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智库

致力于做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和政治层面的研究,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兰德机构。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医和生物科技的调研

(2012-06-15 19:27:41) 下一个

中医和生物科技的调研


   新浪博客被封,新开通了网易的博客:http://sjxxh8.blog.163.com/ 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

  前面收到了100多封邮件,提出来对于中医方面的见解的内容,这边对于大家的热情表示感谢。我最近花了点时间去详细了解了一下相关情况,包括中医在医院的使用情况,中医在民间的使用情况,包括干细胞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现状、基因研究技术在一些领域的研究情况。

  整体情况我这边写一个描述性文章,这篇文章不做结论性的内容,因为这个里面涉及的面太大了,另外我发觉很多问题最后都追溯到了顶层设计方面的内容,就象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民生问题其实最后都是纠结到了顶层设计问题,在这个大方向上面我们智库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中央集权地方民主和公检法司垂直管理的模式,但是因为中医和生物科技比较专业,所以这方面我们现阶段比较难提出一个合理的改革设计方案,今天这边就简单把现状展现一下。

  先讲生物科技中的干细胞技术,干细胞技术属于生物医疗体系里面比较初级的内容,属于载体再生的领域,基因改造属于生物医疗领域里面更深层次的内容。从现状来看,自从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宣布干细胞技术解禁,在美国就进入了从基础科学到临床应用的整体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让这几年的干细胞技术快速发展。中国现在在干细胞的临床这块落后美国估计1-2年,但是这个落后的幅度在加大,中国在这方面的基础科学方面落后比较大,包括一些试纸之类的都要进口。基因技术我国落后美国就更多了(不管是实验室能力还是基础研究能力),关键是基础科学方面落后太大,我国不重视基础科学,在这方面投入小,而且短视(中国现在是盲目追求短期效益)。

  然后来看中国现在陷入了一个不良的循环,因为政府没有做顶层设计,介入基础性研究的资金不够,所以导致我国大量民间资金和一些军队的医院合作,虽然有成功案例,但是夸大效果,宣传上面说包治百病。这个其实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动作,我国在缺少基础研究的方面的投入下,大量民间资金进入了应用层面,导致我国这方面形成脱节。这次调研的一个地方就是做神经方面的研究的,已经有很大突破,但是缺少资金,863计划出来的钱需要返上去很大一部分,同时这块国家的拨款又太少,所以导致只能通过另外一个项目来养着这个项目,我认为这几个人还是有理想的,假如是一些商人早就把这个项目丢掉了。其实这个不良循环就是:有钱的直接找军队医院做应用层面的,然后夸大治疗效果(这个会导致这个产业被做坏掉),做基础研究的却没有钱支撑结果会被迫放弃。

  其实这方面国家高层(卫生部)应该先进行顶层设计,做好规范,加大投入,国家主导基础研究(因为民营资本不太会做这么巨大的长期投入),引入民营资本做应用性研究,符合要求的医院做临床心研究。

  中医其实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中医最终牵扯到了文化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缺少基础性研究,就是对于中医的整体的基础性研究不行,一些人还仅仅处于研究一些中医的书的这个层面,也就是仅仅是明白了中医的这套概念,但是中医如何去占据现代的医疗体系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个问题很少有人研究(里面牵扯到了医生的行医执照、医院的体系分配,其实现在的中医院很多还是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我国卫生部的高层也很少有人去研究这个问题。古时候的医疗体系是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医疗环境,那么在现代的这种医疗体系里面如何壮大中医,这个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

  另外其实中医和中国的儒释道思想是一体的,所以要发展中医,在民众中推广佛教在精英中推广儒家思想的模式就必须实行,这个才是中医的基础,上医医国、中医防病、下医治病,这个是融入了中医的文化之中。

  最近的《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部片子就是从文化中最容易进入的吃这个角度,因为这个角度是最容易勾起华人的思乡文化,对于吸引海外华人和树立中国的华人的传统概念具有很大的意义。

  《舌尖上的中国》里面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比如炒菜方面,中国讲的是多加一点盐或者少放一点酱油,西方讲的是加几克盐,这个就是文化的差别,而正因为中国的这种模糊文化,让中国人有了口福,简单说就是烧菜不需要标准,只要好吃就行,这个就是中华的吃的东西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根本性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这边要讲到弘扬中医必须从重树中华文化开始,假如中华文化无法树立,那么后面中医也无法占据重要的地位。

  因此我提一个建议,中华文化的重树,可以从吃进入到儒家思想、佛教和中医这条线路,一点一点过来。整体还在于我国的中华文化的重树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资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