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闲人

几方田亩,耕耘不辍,乐在其中
个人资料
乐闲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三个女人唱大戏 江青 雌马不再安贞(5)

(2016-09-19 05:21:52) 下一个

在滴水洞,毛泽东肯定对如何发动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整体谋划,这其中依靠什么人是最为重要的问题。环顾周围,党的核心圈里的几个主要人物何人可依?答案不难理解。

刘少奇,这个自延安整风运动以来一直最受他器重、被视为接班人的人,已彻底令他失望。这失望既是哲学的,也是政治的,更是组织的。

说它是哲学的,即人类之路究竟是走兽道还是人道?社会的发展的主要方面是靠精神还是靠物资?看来如果刘少奇上台,走的必然是兽道,靠的是单纯物质的观点;说它是政治的,即执政依靠什么人,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少数精英?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还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刘少奇必然走精英路线,他在四清中依靠工作组,搞神秘运动足以说明一切;说它是组织的,即完全放手让刘少奇管了二十年党,中国共产党几乎成了白区党的天下,刘少奇在党内几乎一手遮天,同时,军队内也有极少数人有意地或者是不知不觉地上了刘少奇的船,放任下去,自己将有被废黜的可能。直到这时,毛泽东才发现,自己一直信任的人,原来是一个机会主义者,而且还有些忘恩负义。

再看一看邓小平,这个一直以来的亲信,近年来也逐渐偏向刘少奇。因为这是一枚最被他看好的棋子,抗战时期用他来监管红四方面军的残存力量,即八路军129师,以此来保证他的意图能在张国焘的旧部中得到彻底贯彻执行。建国后,为了牵制刘少奇和周恩来,他安排邓小平为总书记,分割了他们的权力,以便自己更好地控制党政军。现在,邓小平开始疏远自己,书记处成为独立王国,说明他已和自己离心离德,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本意是用书记处掌控党政,现在却失控了,书记处成为一支捉摸不定的力量,而且很可能成为刘的阵地。但邓小平这个人个性强,是领袖级别的人物,人才难得,和刘少奇还是有区别的,他也不太相信邓会和刘一块儿篡党,起码现在还不是尾大不随,先冷一冷,打而不倒,让他暂时从政治舞台上退出,作为一枚备用的棋子暂且闲置起来。在这里,不管毛泽东对邓小平如何看法,但对他的处置却体现出极为高超的政治胸怀,天佑中华的神迹,通过这一处置完美地显示出来。

朱德,尽管他老实的外壳里也有些许诡谲成分,但他不失为一个忠厚人,况且他和毛泽东一路共事几十年,主流是合作,朱毛,朱毛,朱毛分离了,在稍有那么一点相信命运的毛泽东看来是大不吉!共产党的排位里,少不了这个功高不盖主的人。忠厚是小奸诈的烟幕,但他做事不逾规,心中有气,搞搞小动作也情有可原,随他去吧!

陈云在党内一直以经济专家而著称,他是唯一的工人出身的政治局常委,在党内没有自己的系统,对其他集团也就不构成威胁。刘少奇架空毛,他一直没有参与。客观地分析,可能有与其让刘篡权、不如保毛的思想。因为他和刘是同一级别的人,在延安整风前,他在党内的地位高于刘,没必要见刘也毕恭毕敬,一辈子事一个主人可以了,谁知道刘篡权成功,会把自己怎样?所以,在毛看来,陈云是对自己不具威胁的人。改开以后的陈云对邓小平的平起平坐的态度,证实我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周恩来一直是党内顶层级人物,在中央苏区是,在延安也是,共和国成立后便担任首任总理。毫无疑问,他是精英中的精英,稳健、聪睿、勤俭、心怀宽阔,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的行政管理者。周恩来在中央苏区虽处高层,但没有和王明集团深度纠缠在一起,对毛泽东比较尊重,遵义会议后,一直视毛泽东为最高领袖。在延安整风中,由于苏联人和共产国际的保护和支持,没被整肃,但地位降至刘少奇之后。建国后,由于其一贯的谦虚作风、娴熟地处理政务的能力和对毛泽东的充分尊敬,一直稳居党内第三的位置。周恩来对毛泽东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是在革命处于危机关头时通过事实体会出来的尊重,他通过战争年代毛泽东一系列力挽狂澜的高超智慧,彻底认识到唯有毛泽东思想才是救国救民的根本所在。正是通过“三年困难时期”, 周总理真正觉悟到了在建设时期,任何情况下,只有毛泽东思想才是强国富民的根本所在,从此一心一意地跟定了毛泽东,义无反顾,直到永远!因此,即便经历了大跃进、大饥馑的挫折,他也没丝毫降低对毛泽东的敬重。在毛泽东看来,周恩来是他治国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领导人民进行第二次长征,也一定能得到周恩来的有力支持。因为他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同时和刘少奇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矛盾产生于延安整风,延安整风不仅仅是拨云见日,确立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同样的也整出一个白区党山头,刘少奇自我戴上了白区正确路线代表的桂冠。周恩来一直是南方白区党的领导者,功劳一下子被别人抢去,心里不会好受。和陈云一样,不事二主同样是周恩来的道德和政治抉择。总之,以周恩来对毛泽东的忠诚和高超的处世能力,毛泽东离不开周。同样的,周也离不开毛,因为周恩来缺少超级战略智慧和阳刚的决断能力,这一点从遵义会议前红军被打得抱头鼠窜可以看出。问题是,在使用依靠周恩来的时候,毛泽东要时刻提防在尚未完全摧毁刘少奇集团的时候,官僚集团(包括刘倒台后的散兵游勇)凝聚在周恩来的麾下,形成老尾巴尚未完全斩断,新尾巴又长大甩不动的局面。后来的实践证明,周恩来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每解放一个老干部,他都依照毛泽东的意思行事,因为他心里清楚,每解放一个老干部,他的麾下必定会增加一名斗士。实际上,周恩来在文革中行事有一定的规则,无论是哪个山头的人,他都会出面保,但只要是刘少奇的铁杆,他是绝对不会保的。所以,在文革前期需要烧一烧的,后期需要解放的,他和毛泽东简直是不谋而合。

如何在组织上铲除刘少奇集团,并及时填补刘少奇被打倒后的权力真空。毛泽东的深谋远虑一直得到周恩来的心领神会并加以贯彻执行。比如,将林彪推向接班人的位置,就最能体现毛周无间隙的紧密合作。《吴法宪回忆录》有关这个问题是这样叙述的:

1966年8月1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是宣告 “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纸报”,锋芒直指刘少奇。毛泽东问周恩来:“刘少奇不行了,我对他观察了21年,完全失望了。对邓小平也观察了7年,也失望了。要把刘少奇拿下来,现在怎么办?”周恩来回答说:“那就只有林彪了,由林彪接替刘少奇最合适。”毛说:“好,那就把林彪接来北京吧。”

那么毛泽东具体是哪一天当面跟周恩来说出“拿掉刘少奇”的话呢?从各种迹象分析,应该是在1966年7月27日。崇新岳的《文革大起底》提出三个证据来确认这个日期:第一个是证据《周恩来年谱》记载,在7月27日这天,毛泽东两次找周恩来单独谈话,这是非常异常的;第二个证据是7月27日至30日,中共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的预备会议,所以毛泽东要在十一中全会的预备会议上,把罢免刘少奇的事情内定下来。文革小组成员王力回忆,在八届十一中全会的预备会议上,有三件事使他感到吃惊:第一,会议公报的送审传阅名单上,居然没有刘少奇;第二,在送审传阅的名单上,毛泽东的名字后面即是林彪;第三,公报初稿上,曾引述的刘少奇几天前的一段讲话,被删掉了。

此前的林彪,一直在大连疗养。汪东兴几次打电话催他回北京,林彪推辞再三,而且还正式写了请假报告。

 8月6日,吴法宪接到周恩来电话指示后,派出专机前往大连接林彪回京。当林彪的专机抵达机场、飞机滑行到跑道的一头停下时,周恩来立即登机面见林彪,汪东兴代表毛主席也赶到机场。三个人在机舱里商谈半个多小时。但林彪出来时,脸色阴沉。

在这次全会临时增加的改选政治局常委的过程中,毛泽东将林彪排在了紧靠自己的第二位。

毛泽东属意林彪,周恩来为什么能猜出来?是因为他们对形势的身同感受。在中国,军队的力量是稳定一切的力量,军队不乱,党就不乱,政府就不乱,社会也不会乱,在文革中给军队一定的地位,是保证文革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共产党内,林彪是红一方面军的司令,从井冈山上下来,属于毛泽东的山头。在解放军序列,林彪战功卓著,有盖世之威,把他推到前台替换刘少奇,顺理成章,何人不服?1959年彭德怀在庐山会议倒台后,毛泽东让林彪接任国防部长职位,也是周恩来鼎力推荐。可以说,最能摸透毛泽东意图的,非周恩来莫属,在推出林彪这一事上可看出他和毛泽东心息相通。另一方面,林彪一直在军界,加之身体不好,长期养病,这给人一种印象,林彪不属意政治,没有野心。周恩来知道,如果林彪上台,他同样离不开自己。在毛泽东心里,林彪是自己人,又是小字辈,他和刘邓不同之处在于,在林彪面前他能以长辈自居,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他,使得第二次长征和第一次长征一样取得胜利。

问题是,为什么林彪一直对参与政治不感兴趣?身体不好是一方面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应当是建国以后不赞同毛泽东的治国方略,明显的是反对出兵朝鲜,私下不满意1957年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的处置等。甚至在文革期间也和毛泽东对着干,如1967年5·13演出之后,林彪明确支持军队内部的保守派组织,导致北京全部军队单位内部的所有造反派的快速瓦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林彪也是一个既得利益的维护者。打江山期间,出于生存需要,他和毛泽东有共同利益,因此一直坚定地跟着毛泽东,唯毛泽东马首是瞻。取得政权后,他有了大官僚拥有的一切享受,他要保护这些私人利益不被剥夺,这就和“生命不息,斗争不止”的毛泽东发生了根本冲突,分道扬镳是必然的结局。林彪是毛泽东山头的人,知道毛泽东的智慧和威望,即便内心不同意毛泽东的所作所为,也不会公开出来反对,因此就以养病为借口,观望徘徊于政治舞台之外。直到八届十一中全会前夕,毛泽东发怒,他才不得不从大连赶回北京,在会上发出了“毛主席活到哪一天,九十岁、一百多岁,都是我们党的最高领袖,他的话都是我们行动的准则。谁反对毛主席,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在毛主席身后,如果有谁做赫鲁晓夫那样的秘密报告,一定是野心家,一定是大坏蛋,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这样的铮铮誓言。

任何事物,我们不能只看表面不看实质,林彪尽管有上述这段铮铮誓言,但并不代表他真的就是毛泽东的好学生。其实,林彪和刘邓是一类人,都属于既得利益集团,都是精英治国论者。之所以要坚定的支持毛泽东,道理很简单:他们是一个山头的人。维护本山头的利益,也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刘邓上台,林彪处境会很危险,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因此他只有横下一条心跟着毛泽东走到底。纵观毛泽东一生,他最信任的两个人,就是林彪和邓小平,恰恰这两个人都反对文化大革命,而且一个是军人集团的代表,一个是官僚集团的代表。作为军人集团代表的林彪,以步步紧逼的方式清了君侧(王、关、戚),接着又以支左的权力铲除了地方各级造反派(以清查5·16为名),客观上为官僚集团登台铺平了道路,只是在进一步清君侧(第二次庐山会议上对张春桥发难)的斗争中失败了。可是,军人集团换将不易旗,它们和官僚集团一道彻底埋葬了文化大革命,把政治舞台打扫得干干净净请邓小平上台。具体做法是,首先短视地发动一场宫廷政变,抓捕了江青等四人。之所以说他们短视,就是他们没看清当时中央掌权的左派力量强大,右派想动也不敢动。铲除江青集团,意味着铲除了中央大舞台的一半,一个舞台被拆了半个,剩下的半个还能长久吗?结果被右翼集团轻轻一踹,就坍塌了。这本是一般智商的人都能想通的事,偏偏这些文革新贵们想不明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日子过惯了,靠溜须拍马过日子,蹚不好政治这塘浑水,没走几步,就滑入深渊被淹死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见毛泽东可以放心使用的人几乎没有。因此他不得不把江青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以便自己的意图能得到彻底贯彻执行。从整个文革的过程看,江青的政治观念比毛泽东要左,是纯正的左派。文革前期,作为先锋的她,怀着对走资派的愤恨和对丈夫的满腔忠诚一路冲杀,为摧毁刘少奇集团出了大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