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孔孟之后,宋朝最杰出的儒学,理学大师。2010 年恰逢朱熹诞生880周年,为纪念这一先贤,中国邮政在10月22日发行《朱熹诞生880周年》邮票一套两枚,由著名国画大师范曾先生设计。邮票图一主图为头戴儒巾、气宇轩昂的朱熹画像,背景是朱熹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及其中的《大学章句》;图二主图为站在松柏之下、头戴儒巾、身穿儒服、眼神和悦的朱熹和童子游学传道,背景是位于武夷山中朱熹长期在此耕读、讲学、著书、立说的重要活动场所“武夷精舍”以及武夷山局部风光。
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
朱熹——中国理学大师,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孟之后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宋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朱熹诞生于福建尤溪郑氏草堂,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死后谥赠“太师”,封为“信国公”、“徽国公”,世称朱文公。他生平著书极丰,据《四库全书》的著录统计,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如《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朱子语类》、《文公家礼》、《朱晦庵集》等,是中国伟大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
朱熹的一生,从政时间前后共计才七年六个月,立朝仅四十余日,在政治上并无多大建树。朱熹所以能名重一时并影响后人,在于他对当时所有的学说进行了分析研究,综合扩充,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孔子集唐虞三代以来学术之大成,郑玄集汉学之大成,朱熹则是集宋学之大成者,成为一代著名的理学大师。
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在道德修养上,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也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所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有:(1)理气论.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气为客.(2)动静观。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且相互统一、渗透着顿变。(3)格物致知论。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知先行后,行重知轻。(4)心性理欲论。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并提出“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5)美学思想。朱熹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
朱熹不仅是一位大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大教育家、大学问家。他一生从事教育五十余年,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变化气质之性,恢复本然之性使青年部以圣贤自任,从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业。他提出教育必须诱导学生实现五项步骤:立志、坚毅、用敬、求知、践实。他曾修复和创建白鹿洞、岳麓、武夷、云谷、同文、考亭等书院,授徒无数。他注释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被朝廷定为学校的必备课本。朱熹研究涉及经学、理学、佛学、史学、文学、教育乃至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他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观察、研究更加仔细、深入。因而朱熹成为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教育家,成为孔子以后一个承前启后,综罗百代的大学者。
朱熹说,他的学说,不仅希望能在当代实现,还希望能对后世产生一定影响。宋理宗自称读朱熹书,爱不释手。元明以后,朱熹的影响日增。明代下令天下学宫祭祀朱熹,科举内容基本上采用朱学。清代康熙帝为《朱子全书》作序,称他“传干百年己绝之学,立亿万世一定之规”,乃至有“宗孔子,不得不宗朱子”之说。朱熹学说,传播天下,盛极一时,从宋末确立以来历元明清三朝六百年而不衰。
朱熹的巨大影响,还播扬到国外。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武夷山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认为“武夷山是后孔子主义的摇篮,作为一种学说,后孔子主义(朱子理学)在东亚和东南亚及欧美中一些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曾达多个世纪,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很大部分。”鉴于朱熹对中国文化、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所做的杰出贡献,一九九九年七月朱熹入选“世界千禧人物”。
其实,朱熹作为世界名人,不是第一次荣登方寸。早在1970年台湾地区邮政部门发行的《名人肖像邮票-玄奘、朱熹》邮票,其中第二枚为朱熹的半身像,票图选自故宫博物院所藏《南熏殿图像》第五十六幅原画,采用雕刻凹版水纹纸印制。2010年台湾地区邮政部门又发行了《教育家》邮票一套2枚,其中第1枚为孔子,第2枚为朱熹,运用票中票形式设计,朱熹的票图采用的就是《名人肖像邮票-玄奘、朱熹》邮票中的“朱熹”乙票。
《四书章句集注》是继汉代五经合集、唐代五经正义之后出现的又一部儒家经典群集,亦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全集共二十六卷,包括《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十四卷。朱熹认为“四书”完整地代表了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传到孟子的儒家道统,因此,他耗费半生精力为四书分别作了注释,给《大学》区分了经传并重新编排了章节,还将四书作为一部“套书”刊行,“四书”之名由此始定。朱熹吸收并借鉴前贤的研究成果,分别运用章句和集注两种诠释书体对《论语》、《孟子》和《大学》、《中庸》通加注释,内在地建构起了以四书本文为诠释对象、章句集注为诠释本体的四书系统。《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倾注毕生心血之作,是儒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后世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