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地球人看不清自己的问题,所以要听外星人语。
正文

中日货币直兑,要警惕引发可怕灾难 ZT

(2012-06-13 08:48:42) 下一个
 
中日货币直兑,要警惕引发可怕灾难   ZT
郎咸平

  本月起,上海和东京外汇交易市场实现了人民币与日元直接兑换。有专家称,中日货币“直兑”最大的意义在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似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指日可待。对此,我深表担忧。大家知道贸然进行人民币国际化有什么后果吗?我在《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就指出,中国银行业管理粗放、模式畸形,更可怕的是,央行竟然不觉得有必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或者放开银行业对民营资本的准入,反而在天天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国内对此的争论有很多,从整体上讲,讨论利率市场化的并不多,反而是讨论人民币国际化的非常多。其中有一种观点非常具有代表性,就是建议中国尽快完全开放资本账。也就是说,我们选择的路径是先开放人民币汇率市场,再开放利率市场,而不是选择先利率市场化,后资本账放开。

  我无意挑起争论,但是这个逻辑非常值得研究。我先简单总结其观点:

  第一,如果不开放资本账,那么国际化只能完成10%。

  第二,中国A股市场开放度和境内债券市场的开放度都只有0.8%。这是所有新兴市场国家中最低的,连越南都是我们的10倍。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股票市场开放度平均为26%,债券市场开放度平均为13%,均为中国开放度的几十倍。

  第三,“加速开放境内资本市场可以在保证宏观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当然这个只是用模型推算出来的。

  第四,应该把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更大地开放给境外机构。

  我要告诉各位的是,在利率没有市场化和民营化之前就对资本账开放,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圈套。

  为什么?因为国外利率太低了,如果我们采纳了这样的建议,华尔街的资本就将席卷中国,拉美金融崩溃那一幕就很可能在中国重演。阿根廷是发展中国家里最早搞金融国际化的,结果呢?金融机构放贷热情高涨,国内资金供不应求,资金需求者转向利率较低的国际金融市场,最终导致外债短时间内急剧膨胀。如果我们现在就贸然放开,国外热钱会立刻涌来。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很多调控比如信贷调控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我们的金融系统是基本封闭的。可是,一旦放开这个系统,就会因为我们现在的贷款实际利率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高,所以导致外国资金也愿意来中国放贷。我们在过去两年调控之际,尚且见到了恒大地产之类的在境外大举发行美元债券的情况,所以如果我们现在放开金融系统,那么国内的地产企业不用去境外,在境内和外国资金借贷,就能效仿恒大这样借美元贷款了。你国有银行不给放什么贷款,人家外资银行就来填补这个市场空白。这样,短时间内就会造成中国企业背负大量外债。而一旦这笔热钱投下去,将会带来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而如果在大量热钱涌入之后,美联储忽然对美元加息,或者华尔街忽然发动攻击做空本币汇率,或者是本国政府为了打压通货膨胀而打压经济,那么这些热钱就会大批撤退。如果这样,国内企业就完蛋了,比方说过去汇率是1∶6的时候借了100万美元,本来只需要还600万人民币,如果贬值到1∶60,就得还6000万人民币,这样大批企业就会因无力偿债而倒闭。这反过来又冲击了银行,导致银行破产。在1981 年3月爆发的阿根廷金融危机中,就有70 多家金融机构被清算,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16%、金融公司总资产的35%。要知道,阿根廷的金融国际化也就是1975年开始的,前后不过6年就被打回原形。而且,不仅仅是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牙买加这些国家都被美国金融资本洗劫过。

  已经有极为清楚的证据表明,国际金融界已经悄然准备好了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突然崩溃。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2月15日的报道,由世界各地近万家银行运行的全球支付系统Swift实施了一套机制,即便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完全失去流动性的情况下,这种机制也将使成员机构能够在相互之间完成交易。这个协定使银行有权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失去流动性”、“不可兑换”或“不可转移”的情况下延缓付款,并以美元(而非人民币)结算它们的交易。而这竟然是由著名的国际互换和衍生工具协会(ISDA)拟定的,要知道这个协会目前有来自46个国家、超过600个机构会员,其中包括世界主要从事衍生性商品交易的金融机构、政府组织、使用OTC衍生性商品管理事业风险的企业,以及国际性主要法律事务所。要知道,国际金融的三大主协议都是由这些机构制定的。

  它们为什么这么做呢?Swift的人民币国际化总监丽萨·奥康纳(Lisa O’Connor)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时说,因为“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仍相当小,并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2011年9月,因为有部分国际投资者担心人民币升值幅度低于预期,所以抛出人民币,转而买进美元,导致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在岸市场出现了2%的差异。几乎在同时,香港的人民币储蓄资金池开始缩水,引发离岸人民币利率飙升。9月事件说明了什么?说明国际投资者开始对人民币失去信心,而失去信心的结果就是他们决定提前料理后事以防人民币忽然崩溃。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出现这种最糟的结果呢?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第二步,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再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利息差消失,同时因为民间资本向民营企业放贷,民间利率会下降;第三步,民营银行通过市场竞争吸收了国有银行储户的部分存款,国有银行对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就会减少,通货膨胀就会消失,这时候利率就会下降。等到我们的利率和国外一样低了,并且经过前面三个阶段,中国企业逐渐习惯了利率波动,然后再搞人民币国际化,企业和金融机构就能比较容易适应外部波动所带来的利息波动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