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侯生活的街道就在回民区的旁边。那时候,要买上好的牛羊肉,无一例外是在那里。噪杂的集市后面,有一个古老的清真寺。作为汉民的孩子,我从来没有进去过。好奇,确一直是有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现在想来,交集却并不多。有时,妈妈在集市买菜的时候,我会在清真寺的门口,偷偷,巴望。
成年后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生活。选择了一个双重文化的地方。居住的小城有一条河,这条河是两个省的交界线,河的这头讲英语,那头讲法语。那条河,分割了地界,却远远不是两种文化的分割点。刚刚来到这个国家的时候,听到最多的感慨就是刚刚发生的冰风暴,另一个就是1995年的魁北克公投。人们脸上的表情很微妙。那时的我读不懂。
多年过去,默默地旁观,不再偷偷巴望的自己,清晰的见证这两种语言文化的抗争。英裔婉转,法裔直白。然而依旧隔着纱的。像小时的自己,好想推开那扇门,一览无余的看看。
然后,就看到了这本书:my October。
故事发生在2001年的Montreal。被称为北美最像欧洲的城市。主人公Luc是魁北克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被称为一代人的声音。他的妻子Hannah来自英语家庭,是他作品的英译作者,为了追随luc和自己的家庭几乎割断纽带。作者用细微的手笔暗示着这个家庭暗涌的激流。Luc是坚定的法裔文化支持者,他霸道,自我,但是写作到了一个瓶颈,同时与14岁开始叛逆的儿子关系趋于恶化。Hannah的心里痛楚着与自己父亲的决裂,反省着多年的付出,暗暗的怀疑当初的选择。儿子Hugo在两种文化间游走,从幼时对父亲的崇拜到怀疑。他憎恶母亲无条件的付出,看不惯父亲的虚伪,在家里开始说英文来对抗,甚至将自己的姓改为外祖父的姓。
Hugo的外祖父,也就是Hannah的父亲,是70年十月危机的公诉人。十月危机是加拿大历史上唯一一次政府动用了军队干预的事件。当时的魁独分子在Montreal英裔居住区设置炸弹导致部分魁独党领袖被捕,事件恶化,他们更进一步绑架了政府官员,并直接导致了一人的死亡。那时的Luc和Hannah都还是少年,记忆和理解都不同。Hannah的父亲是当时的公诉人,起诉了上百号参与者。包括Luc当时的好朋友。Hannah同情魁独党派,和父亲闹翻,父母亲因为安全问题被迫迁居多伦多,Hannah没有去,选择了留下和Luc在一起。
30年过去了。Montreal已经不是当时的Montreal。少年时的黑白分明也渐渐趋于灰色。Luc借着找写作室的机会开始婚外恋。Hannah则陷入深深的抑郁。家庭的不和谐,冰冷在Hugo在把一把抢拿到学校后达到高峰。Hugo发现了父亲的不忠,愤怒于母亲的软弱,出走了。
Hugo去了多伦多,去看望多年没有联系的外祖父母。外祖父中风后丧失了语言能力。在外祖母的建议下,Hugo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十月危机。不是父亲,还有学校老师浪漫化的描述,也不是书籍冰冷的事件陈述。原来,外祖父母认识当年被绑架的外事人员之一,甚至他们还一起吃过饭。多少年来,魁独党当年的涉世者发表了无数的演讲,可是获救的人质呢?没有过他的声音。Hugo决定去听听这个声音。
另一边,Luc失去了妻子,失去了儿子。他突然想起自己在儿子出生时发的誓言,永远永远保护他,永远不离开他。妈妈告诉了Luc一个深藏的秘密,Luc的整个世界坍塌了...Hannah在失去了丈夫之后,重新探索自己的出处,父亲的出处。
我不是很喜欢小说的结尾。幸福结局来的太快,太突然。我也不认为人精神世界的转变会那么快,那么容易。不过提出问题是相对容易的,只是,为什么要给出答案呢?一定要有答案么?
快写完啦才想起,这是本好书吗?被理性训练过的大脑立刻问,那你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好”书?想了想,是这样的。无论哪种艺术形式,书籍,音乐,绘画,摄影,如果它能牵动你心里的情绪,深藏的情感,让你思考,让你感受到没有感受的情愫,应该都是好的。不是每本书都是百年孤独,不是每幅画都是最后的晚餐。但是如果它碰到了心里深处的什么,温柔的碰触,疼痛的撕裂,让你知道,啊,原来,我活着。我都想深深的感谢作者,打开的那扇门