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
2014 (133)
2015 (134)
2016 (213)
2017 (172)
2018 (214)
2019 (232)
2020 (191)
2021 (129)
2024 (2)
https://kknews.cc/education/ar54xbv.html
爬藤新招:大儿推小儿,老子享清福
十年前老夫写了一篇豆腐干:“三招上哈佛,简单又有效”,不过点击率不低。最近,二儿子也上了哈佛,是哥哥的功劳。正所谓小儿爬藤大儿推,老两口乐得享清福。本来文章写好很久,领导不太同意,认为是那啥自我意识。其实我是别人意识,为他人作嫁,也许这些微薄的经验或者教训提供一个讨论平台,才让那些有心人借鉴,至少少走弯路。
6年前笔者以拙文“三招上哈佛,简单又有效”。上了文学城和万维网的头条,甚至还有人在国内多个网站转帖,点击率较高。
今年我又来个新的动态报告,也许有人认为是来显摆。其实我是出于公心,我知道许多老中父母实在太希望把藤当作毕生事业来干的,苦于不知道其中的奥秘何在?白忙活半天。我希望小小博文可能是及时雨,帮助咱们有些望子成龙的父母,想开一些,减轻压力。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事半功倍。而不是盲目的干,事倍功半。
首先我想兄弟姐妹们不禁要问一个基本问题,哈佛或者藤校究竟是以什么为标准录取优秀人才?大家可能屈指一算,不外乎是:全科一等、SAT(几乎)满分、学校游泳队队长、科学奥林匹克社团主席、高中辩论队主席、在当地医院做志愿者、获得过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也许这些司空见惯的优良品质,优异成绩就是传说中的哈佛耶鲁青睐的特征,每多数出一项,就增加一个录取的理由。但是哈佛申请者大部分都不是吃素的,腰部都捆满了金牌。要在百花丛中独树一帜,鹤立鸡群,谈何容易。
但是哈佛的确难,录取的机会确实有限。不可能每个优秀人才,都万无一失。同理,哈佛录取官工作并不轻松,要在优秀人才中优中选优,还是满不容易的。
前面我在举的例子正是哈佛没有录取的加州青年吴晓樊的儿子休伯特·吴,他还被其他三所常春藤大学拒绝录取,最终去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不过,休伯特在那里如鱼得水,其实学习生活很开心。所以,并不是所有到了哈佛的人都幸福,也不是每个哈佛毕业生都成功。实际上许多州立大学的优秀生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我和以往一样,心态平稳。让儿子顺其自然,努力就行,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呀(其实他自己的目标比我高压力自然比我还大,我是事后方知)!
那么我们小儿子是怎么考入哈佛的?我与以前一样认为,不神秘,也没有什么绝巧。只是一点点体会。最大的体会孩子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就清楚了。什么意思?就是你的孩子要有自己的特色。不是千篇一律的优秀,特点是什么?是追求了卓越,但是不一定达到了。即使是失败之处,但是意志力坚强,也可能是哈佛喜欢的东西,因为学到了人生的真谛,是你的特色。不要追求完美,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哈佛要的是个性,特色,而不是共性,人云亦云。
下面讲三个拿分项,争取到尽力而为,拿到最好的成绩。
1。 GPA。像多数华人孩子一样, 美国的中小学里学习不难,我家孩子感觉学习很容
易,当然必须把功课做完。由于是网球队长,还有其他很多社会活动(DECA,学生会主席),家庭作业都得起早贪黑的完成。与国内应试教育不一样,国内学生必须拼命,背书能手,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好像不强。即使考上北大也不一定成为全才,然而,多才多艺和独特的魅力几乎是所有藤校招生的标准。总之,同大儿子一样在中学里,几乎没费什么劲就拿到GPA=4。
2。 SAT 或ACT。大儿子还在读初中一年级时参加了中西部优秀少年才能挑选考试(ACT),考出大学90%入学生成绩。小儿子可没有那么爱学习,所以他的SAT和ACT几乎到了最后一年才考,而且不是满分(ACT,差一分)。所以不必完美,能拿到接近满分就行(许多人没有特色即使满分,哈佛不希奇)。我们上普通公立高中(学区还行)。大小子还在读高一时,就又把SAT考过,且为满分。后面三年集中全力,攻提琴(或其他特长
),体育,团队活动,公益服务,AP课程,等。而小儿子恰恰相反,他在前面倾注了许多热情参加社会活动,特别是体育活动。直到后来不得不在考试ACT才适当复习一下(我不懂为什么这些孩子不提前学习,总是临时抱佛脚)。不过,从总投入到学习的时间断定,与国内高考相比,美国的高中课程和ACT/SAT实在不是很难。
3。广泛参加课外活动及培训特殊才能。这个是重点之重,没有之一。同学们,现在就开始努力吧。小子的亮点在体育,他是高中的网球校队长。带领球队得到州冠军,个人第二名,还是市里英雄(HOMETOWN HERO,各种体育项目中竞选全市一年只有一名)。另一个亮点就是领导能力强,是中学学生会主席,DECA州里副主席。当然,其他方面学校活动不少参加,学校文艺演出,当过校通讯主编。小子比大儿子的小提琴差了很多,但是钢琴要好一些,得到了市的冠军。时间不算长,但学得断断续续。从初中开始假期参加学校的俱乐部,商店员工和当地医院劳动 (需要100多小时)。
除以上三大点。最后一项是面试和入学作文。面试时应当平常心态,但是大儿子帮助很大。因为大子已经成熟,有了经验不说,还可以以阅人无数来帮助弟弟呐。我们简直省心了。哈佛校友面试官是个律师,不在一个市我们为了表示诚心特地开车去见他(我出差缺席了,领导代劳开车),当然他也说可以来我们这个城市,相距不过一小时路程。结果,面试几乎轻松过关,不过我认为还是小儿子的故事有意思。几个邮件都是哥哥帮助定调,比较老练。尽管我也许可以帮助,但是有人代劳我省心。另外年轻人更懂的美国的各种清规戒律,为人处事的准则,包括EMAIL怎么写。
还有一个最大的帮助来源于大儿子是写作,大儿子写作好,曾经帮助不少朋友。因此,我想他可以在此方面帮助弟弟更多,而弟弟正好不像话,不喜欢读书,喜欢社交。这就是一个矛盾,你想象一下一个成天在外面忙忙碌碌的学生哪有时间闲下来读书破万卷呢?而写作需要一定天赋。我大儿子从小比较喜欢写作文,6岁刚出国不到半年,他的英文作文曾在全校礼堂宣读。大儿子那篇入学论文写的什么东西到现在还是一个密。为啥,儿子压根就不给我们看见(我家从来就是民主,泛民主)。小儿子的作文就比较开放,尽管大的帮忙,我们还是可以看看,即一睹为快。
总之,我们两个孩子上藤的大体方针是放羊,任其自然。假如孩子不爱学习,就有危险。我不反对爬藤用功,但是我坚决反对以此为终极目标,那样亚历山大,反而不利于自由发挥。我小儿子还有其他特长,比如魔方得到过数次国际比赛名次,包括第三名。至今仍然是本州记录保持者,排名第一。十岁时自我学习一个礼拜,就可以记住PAI的169位数。
最后结论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有自己爬藤经验,不要盲从。同时一定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再声明爬藤有用,不一定适合每个人。许多州立大学学生更加成功,那样性价比更好,省钱又省事。
大带小这个“妙招”只对极个别家庭有用!
50%以上是天赋或遗传, 爹妈给的! :)
每个孩子不一样,做父母的只能在孩子天赋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