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一阶段,美国对中国释放出两种相反的信号。
正面信号是,美正在推动对华合作。美国土安全部部长时隔9年再次访华,访问期间同意精简遣返中国贪官的流程。负面信号是,美继续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挑战中国底线。美国防部长卡特在访问日本期间声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所有日施政范围,美方反对任何试图损害日对钓鱼岛施政现状的单方面胁迫行为。这位国防部长还对中国在南海岛礁建设指手画脚,指责中方加剧南海岛礁军事化和地区紧张局势。
上述情况出现并不奇怪。事实上,两面性正是当前美对华政策的主要特征。
一方面,美致力于对华开展务实合作。美国愿意主动与中国谈合作,并已取得积极进展。2014年11月,美总统奥巴马访华,中美元首在京会晤。在双方主要共识和成果中,“合作”是关键词。两国提出的合作领域范围广泛,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国际反恐合作、促进基础设施领域的商业投资、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人文交流、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等。近期美国土安全部部长访华,也是双方在追逃追赃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的后续落实步骤。
合作符合美国利益。随着中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美对华在“合作共赢”方面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另一方面,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在理念上,美将中国崛起定位为该国“确保亚太和平与繁荣的一大战略挑战”,对中国一些行为“深切关注”。在行动上,美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高调布局设防,应对中国崛起。卡特访亚,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强与地区国家的军事关系。“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即将完成修订,美军和自卫队可借此加强合作,使美日同盟能更好处理亚太和全球安全挑战。作为国防部长,卡特居然推销起美国亚太战略的经济抓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称TPP“如同航母一样重要”。很明显,TPP将中国排除在外。
针对涉华主权权益争议问题,美惯于高举所谓“国际法、国际准则”旗帜,以维护和平与稳定为借口,公开支持日本、菲律宾等国对中国的挑衅。
两面性反映出,美在发展对华关系中仍以一己私利为重。美认识到其无力阻断中国发展进程,不得不接受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内涵的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但美强调实用主义,重视短期收益,看重合作带来的利益,却不愿在中国核心关切问题上给予应有尊重。美国忘记了,合作须建立在不冲突不对抗以及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合作的最终目标应是服务于两国关系大局。
美国的偏执心态,必然导致其在发展对华关系中舍本逐末。须知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是有机整体,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