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口普查数据是打开户籍登记数据奥秘的钥匙
1983年因家统计局公布了 1953年和 1964年两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人口性别年龄构成数字,从而有了三个金字塔图。这就使得三次普查之同相对应的年龄人口数字 可以相互验证 (加上合理的存活率因素),从而便于判断各次普查数据的准确性 并为估算三次普查年同隔期各年度各年龄的人口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其中,1964年普查取得的0至5岁男女人口数, 对于弄清“大跃进”和困难时期各年度的婴幼儿出生和存活情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
(二) 50/60年代户籍登记统计数据有哪些问题?
人口普查数据表明50/60年代户籍登记统计数据不准确, 但对照人口普查数据发现有规律可循。具体体现在:
(1) 出生人口一定规模的漏报(出生当年没有上户)
(2) 死亡人口很大规模的漏报(死亡当年没有销户)
(3) 以上两者影响相互抵消后,依然存在总人口登记的一定程度的虚高(死亡漏报是主要因素)。
[扩展阅读:《谈谈中国人口数据的可靠性》]
蒋正华根据历次人口普查资料编制了1981年我国人口的完全生命表,然后结合 1953年和1964年两次普查资料, 通过建立参数估计模型等方法,编制了1953年到1981年历年的完全生命表,井根据这些生命表推算出生率和死亡率。请看表 4。
[扩展阅读: 蒋正华:《中国人口动态估计的方法和结果》]
表4 蒋正华重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 户口登记数 蒋正华估计数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 1957 34.03 10.80 36.45 16.55 1958 29.22 11.98 31.62 17.25 1959 24.78 14.59 28.46 18.96 1960 20.86 25.43 23.84 31.25 1961 18.02 14.24 20.78 24.57 1962 37.01 10.02 44.73 18.08 1963 43.37 10.04 45.57 16.72 1964 39.14 11.50 40.48 13.03 1965 37.88 9.50 38.46 11.28 ======================================
表6 蒋正华估算的总死亡人数(正常死亡 + 非正常死亡) 年份 年平均人口 死亡率 死亡人数 (万人) (‰) (万人) 1957 63057 16.55 1044 1958 64354 17.25 1110 1959 64999 18.96 1232 1960 65504 31.25 2047 1961 64932 24.57 1595 1962 65489 13.03 1184 1963 67603 16.72 1130 1964 69461 13.03 950 1958一1963年 8299 (总计) ========================================
资料来源: 转引自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
(注解: 在统计局发表的数据中,年平均人口近似为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
这个研究进一步表明, 不存在某些年人口登记偏高,而另外一些年人口登记偏低, 从而引起两年人口差值大幅异常的情况。孙经先等提出的大跃进期间大量农民招工进城有两份户口,后又被动员下放农村导致城市户口注销的假设,不被人口普查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成瑞(综述性文章,人人可读):《“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
李成瑞改正了蒋正华正常死亡数的计算错误,把超常死亡修正到2200万。但是他对科尔总人口数据的重构与科尔原文数据相差较大(李成瑞当时没有看到原文)。
[2] 蒋正华(统计专业文章,一般人可看结论):《中国人口动态估计的方法和结果》
此文利用1953、1964、1982年 人口普查全国年龄、性别报告数据,并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编制1981年人口生命表,再建立动态参数估计模型,求解后得出中国历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 率,并据此估算历年死亡人数。再根据预期寿命的变化,估算正常死亡人数,用历年死亡人数减去正常死亡人数,所得即是非正常死亡人数。(原载:《中国人口年鉴,1987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94-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