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统计学家的方法:
(1)鉴于中国的人口统计数据的不准确,人口学家采用人口学的方法来修正
相对于年度人口统计数据而言,人口普查数据要准确得多。中国1953年和1964年进行了两次人口普查。 1953年的人口普查项目较少,主要调查年龄、姓别、民族等基本特征。 1964年的人口普查在1953年普查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项目,成为九项。 1982年进行了第三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比前两次规模更大,普查项目更多。除了原有的人口数、性别、年龄等项目外,还新增了普查前一年内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等。
在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3年公布了千分之一生育率抽样调查结果。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大约100万人口中的约30万名15至67岁的妇女进行了抽样调查,即对1940年以来的41年的婚姻和生育史的回顾性调查。这一调查是由计划生育人员挨家挨户进行访问。可靠性较高。
有了几次人口普查和生育率调查数据,人口学家们就采用人口学的方法,对依照人口统计数据直接计算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行修正。
(2) 修正后的数据,就可以用来做直接的计算了
在这一步,计算的差异取决于如何界定正常死亡率。正常年景,死亡率的变化规律是线性的。
有三种假定:
(a) 正常死亡率 = 阶段初期死亡率(死亡率高)
(b) 正常死亡率 = 阶段初期/末期平均死亡率(死亡率居中)
(c) 每年正常死亡率 = 阶段初期/末期平均死亡率多点线性内插 (最接近实际)
在对文献数据归纳整理后,统一用(b)法 计算正常死亡率,结果如下表。
作者 | 杨继绳 | 金辉 | 杨继绳 | 蒋正华 | Coale | Banister | Calot | 曹树基 |
数据来源1 | 全国统计数 | 全国统计数 | 各省统计数 | 全国统计数 | 全国统计数 | 全国统计数 | 全国统计数 | 县级地方志人口信息 |
数据来源2 | (用出生率 推死亡率) |
人口普查 | 人口普查 | 人口普查 | 人口普查 | 人口普查 | ||
数据来源3 | 生育史抽查 | 生育史抽查 | 生育史抽查 | 生育史抽查 | ||||
覆盖年份 | 58-61 | 58-61 | 58-62 | 58-62 | 58-62 | 58-62 | 58-62 | 59-61 |
方法 | 直接估算 | 直接估算 | 直接估算 | 生命表 | 生命表 | 生命表 | 生命表 | 历史地理 |
超常死亡(万) | 1620 | 2790 | 2100 | 2210 | 2480 | 2990 | 2850 | 3250 |
减少出生(万) | 3150 | 3150 | 3220 | 2750 | 3070 | 3120 | 3200 | NA |
总损失(万) | 4770 | 5940 | 5320 | 4960 | 5550 | 6110 | 6050 | NA |
详细资料: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2Xr1A-A1uzTTHVIVkdFMmtiaUk
(二)总结
(1)直接用人口统计数据
1958-1962年超常死亡人数:1620 - 2790 万
1958-1962年少出生人数:3150 - 3220 万
1958-1962年人口总损失:4770 - 5940 万
(2)用人口学家修正后的人口数据
1958-1962年超常死亡人数:2210 - 2990 万
1958-1962年少出生人数:2750 - 3200 万
1958-1962年人口总损失:4960 - 6110 万
(3)用县志(总人口/出生/死亡率)和人口普查数据
1958-1961年超常死亡人数:3250 万
[补记] 2013年9月,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中央监委调查组组长李坚访谈录,其中透露中央为七千人大会做的统计为全国大跃进非正常死亡3500万。
(三)将来研究的方向
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异常变动的确切数据,也许只有官方档案才能给出答案。目前香港大学历史教授冯克查阅中国档案的初步结果是超常死亡4500万。这个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曹树基的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他用地理单位而不用行政区划单位统计,避免了行政区划的频繁变化对数据带来的影响。更小的 统计单位(比省小,比全国更小)可以体现不同地区人口变化的不同趋势。
如果把人口学的方法在省级人口数据上应用,结果应该更加准确。虽然计算量是原来的研究的几十倍, 在今天的计算技术条件下,应该不是问题。
呼吁世界上所有有良知的人士站到百姓一边来,本着对中华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直视惨淡的历史,走向辉煌的未来。
以鲁迅的话做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