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笑谈
最近又在什么报纸杂志上看到对男女一生各有多少性伴侣的调查报告,以前就有好几次看到过类似报道,都放过了他们,这回又卷土重来,我不能再饶了他们。这些可都是正规的研究机构,不知道他们具体怎么得出的结论,但一般无非是先随机发问卷调查,再作统计学处理,最后将结果公布于众。如其中一个调查结果大概是男10.4,女4.6,即男人一生平均有性伴侣数约是女人的两倍多点儿,各个调查结果大同小异,我们不妨四舍五入取个整数--- 男10:女5,这样比较好说事儿。
我敢挑这茬儿是因为我学过统计学,想当年一次测验,其中一题考的是某地计划生育超生概率的试题,我开始没下笔,一直挠头皮,直到挠出血了还没想出怎么做,旁边女同学刷刷刷就搞定了此题,见我还愣着,就半遮半掩放在桌面上,我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平时我们不说话,全靠磁场感应,我当时只需斜斜眼就能见到真谛,但我没那么做,我有我的道德底线(当然如果是男同学,我就会把底线放得很低),不能让她看不起;最后我终于硬着流血的头皮、挖空心思地把题作完了。现在早已记不清同桌的她的相貌,但那磁力还吸着心上的某个地方,这是题外话;到第二次上统计学课时,老师先是表扬了大部分同学努力学习获得了好成绩,然后说道,个别同学平时不用功,这回给了他个 -8分,因为他的答案是:超生的可能性为百分之 -8!满堂一片哄笑。不过最终我还是在这种哄笑声中毕业了,对付开头提到的调查统计问题自然是游刃有余。
假设某一地区、或全世界的男女总数基本相等(本来就应该相等,上帝造人都是成双造的,),而且男人的每个性伴侣都是女人(而不是其它动植物),同性恋由于数量少可忽略不计(即使计在内也不会影响男女间的比例),那么我们可以看出,男人这边每有一个女性伴侣,那么女人那边也同时应该有一个男性伴侣,男人这边如果有10个性伴侣,那女人那边也就有10个,而不可能只有5个,因为如果男人这边有10个而女人那边只有5个的话(算式:10 — 5 = 5),那男人的剩下的那5个性伴侣,是什么东东?(自给自足不算,因为那是以自我为伴侣),总不能把《聊斋》里的美眉也算进去吧。
为进一步说明,再做一典型假设,有10男10女(也可同时放大为各10亿),其中一个男的特花,有10个性伴侣,其他9个男人均为处男;也就是说,只有这10个女人都跟过此花男,他才有可能有10个性伴侣;如果算总平均数,10个男人总共有10个性伴侣,10个女人也总共有10个,平均每人1个,平均数总是相等的,只是个体有差异而已。
调查问卷不可能发给全世界每一个人,或发给某一国家、地区所有的人,只能发给部分人,用这部分人来代表所有人,统计学上是允许的,把这部分人叫做“样本”,样本越大就越能代表全体。就上例而言,如果调查问卷发给了这20个男女中的4男和4女,而这4男中包括这位花男时所得出的结论,和不包括这位花男时所得出的结论,当然会截然不同了,这在统计学中叫抽样误差。
这样分析好像还不能圆满解释所有问题,比如,为什么多次、而且是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调查,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呢?换句话说,为什么那些“花男”多被抽中,而那些上好的处男却很少被抽中呢?我绝对相信各调查机构的道德水准及专业水准,只好补充解释如下了,看看大家是否能接受。
男人一般都比较直接,在回答问卷时有一说一;社会又向着他们,所以顾忌也少;近年更已经不是“向着”的概念了,你看人家“艳照门”丑闻主角儿陈某某,在网上显示了与几位女星做爱时雄赳赳、昂昂起的照片后,名声大噪,在有中国女人的所有地方都特受欢迎,比如一次他乘的飞机还没到上海,女粉丝们已聚势而待、甚至急不可耐了。所以男人在填表时,多写几个性伴侣,不仅有助于提高自信心,而且别人也没法查证;万一泄漏出去,搞不好还能名利双收。而女人一般比较矜持和谨慎,估计填表时多数人会少写几个性伴侣,相对保持一份含蓄;但娱乐圈的靓女除外,她们还是要搏出位的,有意无意地让身体最不见光的部位走光,通过私人资源大家共享而博得骚名;如“艳照门”的女主角儿之一张某某(属被走光,竟因祸得福,始料未及),连韩寒到香港参加书展被问及最想见谁时,答的都是只想见她,估计是看了她那么多一丝不挂的照片里的身体各种最细的细节后,很想看看她穿上衣冠时是什么人样;但女星们一般不会接到问询表,再说人数也少,即使接到的话对调查结果也没什么影响。这样分析起来,男人很可能会多填性伴侣数,而女人则会少填。
再有就是在填表的时候,填表者会思考怎样才算是性伴侣,即性伴侣的定义怎么界定。一夜情算不算?两夜呢?几夜才算?去红灯区或美发廊算不算?做了哪些动作才算?或者那些动作做到什么程度才算?这些都不太好鉴别和确定。男人情商低而性商高,只要有“性”就会算作性伴侣,而女人往往以“情”来定夺,无情的男人,管你有没有性,很可能都被省略不计了。这样一来,男人的性伴侣数又会显得多出一些。
现在我们就清楚了,男女各自的性伴侣平均数应该是基本相等的,调查结果之所以会不同,是由于抽样误差、男女在填表时的心态不同、以及对性伴侣概念的理解不同等等原因造成的。其实根本不用有我这么深厚的统计学基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既然是“伴侣”,就是一男伴一女,“性伴侣”就是一男一女既相伴又弄性,一来一往,岂有谁多谁少之理?
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男的性伴侣比女的性伴侣多。比如北朝鲜在战争后,男人死得差不多了,据说后来有不少中国志愿兵志愿留下,帮他们义务打完仗后又帮他们义务传种繁殖,尽管如此男人还是不够用,只得允许一个男人可以拥有两个以上女人;这个大家不要羡慕,饿汉不知饱汉撑,他们一直这样撑下去,也很辛苦的。在印度和中国,男女人口比例也相差较大,但都是男多女少,如果调查男女的性伴侣多少的话,只有可能女的多出或最多是男女相等,不太可能出现相反情况。
值得羡慕的倒是那些调查机构的工作人员,拿着工资,发发表收收卷,再公布个调查统计结果,糊弄糊弄上司和社会,又不用负什么责任,生活得一定很惬意。但这种结果却会造成不良影响,女人会认为我们男人比实际上还要花,不利于男女和谐共存;一旦这种有关多性伴侣的调查结果传到中国,不仅不会起到道德提醒和抑制作用,反而会刺激我们比学赶帮的神经,从而引起攀比,加上又不需什么经济作基础,我们肯定会不断刷新吉尼斯纪录,不知道还会不会由此创造出什么其它人间奇迹来呢。
责任,全在那些调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