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智库

致力于做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和政治层面的研究,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兰德机构。
个人资料
正文

美国宏观经济模式的借鉴(中国经济宏观政策分析)

(2012-11-26 16:49:59) 下一个

美国宏观经济模式的借鉴(中国经济宏观政策分析)


前面几个月我们分析美国的整体经济和金融政策,以及和事件、资本市场走势进行了拟合,基本把美国整体的模式分析清楚了,这边做一下描述,把里面的利和弊都讲一下,然后再讲一下对于中国今后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建议。因为一些原因,我们的研究方法这边就不公开了。

 

一、美国宏观经济模式的借鉴

   1980年之前,美国是盯住CPI和失业率的,当CPI上去(当时CPI上去一般失业率就下来)就紧缩,这样失业率就会慢慢上去,然后达到一个平衡点,基本就是这种思路。但是1980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导致的严重的滞涨(就是CPI和失业率同时上去),让美国反思前面的整体策略,因此后面选择了盯住CPI,而失业率作为了辅助参考因素,然后对CPI进行了修正(搞了一个去掉能源和食品价格因素的核心CPI)。然后在这种局面下,美国本土势力和犹太势力就达成了一个共识:通胀共识。什么叫做通胀共识?就是保持CPI的稳定(他们制定了一个区间),这个就是为什么美国QE后美国国内的通胀没有起来的真正内核原因(其他只是手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讲到通胀共识,就又要讲到他们的另外一个共识:信用扩张。信用扩张背后是周期性的信用清算,对此我们用了几个数学模型进行了模拟,这边讲其中的一个。

   我们用赌博中的赌大小来看,我一直压大,第一次压一元,假如输了后第二次压2元,假如又输了后第三次压4元,一直这样下去到赢一次,只要赢一次我就赚一元,然后从头开始压一元。貌似这样肯定赢,但是当你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的时候会发觉,过了一定时间会出现一次巨大的信用危机,也就是可能你连续输50把,到51把你才赢,250次方是你需要为了赢这一元所承担的信用担保(因为没有这个信用担保你就爆仓了)。

   然后我们来看美国的金融市场,其实也是这么个情况,当金融系统混业经营后,就开始杠杆做的越来越高,品种做得越来越复杂,那么当集中一次爆发危机的时候,美联储就担当信用扩张后的信用担保的角色,当然这个时候也是洗牌的最好的时候,听话的留下,不听话的不提供信用担保他就死了(比如雷曼等)。

   但是在信用扩张的这个共识前面有个底线,就是通胀共识,因为一旦通胀起来,那么信用扩张的共识就失效了(因为美联储盯着CPI)。所以大家会发觉金融系统的钱只是在金融领域蹦达,不去炒房地产、商品、字画、艺术品等等,美国前面房地产价格上涨(2007年以前)是金融信用扩张的副产品,目的不是为了炒高房地产价格,只是次贷产品信用扩张中的副产品。但是这个副产品拉高了美国的通胀,04年开始美国的通胀就不时的到了3%以上,然后04年开始加息反通胀,但是05年到08年美国的CPI整体处于上升趋势(07年在反通胀的措施下有所下降),然后087月份最高到了5.5%,这个就破坏了美国的通胀共识(大家看曲线就可以看出是整体趋势是快速向上的),因此美国开始刺破这个泡沫。这个就是08年真正的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信用扩张共识的副产品刺破了通胀共识这个基础。

   下面我们再来看美国的国债市场,前面全球的经济模型已经公布过了,这边就不再重复了,这边讲一下美国信用扩张中,国债在这种中间起到的作用,美国是一个利率市场化的国家,那么利率的定价基础就在于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当美国贸易逆差,然后其他贸易顺差国通过购买美国的国债来解决多于的外汇的时候,就直接压低了美国的国债收益率,这样就为美国的信用扩张提供了低廉的资金成本。海外市场犹太势力通过操控LIBOR来压低了非美市场的资金成本。

   当然信用扩张其实是有两个层面的,一个是货币信用扩张,一个是财政信用扩张,美国前面在货币信用扩张层面没有体现在M2上面(这个是通胀共识的作用),但是体现在了M3上面,这个纯粹是技巧问题,中国前面10年的货币信用扩张全部体现在了M2上面,所以我国的实际通胀问题很大。另外一个财政信用扩张问题美国也是相当严重,这个已经威胁到了美国美元的货币信用体系(美国的国债总量已经超过他们的GDP,而且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是资不抵债了)。

   当然美国的信用扩张最终损害了美国自己的利益,这个在他们的M2中无法体现,但是M3中会体现出来(美国已经好几年不公布M3了),其实就是在信用扩张的过程中造成金融体系的失控,造成金融一枝独大(全球衍生品市场几百万亿美元的规模),成为尾大不掉的毒瘤。当然美国后面的解决办法就是多德弗兰克法案(从法律层面解决混业经营问题,以及杠杆问题,最终想彻底解决信用扩张共识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另外减赤(解决财政扩张导致自己信用丧失的问题)。同时美国努力从石油美元向粮食美元转换,目的是从犹太势力那边获得美元的最终控制权。后面美国将是财政紧缩和货币紧缩双管齐下,烈度上面财政紧缩的烈度会很大,但是货币紧缩的烈度会小一点。不过对于非美来说因为美元回流会导致剧烈的货币紧缩

 

二、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其实美国有利的层面我们要借鉴,不利的层面我们要规避并且进行限制。

  首先来看核心政策,美国是盯住CPI的模式,这个叫做通胀共识,另外信用扩张共识最后形成定期的信用清算。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定幅度的通胀是有必要的(在进入发达国家之前),因此比较合适的是盯住CPIGDP两个因素,控制M2作为辅助手段。美国CPI是定在2%这个指标,中国比较合适的是CPI定在3%4%之间,GDP定在7%左右,M2这样就明年可以定在13%左右,然后逐年向着CPI+GDP这个方向前进。因为M2大于CPI+GDP是带有一定的货币拉动型的经济政策,当然这个和统计局对于CPI结构的调整有关。中国前面10年就是M2远远大于CPI+GDP,货币拉动型的经济很明显(实际CPI快速上升),后果也很严重。但是这种模式不能急刹车,急刹车会导致翻车,所以我建议慢慢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在信用扩张的问题上面,我建议我国不要学美国的,因为这个是美国本土势力和犹太势力的妥协,保证CPI是美国本土势力的诉求,信用扩张是犹太势力的诉求。所以中国在信用扩张层面一定要控制,银行的混业经营、杠杆等等问题必须严格规范,这个是底线,不可突破。金融创新需要进行规范,不合理的一定要去除。

   当然美国的信用扩张也有另外一个层面,就是财政信用的扩张,这个问题也比较严重,这方面中国相对来说比较有利,中国的财政赤字和国家负债比欧美来说要好很多。所以后面我国可以适当的适用财政扩张模式稳定经济,防止出现剧烈的经济下滑,但是这个手段一定要有一个度。

   然后再来看我国金融体系的产业升级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前面已经讲过了,我国后面要朝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前提是要建立一个巨无霸的国债市场,国债收益率成为中国资金成本的基石,在发展国债市场的过程中,要先发展现货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然后再规范发展期货市场。当国债市场成熟后,国家政治力量能够控制国债市场的局面,那么可以开始搞利率市场化,以国债收益率作为定价基石,利率市场化后再搞汇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后人民币再国际化,应该是这样的方向和途径。

   当然我可以想到美国本土势力和犹太势力的做法,他们不期望中国这样形成资本市场,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在这个里面的话语权就不强,所以他们会期望通过其他模式来作为资金成本的定价机制,比如逆回购利率、shibor利率等等容易操控的,因为这两样的利率走势都是几个大银行或者说白了就是几个人能够定下来的,他们只要花钱搞定这几个人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后面要规避这种情况,防止我国核心的资本定价机制被非国家政治而控制。

   当然这个所有的基础都是在中国能够完成产业升级的基础之上,因为我国后面的金融发展必须是金融服务实业,不能喧宾夺主,一旦金融成为主角,我国就离死不远了。虽然现代金融是我们的强项,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而违背国家利益,我也相信我国每一个搞现代金融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觉悟。只有国家强大,你才能充分体现你存在的价值。

 

   总结:我国后面10年经济和金融领域主要任务两个,一个就是实体经济的产业升级,一个就是金融领域的产业升级。这个里面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央行行政化,只有央行行政化才能够防止后面出现巨大的问题,前面10年虽然央行隶属于国务院,但是国务院和政治力量对于央行基本没有话语权,后面央行的行政化决定了我国金融系统产业升级的成败。

   另外形成产业集群(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中心和高端制造业中心,北京为中心的政治中心和高端研发中心,广州为中心的高端设计中心和高端制造业中心,内地发展成中低端制造业中心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内地发展大规模的中低端制造业中心需要解决交通问题,所以后面整顿高速公路、铁路系统都是势在必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