛搞社会主义过渡被今天的许多人批评,认为毛过早放弃了《共同纲领》,过早废除了他自己提出的“两阶段论”。实际上这个说法是假设刘的理论为正确为基础而提出的批评,完全没有考虑过毛的改造实际成功的一面和刘少奇的理论并不正确这个事实。这个问题,展开就离题太远,我扼要说明一点:合作化具有变小农为大农,根除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的经济革命的意义,同时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它也是一场文化革命,改造了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死不相往来,各自为政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脆弱文化,使大众在合作社里培养起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友爱风尚。这些都是当时实际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对于今天习惯了当前社会世态的年轻网友来说,这些如同说天书。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理论对立,分歧就不可避免,爆发只是时间问题。两人的决裂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之中,而不是更早,不过是毛泽东谋求中国问题总解决这个总战役中的一个局部战役而已,凡是认为毛泽东发动文革就是要打倒刘少奇的说法,是完全不值得一驳的,开篇指出的许多人之中存在的那些关于刘少奇的感性认识也需要理性化,才能经得住历史本身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