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登载过夏志清教授的一篇文章“一段苦多乐少的中美姻缘”,这是为司马新的中文新书“张爱玲和赖雅”所作的序。据说夏教授是捧红了张爱玲的第一人,他称张爱玲为曹雪芹以来的最好的小说家,这一说法已为人们广泛接受。
从小时候起,我看过多遍红楼梦, 一直到老也不敢说:“我看懂了红楼梦。”看看研究了几十年的红学家们的争执, 许多有关红楼梦的问题都还没有结论, 我怎么能说“看懂了”呢?书,不是一遍就能读懂的。
第一次接触张爱玲的小说,文章,是我到了美国后, 有了互联网, 可以随意搜索网上的文章小说。 那已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了。我好兴奋,我可以随意阅读张爱玲的小说了, 她是近代中国文坛巨匠啊! 文革期间是买不到张爱玲的文选的, 文革后又称张爱玲是反共作者,我想是她的那篇“赤地之恋”惹的祸吧, 她的书在当时的中国是禁制发行的。
我没有时间读她的许多小说, 选择性地读过“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 “色。戒” 和“赤地之恋”, 其中, 以“色。戒”最为难懂,虽然它是一篇短文。 第一次看, 竟然没有看懂, 不知所云! 当然, 看不懂巨匠文笔, 也不为羞耻, 她是曹雪芹以来的最好的小说家啊!
过了一程, 再看第二遍, 仍然是雾里云里, 懵懵懂懂。 不过, 我感到所以读来感到困难, 是因为文章中有较多的倒叙, 回忆, 想象, 对话, 穿插其间,当然还有更多的心理描写, 使人难于去捕捉她要表达的那根线索--一个青年学生团体刺杀汉奸易先生过程。 直到2008年看了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使我大概了解了小说的全过程。 王桂芝, 一个纯洁无邪的青年女学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出于爱国的热情, 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学生,企图暗杀汪伪汉奸,易先生。 由于王佳芝不是专业特工,感情用事,导致行动失败,自己也断送了命。看过电影之后, 虽然了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实际上还是没有弄清作者的真实意图。
自此以后, 我又反复阅读“色。戒”多遍, 每次读完, 都会感到有深一层的理解。后来, 我又看了几篇有关评价张爱玲的文章, 使我茅塞顿开。偶尔读到一篇散宜生写的文章,“长沟流月去无声”, 为了尊重作者, 我把他原文引来,“一位青年女子,为爱国杀手色诱汉奸高官。同志们既要利用她又视她为不洁,倒是那位家中没有感情的高官对她很是关怀。在紧急关头,她竟然示意高官逃走!高官随即一个电话,下令封锁了整个街区,把参与其事的青年学生全部逮捕,在当天午夜就枪毙了,包括那位救了他的女子。芳心如雪,郎心如蝎,对比之烈,令人气绝。”尤其后面这一句,“芳心如雪,郎心如蝎,对比之烈,令人气绝”写出了作者体会张爱玲写作技巧的高度总结,真是一针见血, 入木三分!
此外,读到最后, 我理解张爱玲借助这个故事, 要写的是“超阶级的人性”。 故事的结局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侩子手,易先生; 一群热血的男女青年学生被杀,包括了他的情人,王桂芝, 生死搏斗的两个对立面。然而,在最后的关键时刻,王桂芝在一瞬间一个念头在她脑中一闪而过:对比那个破了她身子的人,梁闰生, 对她老是躲躲闪闪,既要利用她又视她为不洁,而易先生给她以十一根金条的价爽快地买下6克拉钻戒, 连易太太都没有。“这个人(指易先生)是真爱我的,。。。。。。”由此,对易先生喊出“快走!”:而这个杀人凶手事后却感到,在他命悬一线的时刻,是她, 挺身救了他。“ 她还是真爱他的,是他生平第一个红粉知己。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番遇合。”
张爱玲没有把王桂芝写成视死如归如刘胡兰式的英雄人物,却体现了人性的真实表露。
可是张哪是凡间女呢!!她在小里弄里静待她的兰成哥哥的时候,无轨车叮叮咚咚的来了又去了,床也越渐宽大。。。她对胡的情意,是她对她自己的一种渴望与达成。胡成了她做的一件人间凡事罢了。所以,张这类的女子,原本就不适合谈婚论嫁的。她若有了欢欢喜喜的爱人,我们一定读不到这样的“色戒“了。
不知是谁人说的:“热恋中的女子, 智商是最低的。”也许, 正因为如此, 成就了她和胡兰成的姻缘。胡兰成,虽然他风流倜傥,博学多才, 但他毕竟在情感上太不转一, 造成了这一段乱世姻缘。
问好师兄!
不对吧,文革后张爱玲的小说并非禁书,重版了不少,只是不包括“赤地之恋”等少数几篇罢了。也请不要对夏志清的评论过于迷信。他也并非捧红张爱玲的第一人。事实上早在夏吹捧之前张就已经成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