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战争谈音乐——鲁宾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1)
鲁宾斯坦兄弟
波德莱尔1857年发表了惊世骇俗的诗集《恶之花》,今天这被视为西方现代主义的开始,而当年波德莱尔本人在诗集出版后,为这部诗集所累颠沛流离的生活十年就去世了。俄罗斯的五人团的出现正是在同一时期,放在这样的背景中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理解五人团的天才。这个旨在颠覆学院派音乐的团体很快就以失败告终。而奇异的是俄罗斯的学院派音乐又是在它的反对派倒下后,才刚刚诞生出来。
俄罗斯的学院派音乐是一对兄弟缔造的。这对兄弟就是安东·鲁宾斯坦和尼古拉·鲁宾斯坦,他们是当年五人团最为反对的,所以,他们也是最反对五人团的。鲁宾斯坦兄弟不崇尚音乐的民族性,而是主张音乐的世界性,他们强调严格的专业学院训练和理论学习。兄弟两人都是钢琴大师,尤其哥哥安东被认为是自李斯特后19世纪后期最伟大的钢琴家。两人五岁时就跟随母亲学钢琴,两年后,母亲又把他们带到圣彼得堡从师维安卢。后来,他们一边在西欧巡演一边学习,回到俄罗斯后,哥哥安东先在圣彼得堡创立了俄国第一所专科音乐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中就有柴可夫斯基。弟弟尼古拉随后在莫斯科创办了莫斯科音乐学院,他聘请了当时一批钢琴大师来院授课,还聘用了刚刚毕业的柴可夫斯基。后来,两所著名的音乐学院为俄罗斯和苏联培养出大量杰出的音乐家,并形成苏俄钢琴学派高度重视技巧和基本功训练的传统。可见,鲁宾斯坦兄弟对俄罗斯音乐的影响是非常之巨大的。
安东·鲁宾斯坦还是当时著名的作曲家,他是柴可夫斯基的老师,不过,如今他的作品已经很少有人演奏了,除了几支小曲。其中最著名的是《F大调的旋律》。我对这支曲子有特别的记忆。当年的音乐广播一次介绍中央音乐乐团的首席大提琴,这位大提琴家是一位女性,而且,节目还介绍说,大提琴的音域与人类的音域最接近,所以被称为会歌唱的乐器。这句话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节目播放的这位首席大提琴家演奏的第一个曲目就是《F大调的旋律》。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大提琴独奏,也是第一次听这支曲子,当时觉得太好听了。后来有一段时间经常听到这支曲子,好像那段时间这支曲子在中国特别流行。不过,现在已经很少能听到了。这次我竟然找不到大提琴演奏的版本,只有一个钢琴的版本,不过这支乐曲原来好像就是钢琴曲。但我现在已经不那么喜欢它了,可能是过去听的太多。过度熟悉是美好感觉的致命伤。也有些曲子百听不厌,可真的会有百听不厌的曲子吗?人类很难摆脱熟悉带来的厌倦感,人类是喜新厌旧的生物。
我看网上有文章说,在鲁宾斯坦的葬礼上,梅克夫人问柴可夫斯基,鲁宾斯坦和他比如何?柴科斯基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跟鲁宾鲁宾斯坦比呢?如果说我是萤火虫的微光,那鲁宾斯坦就是皎洁明亮的月光啊!这可能又是杜撰,今天网上充满了虚假不实的信息,有意或无意的谣言,有趣或无聊。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在交往中约定不见面,只保存通信。据说他们曾意外在道路上迎面相遇,但彼此都没有说话。所以,如果柴可夫斯基说过类似对鲁宾斯坦的评论,那么也只是在与梅克夫人的通信中,或者是柴可夫斯基对和别人的谈话。不过,对于安东鲁宾斯坦的去世,柴克夫斯基非常悲伤,他写了一首钢琴三重奏,副标题是“纪念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用以纪念自己的老师。后来,他自己去世时,拉赫玛尼诺夫也写了一首名为《悲歌》的三重奏以纪念伟大的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的这个三重奏只有一个乐章。
1869年,巴拉基列夫力劝说女高音赫沃丝托娃不要演唱柴可夫斯基的艺术歌曲《寂寞芳心》,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以免“污染”了纯正的俄罗斯音乐。但是,一年以后赫沃丝托娃首演了这首歌,随后,它又在尼古拉·鲁宾斯坦指挥的柴可夫斯基作品音乐会上再次演出,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名曲了。所以,我们这里放一下这首歌,和当年俄罗斯的小提琴大师埃尔曼的小提琴版的演绎。最后,再放一首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小品。因为,是时候该谈谈柴可夫斯基了。
老柴的音乐是不可战胜的。它们太好听了。所以,现在我们要聊聊老柴了。谈论俄罗斯的音乐,柴可夫斯基始终是最伟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但是,这里我想我还是主要聊聊老柴的私生活,个人的情感经历和精神问题。至于他的音乐,我觉得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没有太多可聊的,那些音乐都太有名,人们都太熟悉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代表着音乐的一种暴力属性,他的一些音乐具有侵犯性,就是说,无论你喜欢与否,是否想听,它们总会在你的生活中响起。现代影像的泛滥你尚可以拒绝不去观看,但你不可能在电视广告或者电影大片中突然听到一段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时捂住耳朵。这时柴可夫斯基就胜利了。他总是胜利的。所以,接下来就让我们谈谈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之谜
(一)
1877年,37岁的柴可夫斯基与狂热的追求他的宣传曾是他的一个学生的女孩子结婚了,而他在开始时根本不不记得自己曾经有过这么的一个女学生。十年前,柴可夫斯基以优异成绩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时,正逢沙俄著名钢琴家尼古拉·鲁宾斯基和特鲁伯兹科亲王共同创立了莫斯科帝国音乐学院。柴可夫斯基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上学时是尼古拉的哥哥安东·鲁宾斯基的学生,所以顺理成章他应尼古拉·鲁宾斯坦之邀来到莫斯科帝国音乐学院,成为这里的一名音乐教师。而日后这座音乐学院将被命名为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殿堂之一。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的音乐家数不胜数,肖斯塔科维奇、塔涅耶夫、拉赫马尼诺夫、斯克里亚宾、普罗科菲耶夫、阿什肯纳齐、维什尼科夫、尼科莱·格洛凡诺夫、涅高兹、戈登威泽尔、伊古姆诺夫、塞缪尔·费恩伯格、吉列尔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里赫特、列夫·奥博林、罗斯特罗波维奇、罗杰斯特文斯基、普列特涅夫、巴什基洛夫、波格雷里奇,都是一些传奇的大师级的人物。
但是,在1866年至1877年这十年间,柴可夫斯基在这里任教却感到痛苦极了。虽然他与尼古拉成为好友,但这里教学工作繁重,柴可夫斯基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创作中,这令他感到极度压抑,几乎要得精神病了。而就在这时,爱情不可推却的降临到了柴可夫斯基的脑袋上。
柴可夫斯基有心理问题,可能患有今天说的焦虑症和疑病症。虽然生前他已获得极大成功,但仍然持续的处于痛苦和自责中。在他的书信里充满了自我厌恶的表达,诸如我有罪、我令人厌恶、我丑陋、我的天生的缺陷等等。他内心的敏感使他不愿与人交往。他总是认为自己患有疾病而频频就医,与之相应的是他的几乎所有重要作品初演时总是遭遇失败。所有这些使得柴可夫斯基长久的陷于痛苦之中。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悲怆》就是一部探讨生命的痛苦和在假想中积极抗争取得胜利的一部作品,而在它首演的九天之后,他伟大的柴可夫斯基就突然的,多少有些神秘的死了。我们几乎没有人没有听过他的音乐,他是旋律大师,他的音乐的旋律频频出现在各种影视作品、广告、艺术体操、花样滑冰和游泳中。可是尽管如此,柴可夫斯基却是一个谜一样的男人。他的一生中有许多我们至今或许是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团。
1876年的这场爱情对于柴可夫斯基是一场灾难。那个女学生名字叫安东尼娜·伊万诺夫娜·米柳科娃,比他小很多,是柴可夫斯基的学生,可是柴可夫斯基根本不记得自己有过这样一个学生。但是,她在1876年疯狂的爱上了37岁的男老师,她不停的给柴可夫斯基写热得烫手的情书,更重要的是,她还不断地告诉柴可夫斯基,如果他不娶她,那她就要自杀。于是,柴可夫斯基悲观的意识到美好的单身生活就要结束了。于是,他开始与米柳科娃约会,然后就结婚了。
然而,蜜月刚刚过完不久,柴可夫斯基自杀了。
(二)
本来老柴到37岁之前还是很坚守的,向来对此种求爱信不予回复,但当米科留娃给柴老师写了一封炽热的求爱信后,老柴犯晕了,竟然鬼使神差的上门去拜访米科留娃。一连串的错误之举后,老柴最终不得不同意与米科留娃结婚。
柴可夫斯基在1876年至1877年间的极度悲观和痛苦源自他一贯的对自己的自悲和自责。而实际上在这一期间,他已经完成的重要作品就有《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弦乐四重奏》、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二、三交响乐》、幻想序《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钢琴小品集《四季》,还有《第一钢琴奏鸣曲》。1876年,柴可夫斯基完成并首演了他创作的《天鹅湖》。想想看柴可夫斯基22岁才开始学习作曲,到36岁时已经有这样的一批顶级作品,这是多大的一个天才啊。而且,这部作品也给柴可夫斯基带来很好的报酬。《天鹅湖》的稿酬尤其高,当然《天鹅湖》首演完全失败了,这也是老柴作品的奇异命运,他的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旋律,本来应该是人见人爱而且是让人一下子就喜欢上的那种,可是他的大部分重要作品的首演都是失败的,但是,稿酬一点也不会少啊。结果,到1876年底时,老柴在信中悲观的写道:“我现在的心情是,只要有人要我,我就和她结婚。”这听起来真可怜啊。可是,结了婚以后,柴可夫斯基在后来的一封信中回忆他们新婚之夜的奇怪的火车旅行时,老柴又写道:“当火车开动时,我几乎要尖叫起来了。”想一想一个37岁满脸胡子的男人和一些小女生他的新婚妻子一起坐火车,当火车启动时,那个男人尖叫了起来是什么样的情景。
柴可夫斯基做出和米柳科娃结婚的决定,今天有许多人推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一期间,他正在创作一部重要作品歌剧——《叶甫盖尼娜·奥尼金》。歌剧是根据普希金的同名诗而作,内容大体讲的是一个贵族青年因轻率的拒绝了一个爱恋他的乡间女孩的悲剧。以老柴的气质,这时候迷恋上这样的一部诗作,对他的婚姻产生重要影响是完成有可能的。
除了音乐,柴可夫斯基还喜欢文学写作,这当然是情感细腻丰富的表现。他一生都在写日记,还写过很多书信,后来都集结出版了,也早就有了中文译本。对于这次婚姻的详情,他却没有直接记录,但从他的一些评论里我们可以知道,柴可夫斯基无法承受和米柳科娃的婚姻生活。蜜月结束时,他几乎要崩溃,再也无法承受。于是,有一天可能是在夜里,但也可能是白天,柴可夫斯基不是纵身跃进,而是走进了莫斯科郊外的一条冰冷的河中。我想那条河可能就叫莫斯科河,也可能是著名的伏尔加河。当时天气很冷,可能是春天,但也可能是秋天,如果是秋天会更冷,柴可夫斯基渐渐走向远处河水的中央,他在河面上方的部分越来越小,当河水触到他下巴上的胡子时,他停了下来,然后,转身又向回走。也许当时他在冰凉的水中站了很久,但也许只是走进去就感觉太冷了,然后就又立刻转身走回来上了岸,然后回家了。到家以后柴可夫斯基就感冒,后来发展成为肺炎。肺炎在当时是一种危险的疾病,青年人有时也会死于肺炎,不过,柴可夫斯基后来痊愈了。但是,之后他真的崩溃了,精神病发作。于是,他回到老家圣彼得堡。当时,他的哥哥安纳托利在火车站看到他时几乎不敢相认。他没有把弟弟接回家,而是直接让柴可夫斯基住进附近的旅馆,立刻休息。在旅馆里柴可夫斯基昏迷了两天。之后,他一直与米柳科娃分居,直到1880年才离婚,并且再也没有见面。不过,柴可夫斯基一直给米柳科娃寄生活费。当他死后三年,米柳科娃疯了住进疯人院,并再也没有从那里出来。
我们不知道在与米柳科娃交往中,柴可夫斯基是否有过一些短暂的快乐,从他的书信中我们看不到一点快乐、甜蜜或幸福。毫无疑问,柴可夫斯基的才华是被这些女人爱恋的重要原因。不过,如果现实一些,我们也不由得会想到柴可夫斯基长得不是很丑,相反他的外表清秀,而且尤其重要的是他的忧郁的气质可能也是吸引这些有文化的女性的一个隐秘的原因。所以,我们要看看柴可夫斯基的相貌。俄罗斯画家尼古拉·库兹涅佐夫曾为他画过一幅著名的肖像,画作传神的揭示出他那忧郁、矛盾的性格。这幅肖像完成于1893年,也就是柴可夫斯基突然去世的那一年。从肖像我们一定也看不出他的生命即将终结,但可以推断出年轻时的柴可夫斯基应该是相当清秀英俊的。对于这个库兹涅索夫,我一无所知。柴可夫斯基的时代是俄国文化大爆发的时代。然而,相对于那如恒星般爆发出的文学、音乐的辉煌,俄罗斯的绘画则相当平淡,只能算是处在当时西方绘画的边缘地带,尽管它也产生过像列宾、列维坦和伊加尔高夫这样的伟大画家,但后来的康定斯基和马列维奇开创了西方现代抽象绘画,所以,俄罗斯对于西方现代绘画的贡献很大。可惜,十月革命后,斯大林反对现代艺术,所以,俄罗斯的现代绘画就衰落了。
然而,1876年降临柴可夫斯基生活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疯狂的爱恋他的奇异的年轻女子。1876年的某一天,柴可夫斯基接到了一位陌生女人的来信。
1. Rubinstein_ Melodies, Op. 3 - #1 In F - Moura Lympany
2. Anton Rubinstein _ Etude en ut Op 23 n° 2 ''Staccato'' - Jorge Bolet I
3.1. Tchaikovsky - Piano Trio in A Minor, Op. 50 ‘In memory of a great artist_ Variation IV_ L_.. - Tchaikovsky
3.2. Tchaikovsky_ Piano Trio in A Minor, Op. 50 ‘In memory of a great artist Andante con moto
3.3. Tchaikovsky_ Piano Trio in A Minor, Op. 50 ‘In memory of a great artist Variation I Can....
3.4. Tchaikovsky_Piano Trio in A Minor, Op. 50 ‘In memory of a great artist Variation II Pi....
5. Rachmaninov_ Piano Trio No. 1 in G minor, Op. posth. - Lento lugubre
6. Tchaikovsky - 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 Op.6-6
7. Tchaikovsky_No, only he who has known, Op. 6 No. 6 - Tchaikovsky
8. Tchaikovsky_Romance in Fm, op.5 - Mikhail Pletnev
不谈战争谈音乐——俄罗斯的音乐家随笔
不谈战争谈音乐——《基辅大门》
不谈战争谈音乐——前苏联的大美女
不谈战争谈音乐——鲍罗丁
不谈战争谈音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不谈战争谈音乐——收音机和小提琴
肖斯塔科维奇的优美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贝多芬的男情人们-Op.109(2)
静夜钢琴声
那些让人生显得太短的声音
从贝多芬的“晚期风格”到崔健上“中国好声音”
Vocalise:练声曲
阿根廷探戈: 那几乎就是爱情了
岁末漫谈贝多芬
但是,说到音乐家的爱情生活,那一定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想象甚至忍受的。维也纳歌剧院经理就说,千万不要以为音乐家只是职业不同,他们的为人处事会像你的邻居那样。这话说得非常地道。
--------------------------------------------------------
"收音机的古典音乐台真的没有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令人难以置信"
可是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于细腻敏感之上,是非常大胆勇敢的。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息息相关,在发现自己的内心与西欧古典主义音乐形式的冲突后,他在音乐形式上反复探索,终于搞出能发出自己心声的新音乐形式。以此永远改变了古典音乐的版图。 真是不世之才。
‘In memory of a great artist’,我最喜欢的是钢琴版本。
这个系列很耐看,从贴的音乐看出立的用心,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