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是一部好片子,置景画面演员表演都很精致,让我想起老电影那种亲切朴实,不喧哗的美。
农村传统而不土气,人物自然而有感性。师娘演得好,小天鸣,大天鸣都很让人喜爱。师父更是支撑得起浓浓的笔墨,把导演想表达的都说出来。
但是看完依然有一个难解的结,也是我们中国文化人一直无法逾越的障碍,传统如何保留。电影的答案很惨:让它流逝。这也是很多中国传统,手艺的悲惨结局。
从电影看,师父和天鸣对于唢呐的传承,更多是责任感荣誉感,而不是对这门手艺的喜爱钻研创新。一门手艺经过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印记。任何事物不发展就意味着灭亡,不仅是传统艺术,现代艺术也一样。
大环境变了,有了新时髦的挑战,把观众抢去,该怎么做?电影给出的方法是:敌对抗争,大打出手。这样无疑是自掘坟墓。第一可以吸收现代元素,第二可以转换角度,做少数受众的精品。
再有就是唢呐人过于关心自己的地位,受不受尊重。其实工匠的态度是我做得精益求精,提供给同样理解我喜爱我的人,我的成果自然也被人尊重。而不是尊重在先。
对于传统的承传,日本做得很好。我看他们的出路就是提高水准,培养受众(喜欢的人,精品从不缺乏喜爱者),勇于融入(日本把英文字母写入汉子书法,简直是融入的典范)。
中国做得好的是郭德纲。再怎么痛惜相声的逝去也没有用,通过研究相声研究观众,把相声做活才是真正的传承。老郭总说:先要活儿好,对得起观众的票钱。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观众是衣食父母,我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可他如今是相声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